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教案(精選10篇)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教案 篇1
識字教學(一)
教材分析:
本冊識字與寫字部分的編排采用了三種形式:第一種是與漢語拼音穿插安排的“認一認”;第二種是以韻文的形式安排的“詞串識字”;第三種是隨課文安排的識字、寫字。要求能識會寫的字,安排在田字格里;要求只識不寫的字,安排在兩條綠線內。教材在每篇課文的后面安排了“字的偏旁部首”、“字的基本筆順”、 “田字格字帖”。這些安排都是為了貫徹落實國家語委語言文字方面的最新規定和標準等。每一個字分三部分呈現:最上面是一幅這個字的實物圖畫(圖像),中間是標示該字讀音的音節(聲音),下面是與圖、音節相對應的漢字(符號)。這樣編排的三大優勢:第一、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向孩子們揭示了符號(即文字)與對應實物間的內在聯系;第二、充分利用了學生的“前期經驗”,為學習較為抽象的文字符號鋪平了道路。第三、將聲音、圖像、語義、符號巧妙地整合為一體。腦科學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人的大腦擁有對韻文、韻語善于記憶的特性。課本將這部分生字依照押韻合轍的格局,編成了四字韻語。而韻語瑯瑯上口,便于誦讀。因此,本枯燥無味的“識字”就會變得簡單易行、生動有趣。
教學目標:
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認識常用漢字255個,其中129個會寫。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
教學重難點:
認識常用漢字255個,其中129個會寫。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
課時分配:
識字1…………………………………………………………………………2課時
識字2…………………………………………………………………………2課時
識字3…………………………………………………………………………2課時
練習1…………………………………………………………………………2課時
口語交際………………………………………………………………………1課時
識字1
教材分析:
本課是看圖讀韻文識字。課文是一首古詩,讀來瑯瑯上口,富有兒童情趣。課文配有插圖,小橋、流水、煙村、亭臺、桃花……一幅幽靜美麗的鄉村田野畫面。課文田字格中的范字,是本課要求學會的10個生字,標在田字格上方的是要學生認識的9中筆畫。
教學目標:
知道詩歌的大意,能想像出山村優美的畫面,感受生活的美好。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復習鞏固漢語拼音,會認10個生字,認識基本筆畫,會寫“一、二、三”等漢字。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識字寫字。
教學構想:
本課是看圖讀韻文識字。課文讀來瑯瑯上口,富有兒童情趣。課文配有插圖,小橋、流水、煙村、亭臺、桃花,一幅幽靜美麗的鄉村田園畫面呈現在學生眼前。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識字課,他們心中一定有著異樣的新奇感。大部分學生在之前就接觸過詩中的數字和“去…‘里”“花”等字,也許有的學生已將古詩念得滾瓜爛熟,就等著課堂上得到教師的肯定,躍躍欲試之心可想而知。因此,在本課教學中要注重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以優美的圖片、動聽的音樂、愉快的游戲和教師的范讀來喚起學生的感知,讓學生視景人情、熟讀成誦。從本課起,學生開始學寫漢字,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認識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稱,教會學生觀察漢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還要加強對學生執筆姿勢與寫字姿勢的指導。教師可以通過編唱“寫字歌”、比賽、游戲等形式來督促學生養成正確執筆和寫字的姿勢。
教學準備:畫有十個小朋友投籃的圖片、掛圖、生字卡片、優美的音樂磁帶等。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課文
學生學習過程:
一、游戲導入。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會數數嗎?我們先來做個數數比賽,從l到10,看誰數得準。注意區分“10”和“4”的發音。(平翹舌音。)指導讀準2和5。
二、認識一至十的漢字。
1.(出示掛圖。)大家看,這里有十個小朋友正在準備投籃呢!(小朋友們身穿球衣球衣上印著數字,分別為1到10。)他們旁邊有十個籃球。(上面分別印著一到十這10個漢字數字。)請大家把籃球分發給這十個小朋友,使球上的數字和他們球衣上的數字相符合。
2.學生練習分發籃球的游戲,以建立數字與漢字的聯系,同時要注意鞏固漢字的讀音。
三、學習古詩,朗讀課文。
1.讀準字音。
十個數字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古代有位詩人把這十個數字寫在了一首詩中,想知道這是怎樣的一首詩嗎?(教師范讀古詩。)
學生自讀。教師指讀字詞,注意正音。(要注意“一”的變調。)
找出詩中的十個數字,圈出認認讀讀。
2.了解詩意。
小朋友們在讀這首詩時,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景物?讀得越認真,眼前看到的景物也就會越多。(出示圖片。學生看圖交流。)
學生對“煙村四五家”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如:四五個冒著炊煙的村莊;村里有四五戶人家,還冒著炊煙。)教師要鼓勵肯定不同的理解。
教師:(簡介古詩意。)在一個離得不太遠的小村莊里,有幾座亭臺,盛開著許多的花兒,幾戶人家還冒著裊裊炊煙。這是一個多么幽靜美麗的村莊啊!
請小朋友們看看圖,讀讀詩句,再想想說說。(同桌合作,一人讀詩句,一人指著圖說說意思。)
四、配樂朗讀古詩。
1.讀了這首詩,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小山村?你能給古詩加個題目嗎?(如:靜靜的小山村、安靜的小山村、美麗的小山村。)
2.指導朗讀課文。
你能用手勢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3.學生練習朗讀,教師指讀、評讀。
4.(配上音樂練習朗讀。)靜靜的小山村真美啊!讓我們跟著音樂,閉上眼睛,輕輕地吟誦這首詩吧!
五、指導書寫漢字。
1.認識田字格,對照田字格認識“橫中線”“豎中線…‘左上格”“右上格”等。
2.觀察漢字“一、二、三、十”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說說“一、二、三”這三個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由橫組成。)不同的地方又在哪里呢?(學生觀察漢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討論交流它們的不同。)
一:起筆和收筆要稍停頓用力,寫在橫中線上,向右上斜。
二:第一橫短,第二橫長,兩橫分別在中線上下。
三:橫的長短均不同。與“二”進行比較,中間一橫最短,在中線上,第三橫最長。三橫之間的距離均等。
十:由橫和豎組成。橫略短。豎為懸針豎,要長些,寫在豎中線上。
3.指導描紅。提出描紅要求:不能涂抹。
4.練習書寫。
教師邊板書邊講解,學生仿例書寫。
注意指導學生保持正確的執筆書寫姿勢,可先唱唱“寫字歌”。
作業設計: 背誦詩歌
板書設計: 課文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書寫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揭示課題。
繼續學習識字課,學習書寫漢字。
二、復習活動。
1.抽背古詩。齊背誦。
2.抽認讀生字卡。
3.上節課的生字“一、二、三、十”的書寫情況的反饋。
4.認識田字格,說說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稱。
三、指導識記漢字。
1.教學新筆畫。
(1)讀讀畫畫:橫豎(懸針豎)。
(2)書空練習:橫折豎彎豎彎鉤橫折彎鉤。
(3)開火車認讀基本筆畫。
(4)同桌互相認讀、書空。(一人說筆畫,一人書空,然后交換。)
2.這些筆畫都是一筆寫成的,你能記住它們嗎?它們會在哪些漢字中出現?
(出示生字卡片:四五六七八九。)同桌相互說說該怎么記住這些字?又怎么寫這些字?
四:筆順規則是“先里頭后封口”。
五:有四筆,筆筆相連。
六:四筆各不相連。出現新筆畫:點。
八:與“六”比較,第二筆是捺。
七:先長橫再豎彎鉤。
九:先撇再橫折彎鉤。
3.同桌交換說說漢字的筆順。
4.全班齊書空“四、九”兩字的筆順。
四、練習鞏固。
1.漢字寶寶們都跑到了田字格里,你還認得它們嗎?(指名讀。小老師領讀。)
2.漢字寶寶們還各自找了好多好伙伴呢!請你讀一讀。
(出示卡片:說一不二心口不一 一五一十 七上八下 五光十色 五花八門 四面八方 三三兩兩 五湖四海 三頭六臂 八九不離十 不管三七二十一。)
你會給漢字寶寶們找伙伴嗎?(學生口頭擴詞。)
3.睜大眼睛看看漢字寶寶們有什么不同?比一比,再組詞。
七( ) 四( ) 六( ) 五( )
九( ) 口( ) 八( ) 三( )
五、指導書寫。
l、觀察漢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在書上的田字格里描紅。(注意保持正確的執筆姿勢,不要涂抹。)
3、教師板書并講解,重點指導書寫生字“四、五、六、七、八。”
四:外面的框要上寬下窄,注意筆順。 、
五:每筆相連,注意中分。橫折在中線上,末橫要長。(認識新筆畫:橫折。轉彎折
角時要稍停頓用力,向左傾斜折,橫長折短。)
六:第二筆橫較長,在中線,略向右上斜。
七:第一筆是橫,向右上斜。
八、捺比撇高。捺要寫出捺腳。
4.學生臨摹漢字,教師巡回指導個別學生。
板書設計:
課文
課后反思:
識字2
教材分析:
課文采用“詞串”的形式,圍繞小學生每天早晨的生活常規這一中心內容,將一組詞語組成韻語。讀起來押韻上口,便于朗讀記憶。課文配以相應圖畫。圖文對照,不僅識了字,理解了詞語,而且認識了事物,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目標:
學會按順序仔細觀察圖畫,能把圖畫內容與詞語聯系起來。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初步養成健康的生活常規。本課4種筆畫、7個生字,認識5個二類字,理解詞意。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構想:
本課采用“詞串”方式,圍繞小學生每天早晨的常規生活這一中心內容,將一組詞語組成韻語,讀起來瑯瑯上口,便于誦讀記憶。課文還配了相應的圖畫。因此,在教學中,可指導學生有順序地觀察圖畫,用圖文對照法來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學生不僅要識字,理解課文,還要學習誦讀韻文,做到不拖調,不一字一頓,讀得有韻味。另外,寫字也是本課的重點,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筆順,指導學生認認真真地描紅、寫字,并督促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筆姿勢。
教學準備: 電腦、小黑板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學課文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揭題。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來學習“識字2”。在這節課里,我們要依據自己的日常生活,認識7個生字、5個二類字。
二、指導看圖,朗讀課文。
1.談話引出詞語。
每天早晨,小朋友們起來都要做些什么事呀?我們來看看小麗是怎么做的。
(出示掛圖。)小朋友們看,圖上畫了很多內容,所以我們要按照順序來看,可以從上往下看。
太陽公公張開笑臉,鬧鐘正在清脆地響起,小鳥也在歡快地嗚叫。
你有什么感覺呢?(這是愉快一天的開始。)
(出示詞語卡片:太陽 鬧鐘 小鳥。)誰能把它們讀好呢?(讀出愉快、歡快韻語氣。)
小麗起得可早了!(出示詞語卡片:起早。)做事也很麻利,看看她做些什么了?(出示詞語卡片:穿衣下床刷牙洗臉早餐。)
小麗的生活多有規律啊!她從不賴床,個人衛生工作也做得很好。
時間不早了,小麗背起小書包高高興興上學去了。到學校也有好多事情要做呢。
(出示詞語卡片:上學升旗做操。)
2.朗讀詞語,注意正音。 ’
學生自己讀,不會讀的詞語可以請教同桌或教師。(重點讀準生字:(后鼻音)陽、鐘床升上(前鼻音)穿臉餐。)
指名讀。跟讀。開火車讀。去音節認讀。評讀。把詞語串連起來讀。
3.朗讀韻文。
(1)小朋友們發現了嗎?這些詞語雖然是一個一個的,可是把它們串起來讀,讓人覺得很美,就像是一首小詩,所以我們叫它“韻文”。讓我們一邊看圖,一邊輕聲讀一讀韻文,好好體會一下。(學生練習朗讀。)
(2)小朋友們,你們讀起來很好聽。這樣瑯瑯上口,你知道為什么嗎?(教師手指生字‘‘烏潯、操”三字的韻母。)原來,它們都是押著韻的呢!老師也來讀一讀,好嗎?(教師范讀韻文,強調韻尾。)
(3)老師為什么能讀得好聽呢?因為老師一邊讀一邊在腦子里過電影呢!小朋友們也要這樣,邊讀邊想。試試看,你肯定也能讀得好聽。(學生再次練習朗讀。)
(4)指名讀。評讀。齊讀。
(5)你能把這篇韻文美美地背下來嗎?(學生練習背誦課文。)
三、教學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卡片:太 小 鳥 下 早上牙。)指名讀。
2.口頭擴詞,朗讀詞語。
太陽太大小孩小學小人小鳥下午下面下來早上早晨清早早飯起早上午上學牙齒牙刷上牙牙門
3.指導書寫生字“太、小、下、上”。
(1)觀察漢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說說是怎么識記漢字的?
