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燈》教學設計
師:對,你們知道什么是“走馬燈”嗎?
生:“走馬燈”就是會轉的燈。
師:你真聰明!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從電視里看到的。
師:你真是愛學習、會觀察、很用心的好孩子。
師:看來看電視也能學到不少知識,你們要向同學學習,多學課外知識,使自己變得越來越聰明。
4.看第四盞花燈。
師:我們再看看這里還有什么燈。
生:荷花燈!
生:“荷花燈上立蜻蜓”,意思是說燈上有一只蜻蜓。
師:說得好。蜻蜓飛來飛去,常在荷葉、荷花上停留。這盞燈模擬了自然界的一種現(xiàn)象。
5.小結。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看花燈都看到了哪些小動物?
生:金魚、猴子、小貓、老鼠、蜻蜓。
師:這些動物花燈真是太有意思了,它們還會動。“金魚”花燈會干什么?
生:吐泡泡。(板書:金魚――吐)
師:“猴子”花燈會干什么?
生:眨眼睛。(板書:猴子――眨)
師:小貓在干什么?
生:追老鼠。(板書:小貓――追)
(學生認識“追”。討論后記住字形。)
師:“荷花”燈上有什么呢?
生:立著蜻蜓。(板書:蜻蜓――立)(學生認識“立”)
師:我們今天看到的花燈可真不少,而且還會動,我們看看作者看了花燈的感受是什么?(生讀“各種彩燈真奇妙”一句,認識“各”“彩”“奇”。學生討論,想辦法記住。)
師:看了這么多美麗的花燈,你有什么想法呢?
生:我也想做個花燈!
師:看看作者和你的想法一樣嗎?(生讀課文最后一句:“明年我也做花燈。”)
師:同學們光顧著高興了,知道是什么時候看花燈嗎?
生:元宵夜!
(生認識“夜”,自己討論,記住“夜”字。)
師:元宵夜大家都出來看花燈了,外面是什么樣的景象呢?
生:(齊讀)“大街小巷人歡騰。”
四、熟讀課文
1.教師領讀課文。(提醒學生“吐”“眨”“追”“立”這四個字要讀重音。“真”要拖長音。)
2.生練讀課文。齊讀。教師指導后再讀。挑戰(zhàn)讀。
五、再認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以小組為單位認讀,評出“優(yōu)勝小組”。
2.指名認讀生字卡片,評出“優(yōu)勝個人”。
3.全班齊讀生字卡片。
六、布置作業(yè)
發(fā)揮想像力,把自己喜歡的花燈畫下來。明天我們比一比,看誰的花燈最好看。
七、板書設計
看花燈 人歡騰
金魚 吐 ↑
猴子 眨 真奇妙
小貓 追 ↓
蜻蜓 立 做花燈
〖教學后記〗
《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diào)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學習。本課一開始就檢查預習情況,從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的習慣,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引導學生理解、認識、記憶生字,降低了認字的難度,提高了認字效率;在讓學生認識“眨”和“猴”時,采取了特殊的方法,是本堂課的一個亮點。在授課方式上,沒有機械地按照課文順序來進行,而是由“去看花燈”感受到花燈的多、奇妙和大街小巷的熱鬧,學完了整篇課文。這樣便于學生理解內(nèi)容,學習興趣更濃一些。在教學過程中訓練學生有節(jié)奏地朗讀課文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記住新字詞,在課堂結束的時候安排了認字競賽,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鞏固了知識,真的是“一舉兩得”。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動手去畫,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像力。板書設計用四個動詞突出花燈的奇妙,使學生體會動詞的作用;花燈的奇妙使得大街小巷人歡騰,將詩歌內(nèi)容清晰地展現(xiàn)在眼前,使學生體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