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語文識字導學案歸納
花 八九十枝
教案一
【教材分析】
《口耳目》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的課文,屬于象形字歸類識字。
12個生字按人體器官、動物、天體和物象、植物分成四類。每個字用圖文結合的方法展示漢字演變的大致過程,以便學生理解字義,認識字形,初步了解漢字的造字規律。課后練習“我會連”又舉出了四個字例,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漢字義形結合的特點。本課學寫的三個生字中出現了“豎、撇、捺”三種新筆畫。
【教學設計說明】
本課的教學設計旨在努力挖掘漢字本身蘊涵著的豐富的文化信息,力求體現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通過指導看圖、趣味識字、游戲鞏固、拓展延伸等教學環節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引導學生發現象形字的構字規律,初步了解和學習識記象形字的識字方法,體驗學習的成就感。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字,會寫3個字。
2.感悟漢字的形象性,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
3.熟悉“田字格”及漢字的基本筆畫。
【教學重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是識記12個生字,會寫3個字。教學難點是“目”和“木”字音相同,“目”和“日”形相近,容易混淆,注意區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字卡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復習生字:同學們,歡迎來到生字樂園。還認識這些生字寶寶嗎?和它們打個招呼吧!(課件出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學生自由練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2.談話導入: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些有趣的生字吧!讓我們走進課文《口耳目》。
3.板題、讀題。
二、圖文結合,趣味識字:
1.指導看圖:(出示:口、耳、目三幅圖)同學們仔細看看,圖上分別畫了什么?
2.趣味猜字:(出示:口、耳、目的象形文字)這三個字你們認識嗎?根據它們的樣子,猜一猜是什么字?
3.明確概念:同學們很聰明,這三個字是“口、耳、目”。它們是古時候的人根據物體的形狀畫出的圖,也是最早的文字,叫象形文字。但是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更替,漢字不斷演變,到了現代,我們便不這樣寫了。
4.擺放字卡:(出示:口、耳、目的生字卡片)這幾個漢字剛才老師板書課題時,大家已經認識了,誰來把它們擺在相應的圖畫下面?
(1)識記生字:你怎么記住這三個字的?(借助圖形樣子記憶生字)
(2)練習拼讀:同學們能把這三個生字的字音讀準確嗎?(課件出示:三字的拼音)自由練讀。
(3)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5.生字組詞游戲。
6.認讀去拼音生字(課件出示)。并引導思考:你發現了什么?(三個生字都是表示人體器官的。)
7.其他三組生字的教學方法同上。(注意提醒學生區分形近字:目——日;同音字:目——木。)
[設計意圖:通過看圖、擺字的游戲方式認識生字,了解字義,能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更易于創設愉快、融洽的教學氣氛。]
三、運用游戲,鞏固識字。(課件出示:點擊蘋果,認讀12個生字)
四、完成課后練習“我會連”。(課件出示)
五、游戲拓展:看圖片,猜一猜是什么生字?(課件出示)
總結延伸:你認識的生字中還有哪些字和它所表示的實物很相像的?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吧!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讓學生進一步感悟這些生字的象形特點,體會它們的演變過程。這樣,學生們在愉快的游戲中看圖、猜字、記形,充分體驗了學習的快樂。并通過“找一找你認識的字中還有哪些字和它所表示的實物很相像的”的實踐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