(2)注意漢字的書寫筆順。(學生邊唱讀筆順,邊書空練習。)
(3)教師指導書寫,講解并板書。(學生練習描紅。)
太:一橫在橫中線上方,點在撇的下部,不要太長。
小:先中間后兩邊,豎鉤在豎中線上,鉤要小。
下:先橫后豎最后點,橫要稍長。
上:先豎后橫,短橫在橫中線上,最后是長橫。
板書設計:
課文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教學課文與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識字2”。
二、復習活動。
1.抽讀課文,背誦課文。
2.口頭擴詞后,朗讀詞語。
大——(大人)——(大雨)——(大風)——(大學)
小——( )——( )——( )——( )
上——( )——( )——( )——( )
早——( )——( )——( )——( )
3.抽讀漢字卡片。
4.找出生字的反義詞。(上一下,大一小,早一晚。)(同桌交流。)
5.說說你是怎么識記這些漢字的?
6.你認識下面的字嗎?給它們找找音節吧!(學生連線。)
陽 床 餐 穿 鐘
chudng con chuon y6ng zh6ng
7.你還會給字寶寶們找好朋友,讓它成為一個詞語?(詞兒開花。)
圓圓
8.說說漢字“太、小、上、下”的筆順,并書空練習。
三、教學新知。
1.認識新筆畫。
(板書筆畫:橫折鉤豎折折鉤豎鉤豎折。)教師領讀,學生邊讀邊書空。
2.描紅學習寫筆畫。
3.唱唱“寫字歌”,檢查執筆姿勢。
4.學習書寫生字“鳥、早、牙”。
(1)觀察漢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教師講解并板書。學生練習書寫。
鳥:數數這個字有幾筆,筆順怎樣。注意第四筆豎折折鉤要一筆寫成,并寫得稍寬,最后一筆是橫,要寫得長些。
早:上下結構。上面的“日”字稍小,下面的橫要長,豎是懸針豎。
牙:首橫要短,第二筆豎折的豎要短,第三筆豎鉤在豎中線偏右,站穩。
(3)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板書設計: 課文
課后反思
識字3
教材分析:
本課將介紹公園景物與設施的詞語串起來組成韻語,共四行12個詞語,第一、二、四行最后一個字押a韻,便于學生誦讀。課文配有圖畫,可幫助學生從整體上了解公園,展開想象,同時有利于學生將詞語和它表達的事物聯系起來。
教學目標:
了解公園的景物與設施,懂得要從小愛護公物。按順序觀察圖畫,能把圖畫上描繪的事物與詞語相聯系。學會掌握本課的1種基本筆畫、5個生字,認識8個二類字,理解詞意。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構想:
本課描繪了公園里美麗的景物和小朋友興高采烈地進行娛樂活動的情景。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調動學生原有的實踐感知經驗,獲得對公園的整體印象。要緊扣為識字服務的旨意,從整體上感知圖畫所描繪的事物同詞語之間的聯系,結伊詞串”的形式特點,引導學生整體誦讀,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押韻,將識字、理解詞語、認識事物融為一體。嚴格指導學生正確描紅,按筆順練習寫字。同時,要注意以形式多樣的識字游戲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識字興趣,鞏固識字效果。
教學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認識本課的12個詞語,會對生字進行擴詞;指導書寫“水、火、山”三個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觀察圖畫,引出詞語。
1.(出示掛圖。)小朋友們看,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公園。)那么,公園里有些什么好看的景色,好玩的東西呢?請小朋友們指著圖,和同桌說說。
2.(出示詞語卡片:公園 綠樹紅花 小橋流水 寶塔轉椅 山洞 火車蕩船木馬滑梯。)
教師范讀,學生跟讀。
指導讀準生字:(后鼻音)蕩 洞 公 紅(三拼音節)橋花火轉滑船(翹舌音)山 車水轉船。
3.抽卡片認讀。開火車認讀。
二、指導朗讀詞語。
1.抽卡片齊讀詞語,注意讀準字音。
2.教師范讀,學生跟讀。
3.同桌互讀,比一比誰讀得好。
4.指名分行讀,要求能讀準讀通。
5.詞語這樣編排,讀來覺得怎樣?(很好聽,還好記。)
三、教學“火、山、水”三個生字。
1.指讀生字。
2.識記生字字形。 ’
火:注意筆順。一點,二短撇,三長撇,四捺。
山:注意筆順。一豎,二豎折,三豎。
水:注意筆順規則,先中問后兩邊,(認識新筆畫:橫撇。)
3.你自己還會記哪些生字?
學生交流。指答,如:公:八+厶園:口+元紅:窒+工花:“+化
4.口頭擴詞讀詞,鞏固識字。
火車火氣生火山東火山 火花 火苗 火紅 紅火 山頭下 山河水 淚水 水珠 水杯 流水
5.指導書寫。
教師板書,學生臨摹書寫。(注意個別指導。)
水:注意右邊的撇和捺分成兩筆寫。筆順規則是先中間,后兩邊。一豎鉤,二橫撇,三短撇,四捺。
學習寫新筆畫:橫撇。橫短,撇長。(學生書空并在田字格里練習書寫。)
作業設計:
把今天學的12個詞語讀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板書設計:
識字 3
水 火 山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12個詞語。練習造句,指導書寫“木馬”兩個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揭示課題。
繼續學習“識字3”,讀好課文,學習書寫。
二、復習活動。
1.(出示帶音節的13個生字卡片。)抽認讀。去掉音節再認讀。開火車讀。
2.朗讀詞語卡片,讀準每個字音。
三、朗讀課文并背誦。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找找課文每一行的最后一個字,看看押什么韻?(指花、塔、馬字的韻母。)
3.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嘗試朗讀韻文。
4.對照圖畫,說說這公園美嗎?美在哪里?(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加上想像說話。)可以用以下旬式:
(1)公園里真美,有 樹, 花。有 橋, 水,還有寶塔。
(2)公園里真美,有——的樹,——花,還有——的橋,——的流水,——的寶塔。
5.公園真是孩子們的樂園,看看圖,讀讀下面兩行課文,想想你玩過嗎?好玩嗎?挑一種你覺得最好玩的說說。
可以用以下句式:
(1)公園里可好玩了,有 、 、 ,還有 、 、 。
(2)公園里可好玩了,有——、——、——、——、——、——,還有——。我最喜歡玩
6.讓我們一起來讀課文,讀出這小小公園的美,這小小樂園的好玩吧!
教師指導朗讀好韻文。
7.分組朗讀競賽。評讀。
8.嘗試背誦課文。
(1)教師指導背誦。
先想一想,公園里有什么景物?(綠樹紅花小橋流水寶塔。)
公園里還有什么好玩的?(轉椅火車 山洞 滑梯 蕩船木馬。)
對,腦子里就像過電影一樣,把公園里好看的、好玩的都說一說就行了。(學生嘗試背誦。可以同桌互相抽背,一人指圖,一人試背。)
(2)交流。抽背。
四、教學“木、馬”兩個生字。
1、抽讀生字卡片。
2.說說識記方法。
馬:由三筆寫成。
3.學生書空練習。唱讀。
4.學生練習描紅。
5.生字開火車,口頭答題。
木——( )——( )——( )
馬——( )——( )——( )
6.讀擴詞鞏固識記。
木頭樹木木馬木船馬車白馬馬頭
7.猜字游戲。
8.指導書寫。
觀察漢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教師講解并板書。學生臨摹書寫。
作業設計:
書寫本課的5個生字。
板書設計:
識字3
水 火 山 木 馬
課后反思:
練習 1
教材分析: 本次聯系安排了5個板塊,內容包括看清筆順、寫好鉛筆字、學用字詞句,讀讀背背和口語交際等。學用字詞句和口語交際是訓練重點。
教學目標: 復習本單元所學生字,能按正確筆順書寫。能獨立分析田字格中的生字,正確進行描紅和仿影。能根據圖畫、聯系實際學習字詞句,懂得如何自我保護。讀讀背背“月份歌”。
教學重難點:了解動物的自我保護能力。
教學準備:小黑板、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筆畫名稱,復習筆順。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識字1、2、3”,從中我們認識了不少漢字,今天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
二、復習基本筆畫。
1.小黑板出示筆畫。
ㄣ ㄧ 一 丿 丶
2.學生自由說說筆畫的名稱。
3.指名說。齊說。
三、復習漢字,逐個說出筆順。
1.自學書上的筆順表。
(1)讀讀漢字。
(2)說說筆順。
2.逐個出示筆順,指名按順序說出漢字的筆順。
3.重點指導。
鳥:第四筆一筆寫成。
四:末筆為“一”。
水:右邊的“撇捺”為兩筆寫成。
四、寫好鉛筆字。
1.獨立分析范字,辨析字形的異同。
“八…‘太”“木”這三個字都有撇、捺這兩種筆畫,但高低不同。
2.指導寫字。
八:捺要高于撇,撇和捺之間要保留一定的距離,起筆都在左上格內。
太:先寫一橫,在橫中線上方,再寫“人”字。與“八”不同,撇要高,撇和捺之間要連接,且相交在豎中線上。點在豎中線左側。
木:豎在豎中線上,撇和捺起筆同高且相連。
3.學生描紅,仿影。教師巡回指導。
作業設計:
復習生字筆順
板書設計:
練習1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練習1中的學用字詞句、讀讀背背等內容。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揭題。
繼續學習“練習1”的內容。
二、學用字詞句。
1.看圖,說說書上畫了哪幾種動物?(投影出示圖片:烏龜山羊刺猬烏賊。)
(1)自己讀讀圖下的漢字,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
(2)指名讀動物的名稱。
2.說說動物遇到危險時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1)看拼音讀句子,說說烏龜遇到危險時是怎樣保護自己的?為什么要把頭和腳縮進硬殼里?有什么好處?
