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一、二單元教材分析及建議教案
(2)自讀古詩,自學生字。自己借助拼音讀古詩,認讀詩中的生字。
(3)出示生字條中的生字,引導學生根據新舊字的聯系,采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改一改”等方法識記生字。如:
自—首 讀—詩 對—樹—村 睡—眠
閃—問—間—聞 屋—居 醒—醉 親—童 外—處
2.寫字指導
本課6 個要寫的字,“聲”字上為“士”字,不是“土”字,應寫得上橫長、下橫短;“多”字上下兩部分一樣,但要注意寫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學生寫成一左一右,或上下相等;“處”字是半包圍結構,要強調“包住”——把捺拖長;“知”字中,口在右邊偏下,不能寫得太高。
語文園地一
一、我的發現
意在鼓勵學生探究發現,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主要是識字的方法;識字的方法很多,所以在每個語文園地里都設“我的發現”,不斷引導學生發現新的識字方法,發現字、詞、句中一些帶規律性的東西。這個版塊的特點是不直接把識字方法呈現給學生,而是把規律暗含在學習內容之中,并提醒學生認真觀察,努力發現。這樣不但可以使學生不斷增強發現的意識,逐步掌握識字的方法,并把所獲得的方法遷移運用于今后識字之中。教材在提示中列出了兩種識字方法——熟字加偏旁和熟字換偏旁,建議放手讓學生去觀察、議論,鼓勵學生發表個人見解。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及時幫助學生總結歸納出“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這兩個概念。這兩種識字方法不一定在本項活動開始時才揭示,可以在本組教材前幾課的識字過程中,讓學生發現。
教材還通過“我會認”的圖標,列出了要求會認的七個生字。我個人認為在充分觀察討論的基礎上,識記這幾個字不成問題,因為我們從上面總結出了規律,現在又用這個規律來指導我們的學習,正印證了那句老話“真理源于實踐,又用來指導實踐”。好,我的發現就說這些。下面看看日積月累。
二、日積月累
意在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包含三項活動:讀詞語、寫句子和讀背短文。主要目的是:①積累語言;②練習讀、寫基本功;③鞏固識字。
“我會讀”的內容是六個關于春天的四字詞語。要求反復讀詞語,讀準字音,不要求解釋詞義。可以讓學生說說還知道有關春天的什么詞語(如“鳥語花香、萬紫千紅”等)。
“我會寫”要求看拼音寫句子。先讓學生自己讀一讀拼音,比一比誰先知道要寫的是什么句子。然后想想要寫的字是由哪些筆畫構成的,這些筆畫應該寫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教師可示范寫一兩個字,再讓學生自己練寫。句子末尾的句號要提醒學生注意。這是第一次安排寫句子,要充分注意激發、調動和保護學生寫句子的興趣,也要注意打好寫話的基礎。
“讀讀背背”安排了一篇短文《花園果園》,要求會背誦。跟課文不同的是這篇短文省略了拼音,因為大部分字都是學過的,不給注音我們也會讀,個別生字給了注音,我個人認為這也是對以前學過生字運用情況的一個檢查,可以讓學生試著自己讀課文,如有不認識的字,可引導學生回憶,或向別人請教。讓學生簡單說說短文寫的是什么。然后在理解的基礎上完成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