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樹和大松樹第二課時 教學案例(蘇教版一年級下冊)
一、設問導入,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課文中的“小松樹”和“大松樹”的家分別在哪兒嗎?誰能把他們送回家。(指生上臺貼圖)
(1)教師引讀:
山上有一棵小松樹,
山下有一棵大松樹。
(2)多種促讀手段、形式,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3)師:一起捧起書本,讀好第一自然段。
(4)這一大一小的兩棵松樹長在了山上和山下,那小朋友看看圖上的山,你覺得這座山怎么樣?
(5)如果你就是這樣的一棵小松樹,你站在這么高的山上能看到什么?(展開想象練習說話)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組內說說。
(6)是啊,小松樹站在高高的山頂上,看到太陽公公從東方升起,白云姐姐在天空中自由自在散步,還看見了遠處連綿起伏的群山……你現在就是這棵小松樹,看到這么優美的景色,心里會怎么想呢?(展開想象練習說話)
(7)過渡:小朋友說得都很有道理,小松樹看到了這么美麗的景象,心里就想著:我是世界上長得最高最高的松樹了,心里很高興。當它向山下望去的時候,看到了山下有一棵大松樹。這時他會有什么樣的表現呢?請小朋友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 讀完想一想:這是一棵什么樣的小松樹?你從哪兒感受到的?
板書(小松樹驕傲自大、自我炫耀、沒禮貌、得意)
2、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喂,朋友,你看我長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你呢?”
(1)看,這就是小松樹對大松樹說的話,小朋友先自己讀讀,讀完想一想,這兩句話里的哪些詞語最能看出小松樹非常驕傲、非常得意?——學生回答:喂、多高哇、很遠很遠、你呢。
(2)指導讀好詞語:喂、多高哇、很遠很遠、你呢,并相應加上點。——逐個讀好這幾個詞語,并進行相應的評價。
(3)誰能把這些詞語放到句子里面,把句子讀好?
(4)先自己練習讀一讀小松樹的話,把同桌當作大松樹和他一起練一練。
(5)小朋友一起讀讀小松樹的話。假如你就是這一棵小松樹,你再來讀讀,可以加上動作。
(6)小松樹覺得自己比大松樹長得高,看得遠,覺得很驕傲,瞧不起大松樹。聽了小松樹的話,大松樹怎么樣?(沒有回答)你來猜猜看他有什么想法呢?(說話訓練)
過渡:小松樹的驕傲,沒有禮貌,大松樹都沒有去理會,他——沒有回答(可是小松樹的話被天上的風伯伯聽到了,他又是怎么做,怎么說的呢?
三、第三自然段
(1)自己讀讀第三自然段,用“——”畫出風伯伯的話。
(2)指名讀風伯伯的話:孩子,山下的松樹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遠,那是大山爺爺把你托起來的呀!
你從風伯伯的話中讀懂了什么呢?
(3)其實我們從風伯伯的話中知道了,小松樹和大松樹到底誰高?那又是高多少呢?(加點:比、高多了)。
(4)指導讀好這一句話:孩子,山下的松樹比你高多了。
(5)是啊,其實大松樹比小松樹高多了。小朋友一起來看看圖,比較一下。
a(看大屏幕演示,比較兩棵松樹的大小)
b 出示句子:大松樹比小松樹高多了。
c 你也能用“比”來說一句話嗎?——指導用“比”來練習說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