(2)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平時的觀察來說一說山羊、刺猬、烏賊遇到危險時是怎樣做的?
(3)出示黑板題目。
山羊遇到危險時,就
刺猬遇到危險時,就
烏賊遇到危險時,就
(4)小組討論交流后,派代表口答題目。
(5)除了這幾種動物,你還知道哪些動物遇到危險時會怎么做?
(6)學生展開討論,相互交流補充。
3.說說自己遇到危險時,能用什么辦法保護自己?
(1)舉例:一天放學后,你一個人回家時,路上遇到一位陌生人,請你給他帶路,你會怎么做?
(2)分小組討論,說說用什么方法最合適?
(3)指名回答。
(4)再說說遇到另外一些危險情況時,該怎么做?
三、讀讀背背。
1.(投影出示月份歌。)學生自己拼讀。
2.指名讀。糾誤音。(注意讀準“四”和“十”。)
3.齊讀。
4.(投影出示拳頭圖。)請大家伸出左手,對照圖上的數字,看看能發現什么?(兒歌中說的“大”是拳頭的突出部分,“小”是拳頭的凹進部分。)
理解“大”和“小”:一年有12個月,但每個月的天數不同,有的有30天,有的有31天,有的只有28(29)天。只有30天的月份就是小月,如4、6、9、11月。有31天的就是大月,如1、3、5、7、8、10、12月。2月例外,只有28(29)天,稱為平月。
5.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再次讀讀月份歌。
作業設計:
背誦“讀讀背背”中的內容。
板書設計:
一月大,二月平,
三月大,四月小,
五月大,六月小,
七月大,八月大,
九月小,十月大,
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課后反思:
口語交際:
教材分析:本題配有一幅彩圖,畫的是一位同學在教室里面對全班同學作自我介紹。“自我介紹”就是把自己的有關的情況告訴別人。
教學目標: 在口語交際中,表情舉止要大方,說話聲音要響亮,口齒要清楚。在表述過程中,通過多方評價,培養學生敢于表達、樂于表達的能力。學會尊重他人、傾聽不同的聲音。
教學構想:
“自我介紹”是一年級學生第一次接受的口語訓練。如何鼓勵學生大膽地到講臺前當眾說話?如何讓每個學生都有說話的機會?如何讓學生在敢于表達、學會表達的同時學會尊重他人、傾聽不同的聲音?本課在設計上著力從這三方面下功夫。通過交流曾用名、學名和自己想起的名字,盡力給學生創設一個樂于表達的空間,與此同時也提供給學生說話時的一個例式,讓學生學會表達。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同桌交流、小組交流等形式l盡力創設一個生生互動的學習環境。
教學準備:了解自己剛出生時的名字是什么?為什么起這個名字?了解自己現在的名字是誰起的?為什么起這個名字?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個人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又是怎么變的?你想讓同學、老師了解你嗎?今天我們就從名字開始,向全班同學作一下自我介紹,好嗎?(板書:自我介紹。)
二、交流曾用名。
名字是變化的,有的同學剛出生時和進學校時的名字往往是不一樣的,你們能相互介紹一下嗎?如果剛出生時和進校讀書時的名字是一樣的話,你可以認真地傾聽別人介紹。
1.剛出生那會兒,全家人叫我——,那是因為——。(同桌相互交流。)
2.為了讓同學了解你,你在介紹的時候要做到什么?(大膽,口齒清楚。) 為了更好地了解別人,我們應該怎樣尊重別人?(認真傾聽,眼睛看著作介紹的同學,身體坐端正。)
3.指名回答,教師給予畫龍點睛式的評價。
三、交流學名。
名字雖然是可以變化的,但上學后所叫的名字往往又是固定的。
1.上學了,大家管你叫什么?為什么叫那個名字,你能談談嗎?
2.在小組內介紹一下自己,好嗎?說完后,大家評一評,推選一名代表在班內交流。(教師巡視,及時給予指導。)
3.組內代表在班中交流,教師捕捉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
四、交流自己想給自己起什么名字。
不管是剛出生時的名字,還是上學時的名字,往往是長輩給你們起的,其中包含著很多很多的希望。假如要你自己給自己起名字,你想給自己起什么名字?
1.自己練習說。
2.指名回答,教師適時點評。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從名字開始進行了自我介紹,通過這樣的介紹,相信大家相互之間一定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板書設計:
自我介紹
自己叫什么名字?
今年幾歲?
自己的名字是誰給起的?
為什么起這個名字?
課后反思: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教案 篇2
拼音教學ao ou iu
教材分析: 本課有5部分,第一是情景圖;第二是復韻母ao ou iu;第三是ao ou iu四聲;第四是拼讀;第五是書寫。
教學目標: 學會3個復韻母ɑo ou iu和它們的四聲,能夠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能正確認讀由聲母與ɑo ou iu等組成的音節,會讀三拼音音節和拼音句子。
教學重難點: 讀準復韻母的發音,會拼讀音節。
教學構想: 通過做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辨一辨ao、ou、iu的異同,達到強化的目的,重點指導學生的朗讀,然后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學習有關ao、ou、iu與聲母的拼讀。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拼音卡片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會復韻母ao ou iu的四聲與書寫。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認讀ɑ o e i u ü。
2、抽讀復韻母卡片:ɑi ei ui。
3、指名說說復韻母的一般發音方法。
二、看情境圖,教學語境歌,引出新課內容
1、看情境圖,說說圖的內容。
2、聽語境歌,(身穿鴨絨襖,拍著小手笑。游泳健兒不怕冷,海鷗邊飛邊叫好。)相機出示ɑo ou iu。
三、教學復韻母ɑo ou iu
1、教學復韻母ɑo
(1)學習ɑo的讀音。
①孩子們身上穿著什么衣服?(鴨絨襖)
“襖”是第幾聲?誰回把第三聲改為第一聲?
指名讀。
②板書復韻母ɑo,ɑo由哪兩個單韻母組成,讀時要注意什么?
③教師范讀,學生自由練讀。
④指名讀,注意糾正讀錯的音。
⑤比較ɑo和ɑi的發音異同。
(2)學習ɑo的四聲。
①ɑo的聲調應該標在誰的頭上?為什么?
②出示:āo áo āo ào
自由練讀,打亂順序讀,指名讀。
③引導用ɑo的四聲組詞。
2、教學復韻母ou。
(1)學習ou的讀音。
①板書ou,告訴學生ou的讀音有點像海鷗的“鷗”。
②教師范讀,學生練讀。
③比較ɑo和ou的發音不同點。
(2)學習ou的四聲。
①指名在ou上標上四聲的聲調,并說說為什么標在o上。
②自由練讀,打亂順序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3、教學復韻母iu。
(1)學習iu的讀音。
①游泳的“游”是第幾聲?誰會發第一聲?
②出示復韻母iu,學生自由練讀。
③比較iu和ui。
(2)學習iu的四聲。
①提醒學生iu帶聲調時,調號應標在“u”上,注意iu和ui的區別。(i u都有標在后)
②練讀iu的四聲。
③練習用iu的四聲組詞。
4、學習ɑo ou iu的書寫。
(1)引導看書上的四線格,說說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練習描紅。
5、小結標調規則:有ɑ別放過,沒ɑ找o e,i u都有標在后。
四、鞏固練習
1、抽讀卡片。
2、做游戲,找朋友。
教師把復韻母ɑi ei ui ɑo ou iu卡片分發給六個學生。教師報漢字,讓拿卡片的同學給漢字韻母對號。
毛線的“毛”的韻母是哪一個?(ɑo)
開會的“會”的韻母是哪一個?(ui)
烏黑的“黑”的韻母是哪一個?(ei)
帶領的“帶”的韻母是哪一個?(ɑi)
黃牛的“牛”的韻母是哪一個?(iu)
小猴的“猴”的韻母是哪一個?(ou)
作業設計:
抄寫ao ou iu各兩遍。
板書設計:
ɑi ei ui ɑo ou iu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聲母與復韻母ɑo ou iu的拼讀,練讀音節詞。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抽讀復韻母卡片:ɑi ei ui ɑo ou iu
2、抽讀聲母卡片:m d i g t q x n
二、教學ɑo與聲母的拼音
1、學習ɑo與聲母的拼讀。
m mɑo
(1)出示:d ɑo dɑo
g gɑo
①指名說說這些音節的韻母都是什么。
②引導分析音節。
③自由練讀音節。
(2)出示:d diɑo
t i ɑo tiɑo
n niɑo
①說說這些音節和上面三個音節有什么不同。
②獨立分析音節。
③復習三拼連讀法。(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相碰很順當)
④自由練習三拼,重點指導發音有困難的同學。
⑤指名讀三拼音節。
2、看圖練讀拼音詞。
(1)拼讀dà dāo。
①圖上畫了什么?(一把大刀)
②出示音節詞:dà dāo
指名直呼音節dà。引導分析dāo。練習拼讀dāo。
③指名連讀拼音詞。
(2)拼讀xiāo qiáo。
教法同上。
三、鞏固練習
1、指導書寫。
2、做游戲
作業設計:
拼讀本課的音節
板書設計
ɑo ou iu
m d t n
d ɑo t i ɑo h ou l iu
g n z q
課后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繼續學習ou iu與聲母的拼讀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指讀音節:niāo xiào gào
2、抽讀聲韻母卡片:ou iu q n g t
二、學習ou iu與聲母的拼音
1、學習ou iu與聲母的拼讀。
t tou
(1)出示:h ou hou
z zou
(2)學生自由練習拼讀。
(3)指名拼讀。
n niu
(4)出示:l iu liu q qiu 方法同上。
2、看圖讀拼音詞。
(1)出示:g─ou→gou 指名分析聲韻母,練習拼讀。
(2)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狗。
出示:hua gou
hua是幾拼音?
