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ang eng ing ong
1.教學設計學科名稱: 13 ang eng ing ong
2.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班內學生大多數活潑、好動。由于他們剛剛入學不久,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喜歡在游戲中學習知識。班內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小組合作學習意識不強。
3.教學內容分析:
“ang、eng、ing、ong”是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拼音教學的最后一篇課文。課文為了讓學生能正確認讀后鼻韻母 ang、eng、ing、ong和整體認讀音節ying。在每個后鼻韻母前都配一幅圖和表明圖意的音節。第一幅圖是山羊,圖下是“羊”的讀音,借yang 分析出ang的音。第二幅圖是臺燈,圖下是“燈”的讀音,借deng分析出eng的音。第四幅圖是鐘,圖下是“鐘”的讀音,借zhong分析出ong的音。為了讓學生及時鞏固四個后鼻韻母的讀音,課文還安排了聲母和ang、eng、ing、ong拼讀音節的練習,包括兩拼與三拼的音節。最后是音節tai yang的書寫格式。
4.教學目標:
(1)學會后鼻韻母ang eng ing ong和整體認讀音節ying,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學習聲母與ang eng ing ong組成的音節,能準確拼讀音節,正確書寫音節。
(3)能夠根據音節拼讀句子。
(4)認識9個生字,正確朗讀短文,兒歌。
5.教學難點分析:
學會四個后鼻韻母,拼讀帶有這些后鼻韻母的音節。
6.教學課時:2課時
7.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系舊知,解決難點。
1.今天,我們來認識幾位新朋友。它們叫什么呢?出示 ang eng ing ong。
2.認真地看,你發現了什么?(學生可能說:ang eng ing 前面是我們以前學過的 an en in;ang eng ing ong 后面都是 ng。)教師隨機出示 -ng。
3.教學 -ng 的發音:
-ng 和 -n 都是鼻音。-n叫前鼻音,-ng 叫后鼻音。(學生跟讀“后鼻音”兩次)看老師發前鼻音和后鼻音兩次,你發現了什么?(學生可能說:嘴巴一個合攏,一個張開;發音一個長點,一個短點;發音一個響點,一個輕點。)老師畫簡圖。
4.辨別前后鼻音:
老師發音,學生辨別。
老師做口形,學生辨別。
老師做手勢,學生練習。
二、講清要領,區分新音。
1.教師講述: 后鼻韻母和前鼻韻母一樣,只要把單韻母和鼻韻母快速連讀就可以了。
2.教師示范讀 ang、eng、ing、ong 數次。
3.(指名讀、開火車讀、男女生賽讀、各小組賽讀、全班讀)多種形式練習讀后鼻韻母。
4.對比讀:an-ang、en-eng、in-ing(教師用拇指和四指分開并攏來提示學生認讀)。
5.鞏固后鼻韻母:
⑴ 合成游戲:
如“我是 a(一學生),我是 ng(另一學生),我們就是 ang(兩位學生齊說)。他們就是 ang(臺下學生齊說)。”
⑵ 快速猜讀游戲:
指名四人上臺,兩人面對面并排站好。老師出示一個后鼻韻母,學生正確、流利地讀出。讀得對又快的學生向前走一步,以最早走到對方原位者為勝方。
三、多種形式,大量拼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