《認一認 3》教學設計及反思
課題認一認 3教時2課時教學目的要求1、能正確認識16個漢字,記住它們的讀音。2、能夠根據(jù)圖畫初步了解16個漢字的意思。 教學重點難點記住16個漢字的音、形。 教 學 過 程 第一課時一、談話導入師:小朋友,我們生活的地球非常奇妙,有高山、大海、有綠樹、紅花,有活潑的小動物,還有變化多端的氣象。你最喜歡哪種自然現(xiàn)象呢?二、認識漢字1、教學“日”(1)簡筆畫“太陽”師:這就是給大地帶來勃勃生機的太陽,它還有一個名字,叫什么?(2)板書“日”。學生看拼音自讀,指讀,齊讀。(3)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它的作用?組詞。2、教學“月”師:當日落西山,誰會出來給我們帶來光明呢?(1)簡筆畫“月亮”。(2)板書“月”,領讀、指名讀、齊讀。(3)月亮會變化,你知道它會變成什么樣子?(圓月、滿月、新月、彎月、殘月、月牙)(4)組詞3、同樣方法教學“星”4、教學“光”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誰會發(fā)光?學生交流,組詞認讀“光”5、教學“云、電、風、雨”師:晴朗的天氣有白云,但如果要下雨,云會變成——烏云。 接著刮“風”,閃“電”,最后就會下“雨”。(1)“云、電、風、雨”均以簡筆畫示之。(2)教師領讀,指名讀、齊讀。6、同桌看圖自由認讀,記憶字形!D片,指名認讀。 第二課時一、出示“衣食住行”系列圖片(1)請學生說說圖上畫了什么?(2)學生用完整的語句描述圖意。(3)在畫下相應出示注音漢字,引導學生自己借助拼音認讀“衣、食、住”,并看圖說說漢字的意思。(4)指導認讀“行”,引導學生看圖理解“行”是交通、行走。(5)指導認讀“衣食住行”。(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二、出示“父母兒女”的圖片(1)請學生說說他們是誰?(2)在畫下相應出示注音漢字,引導學生自己借助拼音認讀,教師指導“兒”的發(fā)音。(3)反復認讀三、鞏固新知(1)學生看圖自由復習8個漢字,邊讀邊記字形。(2)摘去圖片,指名認讀。(3)組詞比賽請小朋友任意選一個漢字組詞,誰組得多誰勝利。板書 日月星光云電風雨衣食住行父母兒女作業(yè)熟讀16個漢字。 教 學 后 記 本課的識字教學中,我利用小故事的敘述將“日月星光、云電風雨”的認讀串聯(lián)起來,并輔以簡筆畫,學生特別容易接受。在教到“風”這個字時,我問學生“我們教室的門為什么總在響?窗外的國旗為什么在飄?教室里窗簾為什么在動?”使學生從身邊的事物中感受到“風”的存在。我又問“今天刮的是什么風?為什么?你還見到(聽說過)什么樣的風?”很自然地將學生引入了組詞這一環(huán)節(jié)。再讓學生畫一畫“風”,學生興趣盎然,使識字教學生動了許多。由此可見,識字教學方法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