指名連讀拼音詞。
(3)出示:q─iu→qiu
自由練讀,指名拼讀。
(4)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
指名連讀拼音詞。
3、看圖讀繞口令
(1)圖上畫了什么地方?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2)出示繞口令
(3)引導自由拼讀。
(4)討論難讀的音節。
(5)指名讀。
三、鞏固練習
1、讀一讀,比一比。
ɑo—ou iu—ui ɑi—ɑo ɑi—ei ou—iu
2、分解音節。
mao →( )—( ) diu→( )—( )
gou→( )—( ) rou→( )—( )
tiao→( )—( ) —( )
qiao→( )—( ) —( )
作業設計:
繼續拼讀本課的音節
抄寫ao、ou、iu
板書設計:
mao →( )—( ) diu→( )—( )
gou→( )—( ) rou→( )—( )
tiao→( )—( ) —( )
qiao→( )—( ) —( )
課后反思:
拼音教學ie üe er
教材分析: 本課有5部分,第一是情景圖;第二是復韻母ie üe er;第三是ie üe er四聲;第四是拼讀;第五是書寫。
教學目標: 學會復韻母ie üe 、特殊韻母er、整體認讀音節ye yue 和ye的四聲,能夠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能正確認讀由聲母與ie üe組成的音節,會讀拼音詞和拼音句。
教學重點難點: 讀準復韻母和特殊韻母的發音,會拼讀音節。能區分韻母和音節。
教學構想: 根據學生的特點,嘗試以生動有趣的故事貫穿其中,猜謎、游戲穿插其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教學準備: 課件、拼音卡片。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會復韻母ie üe 、ye yue及其四聲
學生學習過程:
一、情趣復習
1、孩子們,咱們在拼音王國里已經認識了不少拼音朋友,猜一猜他是誰(師說一扇小門等,生猜出n..l..j.q.x.h.sh)
2、昨天剛認識的復韻母朋友想念你們了。出示:ai ei ui ao ou iu 認讀
3、有幾個整體認讀音節家族的朋友好久不見了。出示:yu wu yi
二、故事貫穿教學ie ue
1.學習ie
今天我們繼續到拼音王國里找朋友,小n和小l也要跟我們去。出發了,哦,那邊有一棵椰子樹,是誰在爬樹呢,只見他爬上去又滑下來,爬上去又滑下來。那不是小ei 嗎,小n興奮地大喊:嗨!小ei !沒想到他轉過頭奇怪地說:你認錯人了吧。那他是誰呢
出示ie 師:原來是ie ,哪位小朋友認識他,來介紹一下。指名讀,范讀,開火車讀,齊讀。師:原來他跟ei 是雙胞胎,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他們嗎?指名說,區別讀。
2.學習ue
送走了小ie ,小n繼續在拼音樂園里玩,不知不覺天漸漸黑了,太陽公公回家了月亮姐姐上來了,咱們跟月亮姐姐打個招呼吧。
月亮姐姐特別喜歡上課專心聽的小朋友,瞧,她看著小朋友呢。(組織教學)
就在這時小n突然聽到有人在哭,會是誰呢?
出示ue ,師:哪位小朋友認識她。指名讀,范讀,齊讀。
師:你能編個順口溜記住她嗎。指名說。
3.學習語境歌:中秋節,月兒明,媽媽講故事,孩兒靜靜聽。
4.學習yue.
你們知道小ue 剛才為什么哭嗎?原來她因為貪玩,忘了回家的路了。怎么辦呢。大y走過來對她說:我帶你回家去,但有個條件就是把你的眼淚擦去。小ue 一聽連忙擦去眼淚。
出示yue。師:大y帶小ue 還讀ue 只是成了整體認讀家族的成員了。來,跟她交個朋友。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帶上帽子后,你還能認出她嗎。帶調讀,并選擇一個說話或找朋友。
5.學習ye
剛才大y 送小ue 回家的時候,發現隔壁的小ie 正在發脾氣呢,原來他還想出去玩,可是媽媽說,天黑了,他那么小不能出去了。沒想到他卻有辦法,原來他曾經跟孫悟空學過幾招,只見他說了聲“變”,小i就變成了大y。
出示ye
你還認識他嗎,還是讀ie 。但已經變成整體認讀家族的成員了,跟他打個招呼吧。指名讀,齊讀,分組讀。帶調讀,并選擇其一聯系生活說話。
6.學習四聲
出示ye、yue的四聲。指名認讀。
用ye、yue的四聲組詞。
7.比較:ie—ye üe—yue
要求學生知道:ie和ye,üe和yue語音完全一樣,但ie üe是復韻母,ye yue是音節,不能搞錯。
三、鞏固練習
1、指讀書上的內容。
2、開火車讀ie ye üe yue
作業設計:
抄寫韻母ie、üe。
會讀韻母,會拼音節。
板書設計:
ie üe er
n—üe→nüe j—üe→( jue )
l—üe→lüe q—üe→( que )
x—üe→( xue )
bù xié pí xuē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會復韻母er及其四聲,學習ie、üe同聲母相拼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認讀卡片ie üe ye yue
2、認讀ju qu xu,說說這三個音節的韻母是什么。
二、猜謎引出er 的教學
1、這兒有個謎語請小朋友猜一猜。
左一片,右一片,隔著山頭看不見。指名說(耳朵)
耳朵能幫我們干什么呢?
聽故事,聽老師講課......
看哪位小朋友用好自己的小耳朵了,認真聽了。
今天我們要認識的一位拼音朋友就是er,耳朵的“耳”讀第一聲就是他的名字。
范讀,跟讀,練讀,指名讀,正音,開火車讀。
這位小er很特別,他不像其他韻母喜歡跟聲母交朋友,他喜歡獨來獨往,人們都叫他特殊韻母。瞧,他帶著帽子走來了。帶調讀er的四聲。并選其一聯系生活說話。
三、教學üe與聲母相拼,鞏固ü上兩點省寫的規則。
1、n l與üe相拼。
(1)抽讀l 和n,讀準邊音和鼻音。
(2)出示:n—üe→nüe
學生自由練拼,指名拼讀。
(3)出示:l—üe→lüe
教法同上。
(4)比較n l與üe相拼的異同。
2、j q x與üe相拼。
(1)抽讀卡片j q x。
(2)出示:j—üe→( )
q—üe→( )
x—üe→( )
(3)學生在本子上自由練習填空。
(4)指名到黑板上填。填好后說說理由,并糾正填錯的音節。
(5)自由練拼,指名拼讀。
四、鞏固練習
1、做游戲,看誰拿得準,拿得快。
2、合成音節。
j—üe→( ) q—üe→( )
n—üe→( ) l—üe→( )
五、小結鞏固
咱們在拼音樂園認識了不少拼音朋友,該回家了。咱們來點一下名,送他們回家吧。
出示:ie ue er
ye yue 開火車讀,齊讀。
作業設計:
完成作業本中的抄寫,注意寫字姿勢要正確。
板書設計:
j—üe→( ) q—üe→( )
n—üe→( ) l—üe→( )
課后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看圖讀拼音詞,看圖讀拼音兒歌,復習ie üe er ye yue er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抽讀韻母卡片:ie üe er
2、抽讀音節卡片:ye yue er
3、說說er是什么韻母。
二、看圖讀拼音詞
1、出示:布鞋和皮靴圖。指名說說圖意。
2、出示:x—ié→xié
說說聲母,韻母各是什么,練習拼讀。
出示bù xié,指名連讀拼音詞。
3、出示:x—üē→xuē
說說音節x后是什么韻母。
練習拼讀。
出示pí xuē,指名連讀拼音詞。
三、看圖讀拼音兒歌
1、出示拼音兒歌。
2、學生自由拼讀音節。
3、按要求找音節。
(1)找出三拼音節。
(2)找出聲母是翹舌音的音節。
4、找出后多讀幾遍。
5、指名讀兒歌。
6、看圖說說小立立怎樣愛學習。
作業設計:
熟讀音節、復韻母
板書設計:
x—ié→xié
x—üē→xuē
課后反思:
認一認4
教材分析: 國標本蘇教版一年級上冊“認一認4”的內容是:認識“東、南、西、北、前、后、左、右、出、入、開、關、坐、臥、立、走”16個字,教材給這16個字配以形象的畫面,輔以拼音,已學過的拼音用紅色拼音標明。
教學目標: 能夠正確認識16個漢字,能夠讀準字音,分清字形。能夠根據圖畫初步了解這些字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正確認識16個漢字。
教學構想 教學8個新字時,我分為兩步:有一定難度的老師帶著學,體現老師“導”的作用;輕松易學的就讓他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人人爭當小老師,把認識的字介紹給小朋友。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認識“出、入、開、關、坐、臥、立、走”八個生字,掌握學過的拼音。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新知,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學了拼音,還學了很多字,這些字還認識嗎?讀一讀。(顯示認一認(1)、(2)、(3)學過的48個字)
2、讀得真好!這堂課我們再來認識幾位新朋友,好嗎?它們也是與我們平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共分為四組。有些字我們平常說話時常常習慣把它們連起來,形成固定的詞語,像“東南西北”、 “前后左右”。 認了這些字,對豐富我們的語言很有好處。
二、指導觀察圖畫,借助拼音,自己認讀
1、仔細觀察每一副圖,想想圖上面的表示什么意思,然后指名學生依次說說每幅圖的意思。
2、借助拼音,自己試讀生字,體會每幅圖下面的漢字就是用來表示該幅圖的意思的。
3、出示本課16個生字,請同學們說一說有哪些字是已經認識的。教師相機表揚能夠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學生。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16個生字,已經會認這些字的同學,在課堂中可要爭當小老師哦!
三、創設情境,學習“出”、“入”
1.學習生字。
(1)教師走出教室,又走進教室。
(2)誰能說一說,剛才老師怎么了?(出去又進來了。)
(3)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出”、“入”。“出”是“出去”的“出”,進來就是“入”。
指名讀。去掉拼音讀。打亂順序讀。
(4)組詞。
2.辨析形近字“人”、“入”。
(1)學生拿出小棒搭“人”、“入”。
(2)你是怎樣區別的?
(3)教兒歌:左撇出頭人一人一人,右捺出頭入一入一入。
四、直觀演示,學習“開”、“關”
1.讀準字音。
(1)教師過渡:“出”和“入”意思相反,后面所要學的兩個字也是意思相反的字。
(2)學生看圖,根據拼音,試讀。
(3)誰真的看懂這兩幅圖,讀準字音了,老師請他上來表演一下,再讀一下字音,就知道了。
2.組詞。
問:還可以“關”什么?“開”什么?(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將漢字或拼音寫在黑板上。)
五、自主嘗試,學習“坐”、“臥”、“立”、“走”
1.學生自學。
(1)觀察圖畫,根據拼音,讀準字音。
(2)口頭組詞。
(3)四人小組交流。(每人讀一個字,組詞,別的同學可以糾正或補充。)
2.檢查自學。
(1)多種形式讀字音。
(2)組詞。
六、誦讀本課的8個生字。
作業設計: 誦讀本課的8個生字
板書設計:出、入、開、關、坐、臥、立、走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認識“東、南、西、北、前、后、左、右”八個生字,掌握學過的拼音。
學生學習過程:
一、聯系生活實際,學習第三組詞
1.了解字義。
(1)一個小朋友迷路了,他只知道自己住在村子東邊。你能告訴他東邊在哪兒嗎?西邊呢?南邊呢?北邊呢?
(2)你是怎么分清東西南北的?
2.讀準字音。
(1)學生根據拼音試讀四個生字。
(2)教師重點帶讀“東”、“南”。
(3)分層次讀字音。(帶拼音讀、去拼音讀、打亂順序讀。)
3.音形義結合。
(1)指名上臺演示。教師說方向,學生拿寫有“東”、“西”、“南”、“北”的生字卡,做手勢指明方向。
(2)小組演示。一個學生說方向,其他同學指出書中的字,再用手勢指明方向。
二、做游戲,學習第四組詞
1.讀準字音。第四組字也是表示方向的,有一個拼音沒學過,同學們可以猜一猜它的字音。
(1)學生自讀。要求觀察圖畫,根據拼音,試讀生字。
(2)檢查、糾正。重點指導讀好“前”。
2.游戲:“找朋友”。學生把音節和相關漢字連接起來。
3.游戲:“小小飛行員”。飛行員辨別方向的能力特別強,我們同學也來當一回小飛行員,看誰辨別方向的能力最強?
(1)指名演示。請一同學站起來,在別的同學和自己的桌上按方向正確擺上寫有“前”、“后”、“左”、“右”的生字卡。轉個身,再放生字卡。
(2)小組游戲。
4.辨析。“前”、“后”、“左”、“右”會因所處的位置不同而表示不同的方向,“東”、“西”、“南”、“北”會不會改變?
三、誦讀
讀本課所學的16個字。
學生試讀,指名讀。學生、教師點評。
作業設計: 熟讀16個漢字。
板書設計:東、南、西、北、前、后、左、右
課后反思:
an en in
教材分析: 本課有5部分,第一是情景圖;第二是復韻母an en in;第三是an en in四聲;第四是拼讀;第五是書寫。
教學目標: 學會前鼻韻母an en in和整體認讀音節yin及其四聲,能夠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能正確認讀由聲母和an en in組成的音節,會讀拼音詞。
教學重難點: 掌握an en in的發音。
教學構想: 在本課掌握an、en、in發音時,讓學生自己觀察、找規律,然后再進行韻尾-n的發音教學,掌握發音規律。
教學準備: 課件、拼音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會鼻韻母an en in及其四聲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抽讀聲韻母卡片:a e n
2、說說聲母n的發音方法。
二、看情境圖,聽語境歌,引出教學內容
1、看情境圖。出示情境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
2、聽語境歌。
聽兒歌:遙控器,摁一摁,熒屏映出天an門,色彩鮮艷音樂美,小朋友越看越開心。
3、在幻燈圖片上出示an en in yin。告訴學生:這些韻母和音節都是我們這一課要學的內容。
三、新授
1、談話。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幾個韻母,和前面學習的韻母又不相同了,它們的名字叫鼻韻母。
什么叫鼻韻母呢?在單韻母后面加個鼻音n做尾巴,這樣的韻母就叫鼻韻母。
2、告訴學生要學好這幾個鼻韻母,首先要發好n這個鼻音。我們讀鼻音尾巴時,舌尖要向上,頂到上齒齦,鼻子出氣。注意:舌與上齒之間不能留縫隙。
3、教學鼻韻母an。
(1)an 的發音。
告訴學生:an的讀音有點像天an門的“安”。鼻韻母里前面的單韻母告訴我們發什么音。教師范讀an,學生跟讀。
(2)an的四聲。
出示an的四聲,自由練讀,引導用an的四聲組詞。
4、教學鼻韻母en。
(1)en的發音。
指名說說圖上的小男孩在干什么?講述發音方法:先發e音,然后舌尖抬起,頂到上齒齦,讓氣從鼻孔出來。領讀,指名讀,集體讀。
(2)en的四聲。
出示en的四聲,按順序練習,打亂順序練習。
5、教學鼻韻母in。
(1)in的發音。
出示鼻韻母in,引導學生根據an en的發音方法推測in的讀法。自由練讀,師巡視,重點檢查發音結束時,舌尖的位置。
(2)in的四聲說說給in加聲調時要注意什么?自由練讀四聲。
6、an en in的字形。
(1)抽讀鼻韻母an en in 。
(2)告訴學生:我們讀這三個韻母時,都要把舌尖頂上去發鼻音,所以,an en in有個共同的名字,叫前鼻韻母。
(3)指名說說你怎樣記住an en in的寫法。
(4)在桌子上書空,在書上描紅。
7、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in。
(1)復習整體認讀音節yue。
(2)in學著üe的樣子,也請來大y,變成yin,yin也是整體認讀音節(3)練習yin的四聲。
四、鞏固練習
1、指讀卡片。
2、比較in和yin。
作業設計:
1、抄寫an en in yin。
2、練讀前鼻韻母。
板書設計:
an en in yin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熟練掌握鼻韻母an en in及其四聲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做找朋友的游戲。
2、指名說說in與yin的異同。
二、教學an en in與聲母的拼音
1、學習拼讀。
(1)出示書上的拼音。
(2)指名說說哪些是三拼音節。先說聲母、介音、韻母各是什么,再練習拼讀。
2、看圖練習拼音詞語。
(1)練讀拼音詞。
a 出示幻燈圖片,指名說說圖意。
b 出示拼音詞,指名說說聲母、韻母各是什么,自由練習拼讀。
c 指名讀拼音詞。
(2)看圖讀拼音詞、拼音句。
a 圖上畫的什么?
b 出示拼音句。
c 引導自由練讀。
d 哪些是三拼音節?練習拼讀。
e 指名讀拼音句。
三、鞏固練習
1、指導讀課文。
2、做“看誰聽得清找得快”的游戲。
3、讀一讀,說一說,寫一寫。
作業設計
抄寫音節:shan yin wen
板書設計:
shan yin wen
課后反思:
un ün
教材分析: 本課有5部分,第一是情景圖;第二是復韻母un ün;第三是un ün四聲;第四是拼讀;第五是書寫。
教學目標: 學會前鼻韻母un ün和整體認讀音節yun、yuan及其四聲,能夠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能正確認讀由聲母和un ün組成的音節,會讀拼音詞。
教學重難點: 掌握un ün的發音。
教學構想: 在本課掌握un、ün發音時,讓學生自己觀察、找規律,然后再進行韻尾-n的發音教學,掌握發音規律。
教學準備: 課件、拼音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會鼻韻母un、ün及其四聲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讀韻母卡片:u ü,說說發音時要注意什么?
3、抽讀鼻韻母an en in ,說說發音方法。
二、看情境圖,聽語境歌,引出教學內容
1、看情境圖。
出示情境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圖上有哪些景物?有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
2、語境歌。抬頭看看云,再看溫度表,我是小小氣象員,每天按時報天氣。
3、出示un ün。告訴學生:這些韻母和音節都是我們這一課要學的內容。
三、新授
1、教學鼻韻母un。
(1)un 的發音。
告訴學生:un的讀音和溫的讀音有點像,和an en in 的發音方法相同。教師范讀an,學生跟讀。
(2)un的四聲。
出示un的四聲,自由練讀,同桌檢查。
2、教學鼻韻母ün。
(1)ün的發音
指名說說天空中有什么?“云”是第幾聲?誰能把它改成第一聲?出示鼻韻母ün。指名讀,集體讀。
(2)ün四聲。
出示ün的四聲,按順序練習,打亂順序練習。
1、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un。
(1)講故事。ün也想自成音節,于是它也學yin的樣子,去請大y。可是它一想,我這樣帶上眼鏡去和大y拉手是不行的。于是,ün趕忙去掉兩點,請大y站到它的前面。
(2)出示:yun
提問:y后面是什么韻母?告訴學生:yun是整體認讀音節,不要拼讀,但要和ün區別開來,ün是韻母。
(3)練讀yun的四聲。引導用yun的四聲組詞。
2、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uan。
(1)提問:圖上的小男孩是什么人?
誰能把“員”改成第一聲?
(2)出示:yuan
師告訴學生:yuan是由yu和an 合起來的,合讀時,an里的“a”應讀發“ê”的音。教師范讀,學生試讀,指名讀。
(3)yuan的四聲。
出示四聲,學生自由練讀,練習用四聲組詞。
四、鞏固練習
1、抽讀卡片:un ün yun yuan
2、想一想:an en in un ün叫什么韻母?它們分別是由哪兩個音組成的?
3、比一比,讀一讀。
第一組:ai an ao
第二組:ou un ün
第三組:en ei er
4、讀一讀。
小ü見到大y,去掉兩點還讀ü:yu yue yun yuan
作業設計:
描紅。
抄寫:un ün
板書設計:
un ün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熟練掌握鼻韻母un、ün及其四聲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檢查
1、猜字謎。
2、看誰聽得準,找得快。老師讀an en in un ün yin yun yuan,學生拿卡片。
二、授新課
1、學習un ün與聲母的拼讀。
(1)出示:gun
kun
hun
指名讀,說說聲母、韻母各是什么?自由練習拼讀,指名拼讀。
(2)出示:jun
qun
xun
引導學生在自己練習本上寫出音節,指名到黑板前板演,師生共同評議,并說說理由。
2、看圖讀拼音詞。
(1)引導自學。看看圖上畫的是什么內容,拼讀相應的音節,注意整體認讀音節,難讀的注上記號
(2)檢查自學效果。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音。
三、鞏固練習
1、讀一讀。
2、讀一讀,寫一寫。
出示:xún——-jiǎo——-
ɡùn——-quán——-
作業設計:
抄寫音節詞。
板書設計:
gun kun hun
jun qun xun
課后反思: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教案 篇3
懷素寫字
教材分析:課文介紹了唐代大書法家懷素小時候刻苦練字的故事,對激勵學生發憤學習、苦練基本功有積極意義。
教學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第二自然段;學會本課7個生字,認識6個二類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課文內容,激勵學生學習懷素刻苦練字、好學上進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識記本課生字,并能正確書寫。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第二自然段,讓學生明白一個人的成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艱苦努力。
教學構想:
教學時,以讀來貫穿始終。第一步是聽課文錄音,初步感知課文;第二步是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讀通課文;第三步是個別學生朗讀,共同糾正錯誤發音;第四步是學生再讀課文,并讓學生說說準備向他學習什么;第五步是分自然段精讀課文,讓學生明白懷素之所以成為一個大書法家,是因為他練字不僅認真,而且刻苦;第六步是根據教師出示的填空再次讀課文,嘗試背誦第二自然段,爭取人人過關。
教學準備: 錄音、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讀寫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看圖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圖,圖上這個人在干什么?(板書:寫字。)
2、他是誰?你能看出他是什么時候的人嗎?(板書:懷素。)
3、教師介紹:懷素是我國唐代一位非常有名的書法家。
二、錄音范讀,初步感知。
1、聽課文錄音。學生標上自然段序號,畫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自由讀課文兩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讀后檢查生字讀音。(出示卡片。)
古時候 和尚 好學上進 先 這樣 日子一長
有名 書法家,指導學生從平翹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等方面來區分個別生字讀音的異同。
四、個別朗讀,糾正發音。
1、指名說說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相機正音。
3、指導句間停頓。
(1)這句話比較長,誰能讀好這一句?
(2)教師范讀,畫出符號,指導朗讀。
五、再讀課文,理解大意。
1、(播放音樂。)讓學生在音樂聲中再讀課文。
2、說說你準備向懷素學習什么?
六、教學生字“寫、字、古、書”。
1、出示生字卡片。你用什么方法來記住它們?(相互交流。)
2、給這4個生字找朋友,看誰找的朋友最多。(擴詞。)
3、指導寫字。
(1)教師邊講解邊范寫。
寫:上下結構。“一”禿寶蓋就像一頂帽子,扁一點,寬一點。下面的“l丁”。上橫左相連,下橫右不連。
字:上小下大。寶蓋頭扁又小。下面是個“子”。豎鉤在豎中線上,最后一橫稍長,比帽子寬。
古:上大下小。起筆橫稍長,第二筆豎中線起筆,稍向左斜。部件“口”寫得扁寬些。
書:獨體字。第一筆橫折扁些,第二筆橫折鉤寬胖些,第三筆懸針豎靠豎中線左一點,筆直豎下來,第四點在左上方。
(2)學生描紅,注意寫字姿勢。
(3)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4、用這4個字說一個通順的句子。
懷素小時候刻苦寫字,成了古代有名的書法家。
板書設計:
懷素寫字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讀背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寫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精讀課文,分步理解。
1、指導朗讀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并說一說懷素是怎樣的人?
(2)教師引讀。齊讀。 .
2、指導朗讀理解第二自然段。
(1)懷素從小喜愛寫字,好學上進,這值得我們每個小朋友學習。那么懷素從小是怎樣學寫字的呢?
(2)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指名個別讀。
(3)懷素寫字的態度怎樣?(非常認真。)啟發學生練習換詞:很認真、十分認真、特別認真等。在認真前有個“非常”,說明懷素寫字認真得很,讀時要加強語氣。
(4)懷素寫字非常認真,他到底是怎樣寫的呢?
①指名朗讀,并說一說懷素寫字先做了什么?接著做了什么?最后又是怎樣寫的?
②這些動作的順序能顛倒嗎?為什么?
③懷素寫字是不是每次都這樣認真呢?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的?(總是。)
(5)懷素這樣認真寫字,結果怎樣呢?
(6)齊讀第二自然段。
3、指導朗讀理解第三自然段。 ..
(1)傳說,懷素洗筆的池塘因用來洗筆,池水都變黑了,被人們稱為“墨池”。因為他家里并不富裕,買不起紙,所以就在木板上練習。
(2)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3)從哪兒看出懷素練字不但認真、而且刻苦?
①比較“寫呀寫呀”和“寫呀”有什么不同。(讀讀試試” ~
②“日子一長’’到底有多長?要把木板寫穿,該寫多少字呀?要花多少時間呢?真有點數不清。
(4)齊讀第三自然段。
4、指導朗讀理解第四自然段。
(1)齊讀。
(2)“有名”是什么意思?
(3)懷素為什么能成為有名的書法家?
二、出示填空。嘗試背誦第二自然段。
懷素寫字——。他總是先——,——,再——這樣,懷素的字——
1、自由練說。
2、學生自己背誦第二自然段。
3、指名背誦第二自然段。
4、齊背第二自然段。
三、教學生字“先、日、長”。
1、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
2、指導寫字。
(1)教師范寫,重點講述。
先:上下結構。第三筆豎下不出頭。下面是“兒”,不是“幾”。 …
占:先里頭后封口,字形稍長。第一筆豎稍長。第二筆是橫折鉤。
長:獨體字。第三筆豎提,直通而下。最后一筆捺在右上方。
(2)學生描紅,要求做到筆筆到位。教師巡視。
作業設計:
把懷素寫字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懷素寫字
課后反思:
小河與青草
教材分析:本課是一則寓言,講的是小河與青草的一段對話,學生可以從中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生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時領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習和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10個二類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自然界中許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從中領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教學重、難點:學會本課6個生字,并能正確書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悟課文寓意,教育學生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教學構想:
教學中,教師只需重點指導第一次對話,幫助學生理解小河與青草的密切關系。第二次對話就由扶到放,讓學生通過自學來理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另外,由于課文內容比較淺顯易懂,在教學時,教師可安排兩次拓展練習,給學生以想像的空間,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第一次是以其他人的身份學著小河來贊美一下小草,理解由于小草的作用,才會有如此清澈的河水。第二次是想像一下如果小河和小草都很驕傲,那又會是一幅怎樣的情景?從而感知自然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時領悟到做人的哲理。
教學準備:錄音、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讀寫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看圖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圖,小朋友們,你們看圖上畫了些什么?你們最喜歡什么?
2、圖上的小河和小草的確很可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河與青草的故事。
3、揭示課題:小河與青草。(指導讀準生詞“青草”。注意后鼻音與平舌音。)
二、初步指導。
1、自由讀課文。
(1)要求讀通句子,不丟字,不加字。
(2)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3)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卡片。)指名讀,并注意正音。
小河邊 感謝 河岸
碧綠碧綠 喜愛 水分
(2)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4)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讀訓練。
1、教學第一自然段。
(1)看圖。說說圖上的小河和小草是怎樣的?
(填空)( )的小河 ( )的小草
(2)它們是什么關系呢?(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比較句子。
(1)彎彎的小河邊,長滿了青青的小草。
(2)彎彎的小河邊,長了青青的小草。
多了個“滿”字說明了什么?
3、指導朗讀。
4、小河為什么會這么清,小草為什么會那么綠呢?(下節課再研究。)
四、指導寫字。
1、教師邊講解邊范寫。
青:上下結構。上面寬扁,下面瘦長。第四筆橫較長,第五筆是豎。
草:上下結構,上小下大。草字頭扁小些,“早”寫得寬大些。
對:左右結構,左窄短,右寬長。第二筆變為點。
住:左右結構,左高右低。單人旁瘦長,豎底下要露一點兒,“主”寬大,緊挨左邊。
2、學生練習描紅,要求做到筆筆到位。教師巡視指導。
五、課堂小結:
我們大家要學習河水和小草謙虛謹慎的品格。
板書設計: 小河與青草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教師引讀第一自然段。
彎彎的小河邊,長滿了 。
2、小河為什么會這么清,小草為什么會那么綠呢?讓我們來聽聽它們的對話吧!
二、教學第一次對話。
1、(聽課文錄音。)說說小草對小河說了什么?
2、自由讀,想想小草的話該用怎樣的語氣讀?
3、同桌分角色讀第一次對話。
4、聽了小草的贊美,小河驕傲了嗎?為什么?
5、從哪兒看出小河的清水是由小草帶來的?
6、為了小河的清澈,小草就這樣用細小的根須緊緊地抱住河岸的泥土,你說小草值得小河感謝嗎?
7、指導朗讀第一次對話
8、小草保護了小河的清澈,不僅小河要感謝它,我們人類也要感謝它。
如果你是愛到小河里游泳的孩子,喜歡到小河邊洗衣的姑娘,愛到小河邊淘米的大嬸,你又會怎樣感謝小河呢?
三、教學第二次對話。
1、(聽課文錄音。)說說小河對小草說了什么?
2、比較句子。
①你長得碧綠碧綠的,真讓人喜愛!
②你長得碧綠的,真讓人喜愛!
如果你是小草,喜歡聽哪句表揚?為什么?
3、同桌互讀,討論。
(1)為什么小草要感謝小河呢?
(2)“要不”是什么意思?
4、指導分角色讀第二次對話。
四、指導寫字。
1、記憶字形。(出示卡片:分干。)
2、指導書寫,注意重點。
分:上下結構。上面“八”蓋住“刀”。注意上邊的部件不是“人…‘人”,捺起筆要略高于撇。
干:獨體字。第二筆橫稍長。第三筆豎從第一橫下筆直地豎下來。
3、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五、課堂小結。
1、為什么小河會這么清,小草會那么綠?
2、假如小河是驕傲的小河,小草也是驕傲的小草,那會是什么樣子?
3、正是因為它們的和睦相處,所以——(齊讀第六自然段,突出“更”。)
作業設計:
把課文表演給爸爸媽媽看。
板書設計:
小河與青草
課后反思:
練習6
教材分析:本次練習安排了5個板塊。內容包括學用字詞句,說說寫寫,寫好鉛筆字,讀讀背背和口語交際。學用字詞句和口語交際是訓練重點。
教學目標:能學著教材中的方法說說自己所知道的姓。能按先中間后兩邊、先里邊后封口的筆順規則練習寫字。引導學生認識自然,教會學生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書寫訓練。
教學構想:本次練習安排了學用字詞句、寫好鉛筆字和讀讀背背3個板塊的內容。教學第一課時,充分運用教材指導學生觀察圖畫,邊看邊教學知識。可采用師與生、生與生一問一的形式,通過多次交互活動,不但使學生豐富了自己的語言積累,增加了交際能力,同目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寫鉛筆字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重示范、重基礎,進行扎實地訓練。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完成學用字詞句、兒歌。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姓,你能告訴老師你姓什么嗎?(指名回答。)有的姓,別人一聽就明白;有的姓,同音字很多,容易讓人混淆。到底是哪個姓,別人一下子弄不清,我們有時就要想辦法清楚地告訴別人。
二、指導識字。
1.學生自由拼讀兒歌。
2.指名試讀。注意讀準:張章王黃吳胡李呂。
三、理解兒歌。
1.(課件顯示兒歌。)這首兒歌里講了哪些姓?(學生用筆圈出。)
2.哪些姓是音相同的?哪些姓是音相近的? ,
3.這些相同或相近的姓,是用什么方法區別的呢?(指名學生說出可利用字的結構進行區別。)
四、指導朗讀。
1.這首兒歌是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來表示的,我們要注意讀好問句和答句。
2.同桌分角色讀。男女對讀。分組讀。
五、拓展練習。
1.(課件顯示本題的第二個要求:想一想什么情況下才這樣回答呢?如果問你姓什么?該怎么回答?)學生齊讀要求。
2.誰會用同樣的方法告訴我,你姓什么?(指名說。)
3.你還知道哪些姓也可以這樣回答?(如:雙木林,美女姜等。)
4.如果有的姓不可以這樣問答,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介紹呢?(引導學生用組詞。用名人的名字等……)
作業設計:
把自己的名字介紹給同學。
把分好組的作業本,讓每組派一位代表發一下,看誰發得又對又快。
把打亂的作業本平均分成幾份,讓幾位同學進行發作業本比賽。
板書設計:
練習六
九九歌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完成寫好鉛筆字、九九歌
學生學習過程:
一、寫好鉛筆字。
1.審題。
指名讀題,明確題目要求。
2.指導。
(1)學寫生字“小、水”。
①指名讀。
②指名按筆順書空。
③這兩個字有什么共同的筆順規則?(先中間后兩邊。)
④觀察“小、水”兩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中間高,兩邊低,右邊比左邊高。)
⑤教師范寫“小”和“水”各一個,并講解要點。
⑥學生復習書寫要領。
⑦學生描紅、仿影并注意寫字姿勢,教師巡視。
(2)按上面的學習過程學寫生字“廳、同”。
3.練習。
(1)學生集體書空。
(2)學生在書上臨寫,注意寫字姿勢。
(3)指名上黑板寫這4個字,并集體評議。
(4)展示優秀作品,提出存在問題。
二、讀讀背背。
1.審題,讀題。
弄清本題有兩個要求:朗讀與背誦。
2.教師簡要介紹。
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叫冬至。從冬至那天起,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一直到第九個九天叫九九。我們的祖先,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編一首九九歌。
教師再向學生介紹這九個九中的氣候變化。
3.學生借助拼音白讀兒歌,要求讀準讀順。
4.指名讀。分組讀。
5.教師范讀。學生聽清該如何停頓,并作好記號,同時練習讀好它。
6.簡單理解兒歌內容。
(1)小組討論解疑。
(2)教師點撥“不出手…‘冰上走”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從哪個九開始天氣轉暖?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7.練習背誦,可自由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
板書設計:
小 水 廳
課后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口語交際
學生學習過程:
一、審題,理解題意。
1.指名讀題。
2.弄清本題要求。(一是看圖聽故事,二是練習講故事。)
二、看圖聽故事。
1.談話導人。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位小客人,那就是——小貓。今天老師要把釣魚的故事給大家聽,不過有個要求,請小朋友們聽故事的時候要做到眼、耳、腦并用。眼要看畫面,耳要聽清老師的講述,腦要想像故事的情境、記住主要角色和主要情節。
2.(多媒體逐幅出示畫面。)教師講故事,學生認真聽。
3.教師再講一遍故事,學生聽完后,大概說說每幅圖的主要意思。
(1)小貓和貓媽媽一起到河邊去釣魚。
(2)蜻蜓飛來了,小貓放下釣魚竿去捉蜻蜓,媽媽釣到了一條大魚。
(3)蝴蝶飛來了,小貓放下釣魚竿又去捉蝴蝶,媽媽又釣到一條大魚。
(4)蜻蜓和蝴蝶又飛來了,小貓接受媽媽的勸告,一心一意釣魚,終于也釣上一條大魚。
4、(顯示第一幅圖)小貓看到蜻蜓飛來了,會想些什么?(先同桌討論,再指名說。)
(顯示第二幅圖。)小貓看到蝴蝶飛來了,又會想些什么?
(顯示第三幅圖。)小貓看到貓媽媽連釣了兩條大魚,會說些什么?貓媽媽又會說些什么?
(顯示第四幅圖。)小貓又看到了蜻蜓和蝴蝶,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5.再聽老師完整地講一遍故事,重點記住小貓是怎么說,怎么想的。
三、練習講故事。
1、教師重點指導練說第一幅圖,要求學生說出時間、地點、人物,再可加上想像,說出人物的心情。(先指名說,再自由練習。)
2.學生用同樣的方法看圖自由練說其余三幅圖,有困難的舉手提問。
3.教師巡視指導,并解決疑難。
4.鼓勵學生把四幅圖連起來說說,并注意中間的銜接。
5.指名講故事。師生評議,指出改進意見。
6.同桌互相講故事,最好最后能加個完美的想像或自己的感受。
7.把故事講給自己的好朋友聽。
8.小組講故事比賽,挑選一名代表上臺講。
9.開個小小故事會,看誰的故事講得最精彩。進行發獎鼓勵。
作業設計:
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鄰居的孩子聽。
板書設計:
小貓釣魚
課后反思: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教案 篇4
識字教學(二)
教材分析:
本冊識字與寫字部分的編排采用了三種形式:第一種是與漢語拼音穿插安排的“認一認”;第二種是以韻文的形式安排的“詞串識字”;第三種是隨課文安排的識字、寫字。要求能識會寫的字,安排在田字格里;要求只識不寫的字,安排在兩條綠線內。教材在每篇課文的后面安排了“字的偏旁部首”、“字的基本筆順”、 “田字格字帖”。這些安排都是為了貫徹落實國家語委語言文字方面的最新規定和標準等。每一個字分三部分呈現:最上面是一幅這個字的實物圖畫(圖像),中間是標示該字讀音的音節(聲音),下面是與圖、音節相對應的漢字(符號)。這樣編排的三大優勢:第一、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向孩子們揭示了符號(即文字)與對應實物間的內在聯系;第二、充分利用了學生的“前期經驗”,為學習較為抽象的文字符號鋪平了道路。第三、將聲音、圖像、語義、符號巧妙地整合為一體。腦科學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人的大腦擁有對韻文、韻語善于記憶的特性。課本將這部分生字依照押韻合轍的格局,編成了四字韻語。而韻語瑯瑯上口,便于誦讀。因此,本枯燥無味的“識字”就會變得簡單易行、生動有趣。
教學目標:
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認識常用漢字255個,其中129個會寫。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
教學重難點:
認識常用漢字255個,其中129個會寫。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
課時分配:
識字4…………………………………………………………………………2課時
識字5…………………………………………………………………………2課時
識字6…………………………………………………………………………2課時
練習4…………………………………………………………………………3課時
口語交際………………………………………………………………………1課時
識字4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用“詞串”形式識字的課文,圍繞兒童在野外采集昆蟲標本的內容,將一組詞語組成韻語。課文配有圖畫,在圖文對照中識字、朗讀,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課文訓練的重點是識字和寫字。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4個生字和1種筆畫,認識9個二類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韻文。了解一些昆蟲的名稱,培養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仔細觀察畫面,能用句式學習說話。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本課的生字,能了解一些昆蟲的名稱,認識相關的漢字。
教學構想:
本課利用多媒體中歡快的歌曲、美麗的景色創設一種愉悅的郊游情境,讓學生輕松愉快地進入學習。然后,多彩的畫面又吸引著學生去觀察,去發現,并讓他們展開豐富的想像。對于剛入學的學生來說,給予一個句式,使他們的表達規范、完整,并力求具體,可為他們以后的口頭表達奠定堅實的基礎。本課教學還用猜謎游戲來鞏固學過的詞語,使鞏固練習帶有趣味性。為了讓學生認識到與昆蟲有關的詞語大都帶有蟲字旁,與此同時又能讓學生認識更多的字詞,把六個詞語排成與韻文相似的句式來讀,增加了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
教學準備: 錄音機、磁帶、多媒體課件、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識字四》。書寫“蟲、田”
學生學習過程:
一、情境導入。 (播放歌曲《郊游》。多媒體顯示郊外的風景,有田野、樹林、花叢。)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將一起唱著這首歡快的歌曲到郊外去呼吸清新的空氣,欣賞美麗的風景,觀察可愛的昆蟲。
二、指導看圖,出示詞語。
1.到郊外了,讓我們找個地兒歇歇腳。瞧,這兒的景色多么令人舒服呀!你喜歡哪些景色?(碧綠的田野茂密的樹林五彩的花叢。)
2.指名把三個詞語讀準確。(田野樹林花叢。)
3.(畫面上增加各類昆蟲。)在這茂密的樹林、花叢中,還住著許多小昆蟲呢!找一找,你發現了哪些昆蟲?(根據學生的回答顯示6種昆蟲的名稱:螳螂螞蟻蟋蟀蝴蝶天牛蜻蜓。)
4.讀準這六個詞語。
5.教學說話。我發現了好多小昆蟲,有——,有——,還有——。
三、教學韻文。
1.大自然是多么的神奇,多么的有趣啊!它吸引著我們小朋友們的心。我們已經認識了許多昆蟲,讓我們睜大眼睛,再去樹林花叢中尋找它們吧!它們都在干什么呀?(螳螂正揮舞著大刀;螞蟻正在成群結隊地搬豆;蝴蝶與蜻蜓在捉迷藏;天牛正在奮力地攀爬樹桿;蟋蟀發現了好吃的,正準備跳躍呢。)
2.有感情地讀好韻文。仔細觀察畫面,展開豐富的想像,讓昆蟲的可愛形象充滿你的頭腦,從而讓你有感情地讀好課文。
3.教師小結:今天,咱們一起到郊外游玩,欣賞了碧綠的田野、茂密的樹林和散發著芬芳的花叢,還認識了好多小昆蟲,有螳螂、螞蟻、蟋蟀、蝴蝶、天牛、蜻蜓。
四、教學生字,指導書寫。
1.蟲:“口”扁,取斜勢;豎在豎中線上;第五筆“一(提)”,書寫時起筆要重,逐漸向右上走,并提筆;點稍長,為長點。
2.教師范寫“田”。
“田”的外框寫得飽滿,上寬下窄;中間的短橫在橫中線上,不靠左來不靠右。
板書設計:
集、昆、野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復習《識字四》,書寫剩下的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詞語。
(教師邊敘述情境邊出示詞語、畫面。)這節課,咱們繼續到郊外去游玩,去觀賞無邊的田野、茂密的樹林和美麗的花叢,去和小昆蟲交朋友。它們是揮舞著大刀的螳螂,勤勞的小螞蟻,會唱歌的蟋蟀,舞蹈家蝴蝶,威武的天牛和捉蟲能手蜻蜒。)
繼續教學韻文。
1.(出示掛圖。)看,這兩個小朋友一個蹲著,另一個拿著放大鏡趴在地上,他們正在干什么?(觀察螞蟻。)他們觀察得都入迷了,把一位小姑娘和一只黃色的小鳥也吸引過來了。(出示卡片:觀察。)讀好這個詞,讀出認真、仔細、著迷的味兒。
2.瞧,右邊這位小姑娘舉著一個網兜在干什么?(捕蝴蝶。)為什么要捕蝴蝶呢?(學生想像各種原因。教師引導說可能她正在采集昆蟲好做昆蟲標本。)(出示一個昆蟲標本和植物標本。)標本就是按照一樣東西的原樣做成的。在我們學習時可用來觀察、研究的動物、植物、礦物等標本需要到野外去采摘、收集,這就叫 “采集”。(出示卡片:采集。)讀好這個詞。
3.有感情地讀好前兩行。
三、介紹其他昆蟲。
1.呀,花草叢中還有其他小昆蟲呢,你發現了嗎?(畫面加進蜈蚣、蜜蜂、蜘蛛、蟬、蟈蟈、蚱蜢。)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應出示詞語卡片:蜈蚣、蜜蜂、蜘蛛、蟬、蟈蟈、蚱蜢。
2.蟬又稱“知了”,我們也把這六個詞組成韻文,讀一讀。(把“蟬”換成“知了”。)
3.瞧,這么多表示昆蟲的詞語,除了“天牛”,其他的字有什么共同特點?(都有“蟲”字旁。)
4.游戲認猜。眼大頸細腦袋小,身長肚子穿綠襖,手拿兩把大鐮刀,只斬害蟲不割草。說它是牛有翅膀,兩條辮子比身長,危害果木實在壞,人人叫它鋸樹郎。身穿花衣愛打扮,美麗翅膀光閃閃。不會唱歌愛跳舞,花叢里面舞得歡。洞洞里鉆,草地上蹦,關在家里-q喚,放出門去打架。身小力不小,團結又勤勞,有時搬糧食,有時挖地道。小飛艇,大眼睛,兩只翅膀都透明,飛東飛西忙不停,消滅害蟲有本領。
5.抽讀詞語,看誰讀得又快又準。
6.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又認識了六種昆蟲,小朋友們可真會觀察,以后我們要經常到大自然中去發現秘密,尋找寶藏。走吧,我們得和大自然說再見了,讓我們和這些昆蟲、景物說再見吧。(播放歌曲《郊游》。)
四、教學生字,指導書寫。
1、“天牛”是一種昆蟲,可在日常生活中,“牛”是一種家畜。牛有很多種類,你知道有哪些牛嗎?(黃牛,水牛,牦牛。)你還能為“牛”字找些朋友嗎?(牛角,牛毛,牛排。)
2、指導書寫“牛”。
牛:第一筆撇稍短,在左上格,第二筆橫宜短,第三筆橫宜長,收筆在橫中線上,末筆為懸針豎,筆直地寫在豎中線上。
3、給“天”字找朋友。(天氣,天空,藍天。)
天:兩橫均寫在上半格,第一橫短,第二橫稍長,第三筆為豎撇,先由豎中線開始運筆,至下半格向左撇出,捺比撇的位置低。
板書設計:
蟲、田、螞、蟻、天、牛
課后反思:
識字5
教材分析:
本課將與大海有關的詞語串起來組成韻語,讓學生朗讀。第一行三個詞表現海灘上的情景,第二行表現海上的景色,第三行是海產,第四行是海港景色。共12個詞,恰如一篇描繪大海景色的詩歌。課文配有圖畫,可以促進學生想象,感受大海的美麗富饒以及孩子們在海邊玩耍的樂趣。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5個生字和1種筆畫,認識8個二類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韻文。體驗在海邊沙灘玩耍的樂趣,感受大海的美麗富饒。
教學重點、難點:啟發想像,體驗在海邊沙灘玩耍的樂趣,感受大海的美麗與富饒。
教學構想:
觀察畫面,展開想像,體驗玩耍的樂趣。讓學生在了解畫面的景色后,閉上眼睛想像走在沙灘上的感覺和在沙灘上玩耍的感覺。根據海鷗飛翔的姿勢,聯想海鷗可能在干些什么。從想像中體味到在海邊沙灘玩耍的樂趣,體味到海鷗飛翔的快樂,從而讀出情趣。聯系生活,交流信息,了解大海的富饒。在理解“貝殼”這個詞時,運用實物或圖片,讓學生有最直接的感受。理解課文第三行的海產品時,應讓學生聯系生活中品嘗過的滋味和欣賞過的感覺來理解,并說說還有哪些物產。最后再交流一些淺顯易懂的資料(如風景、物產),讓學生了解大海的富饒,從而讀出喜悅。音樂襯托,語言渲染,感受大海的美麗。運用輕柔的古典音樂或輕音樂,再加上優美的語言文字的渲染,為學生制造出柔和的氛圍,讓學生感受大海的美麗,從而讀出韻味。
教學準備:錄音帶、有關大海的圖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識字五》書寫部分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情境導入。
(播放歌曲《趕海的小姑娘》。)聽,歌中的小姑娘在金黃的沙灘上撿貝殼、抓對蝦,多快樂呀!今天,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去看海。
二、指導看圖,出示詞語。
1.(出示圖片。)請小朋友們按由遠到近的順序觀察掛圖。按天空一海面一沙灘的順序說說圖上的景色。
(1)遠處的天空有什么?(晚霞。)
(2)海面上呢?(蔚藍的海水,海風掀起層層海浪,海浪拍打著巖石,激起無數晶瑩的浪花。海鷗在海面上自由地飛翔,遠處的燈塔立在海面上。漁船上滿載著魚蝦、海帶,停泊在港灣里。)
(3)沙灘上呢?(金色的沙灘上,小朋友們光著腳丫,正興高采烈地撿貝殼呢!)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在圖片旁貼出對應的詞卡。
2.將詞卡按順序重新排列,讓學生讀一讀。
三、初步感知。
1.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識字5,請你大聲地朗讀,讀通讀準。
2.指名朗讀。相機正音,注意前后鼻音和平翹舌音。
四、教學韻文。
1.閉上眼睛想像一下,走在金色的沙灘上,你會有什么感覺?(軟軟的。)你還可以在沙灘上干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觀察圖畫。)他們都在干什么?小姑娘正彎腰去撿一個藍色的貝殼。穿紅背心的男孩兒吮著大拇指,他可能有了新的發現。右邊的小男孩飛快地跑過來,舉著一個大海螺大聲地喊著:“噍,多漂亮的貝殼!'’沙灘上留下了他的一串小腳印。)
2.你見過貝殼嗎?(出示實物或圖片。)說說貝殼的樣子,讀好“貝殼”。
3.孩子們光著小腳丫在沙灘上盡情玩耍,是多么開心呀!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行。
4.用第一行的三個詞語說一兩句話。
5.(播放輕柔的帶有海浪聲、海鷗聲的音樂。)站在沙灘上,遙望海面,海風輕拂,浪花歡唱,海鷗飛翔,多么迷人的景色呀!誰能讀好第二行的三個詞語?(指讀。)
6.海鷗在海面上干什么?(飛翔、嗚叫、捕捉小魚、追逐。)海水在海風的吹拂下拍打著海岸,撞擊出朵朵浪花,嘩嘩,正唱著動聽的歌呢!再讀這一行。
7.齊讀第一、二行。
五、教學生字,指導書寫。
1.風:注意筆順,第二筆為“_l”,中間部分要寫得適中。
2.貝:上部寫得略長些,左豎比橫折的折筆要略短,第三筆為豎撇,末筆為長點。
板書設計:
識字五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復習《識字五》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活動。有感情地朗誦前兩行。
二、繼續教學韻文。
1.美麗的大海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還向人類奉獻豐富的海產品。看,滿載而歸的海船上裝滿了什么?(珍珠、珊瑚、藻類……)
2.你品嘗過這些魚蝦、海帶嗎?味道怎樣?見到過漂亮的珍珠嗎?把你此時的心情融人朗讀中。
3.辛勞的漁民勞累了一天,獲得了這么多東西,心情怎樣?讀好這一行。
4.(播放輕柔的古典樂曲。)夕陽西下,晚霞映紅了海面,漁船載著漁民們滿船的喜悅駛入港灣,一切又將趨于平靜。誰能讀好這一行?(指名讀。)
5.金色的沙灘,蔚藍的海水,紅彤彤的晚霞,傍晚的大海多了一份寧靜的美麗。再讀這一行。
6.誦讀韻文。
(1)借助畫面,自由練讀。
(2)配樂,指名朗讀。
(3)配樂,齊讀。
三、教學部分生字,指導書寫。
1.“漁”與“魚”的區別。
“漁”的意思是打魚、捉魚。
2.選詞填空:魚漁。
(1)海邊的( )民駕駛著( )船出海捕( )了。
(2)一條大鯉( )在( )網中掙扎。
3.出示“漁…‘沙…浪”,說說共同點。(均有“j”,均為左窄右寬。)
4.沙:右部“少”的豎應寫在豎中線右邊,左點寫在中心點偏左,右點比左點高,最后一撇要舒展。
5.浪:第八筆為“豎提”,應在豎中線的左邊,捺要舒展。
6.漁:右部“∥”窄,“田”部要注意上寬下窄,末橫稍長。
四、拓展交流。
小朋友們,學了這篇韻文,我們了解到大海不僅美麗,而且富饒。小朋友們應該收集了不少圖片、資料,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進一步感受大海的美麗和富饒。
五、課堂小結。
遼闊無邊的大海是一座藍色的寶庫,蘊藏著許多寶貴資源。小朋友們長大后去探索大海的奧秘、開發大海的寶藏吧!
板書設計:
識字五
課后反思:
識字六
教材分析:
本課所學的詞語是現代化城市里的建筑或設施的名稱,這些詞語組成的韻語,讀起來瑯瑯上口,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現代化城市的風貌。與以前的識字課文不同的是每一行最后的詞語都是三個字,這種形式是“詞串”讀起來富有七言詩的韻味,更能激起學生的朗讀興趣。課文配以相應的圖畫,形象地描繪了現代化城市建設的成就。圖文對照可以幫助識字和理解詞義,同時拓寬學生的視野。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7個生字和1種筆畫,認識6個二類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韻文。了解城市現代化的建筑和設施,體會祖國現代化建設日新月異的成就。
教學重點、難點: 聯系生活,觀察圖片,了解城市現代化的建筑與設施,體會祖國建設的成就。
教學構想:
整體觀察,初步感知。從插圖人手,如能收集一些城市風貌圖更好,再加上贊美稱頌的導語,從整體上讓學生初步感受現代化城市的繁榮。具體觀察,深入了解。對于課文中提到的設施,除了“地鐵”比較少見外,其他設施對于城市的學生來說,都見過。學生在觀察具體的事物時,要與詞語緊密結合,并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來了解事物的特點和作用。對于農村的學生來說,可以通過曾到過城市的經歷,曾看過的影視畫面或通過圖片來了解。展開聯想,朗讀體會。城市的建筑設施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許多方便,在具體觀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展開聯想、談論感受來體驗現代化城市的美麗繁榮。如:林陰道,讓學生談論夏日走在林陰道上的感覺,邊讀邊想像體味。
教具準備: 城市風貌圖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識字六》,書寫3個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情境導入。
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不論是農村還是城市,面貌都煥然一新。看,這是現代化城市的風貌。(出示高樓圖。)一座座大樓拔地而起,像巨人聳立。(出示立交橋圖。)一座座立交橋凌空架起,寬闊的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出示噴泉、雕塑圖。)城市中的許多廣場上有各種各樣的雕塑,周圍舞動著許多噴泉,形態萬千。(出示花壇、草坪圖。)城市里還有許多公園,公園中綠草如茵,鮮花盛開,令人流連忘返。今天,我們就去領略現代化城市的風貌。
二、指導看圖,出示詞語。
1.(出示一幅現代化城市的風貌圖。)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詞卡。)
2.(把詞卡按順序排列整齊。)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識字6”。
三、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要求讀通讀準。
2.指名朗讀,相機正音。(“廈”為翹舌音,“塑”為平舌音,“廳”是后鼻音。)
四、教學韻文。
1.指名讀第一行。
(1)誰見過噴泉?在哪兒見過?噴泉的什么地方吸引你?(出示幾幅形態不同的噴泉圖。)
(2)用石頭、金屬雕刻出來的各種造型物稱為雕塑。(出示幾幅雕塑圖,簡單介紹其形狀和意義。如果所在城市有雕塑,可請學生自由說說雕塑的形狀和意義。)
(3)在這個廣場的右上邊,有一座音樂廳。顧名思義,在音樂廳里會舉辦些什么活動?(演唱會、音樂會、舞會等與音樂有關的文藝節目。)這里是人們欣賞音樂、享受音樂的好地方。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行。
2.指名讀第二行。
(1)在一座現代化城市中,綠化是非常重要的。看,這幅圖中,你在哪兒見到了片片綠色?花壇、草坪、林陰道又給你什么感覺?
(2)誰能讀好這三個給人帶來舒適與美麗的詞語?
3.齊讀第一、二行。
五、教學生字,指導書寫。
1.泉:上下兩部分要寫得扁一點,“白”要寫得上寬下窄。
2.廳:“廠”要寫得橫短撇長。
3.樂:第一筆平撇起筆稍高,第二筆的折寫在橫中線上,第三筆在豎中線上。
板書設計
識字六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識字六》,書寫剩下的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活動。有感情地誦讀前兩行。
二、繼續教學韻文。
1.我們的家鄉正起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一幢幢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我們的家鄉有哪幾座令我們贊嘆的大廈?(學生自由回答。)(出示卡片:大廈。)讀好這個詞。
2.在高層的大廈中,上下樓梯靠雙腳爬該多累呀,有電梯就好了。你在哪兒見過電梯?(出示電梯圖。)
3.汽車已成為我們出門的重要交通工具,汽車多了,就要有停車場,這樣才方便,有字母p標記的地方就是停車場,找一找書上那幅圖上的停車場。讀準“停車場”,注意“停”是后鼻音。
4.數一數停車場上停了幾輛轎車?立交橋上正行駛著幾輛轎車?你知道立交橋有什么用嗎?(使交通更加暢通。)
5.在停車場旁,有一個地鐵的出口處。顧名思義,地鐵就是指建造在地下的鐵路,鐵路上行駛的是列車。(有條件可出示地鐵圖,也可請乘過地鐵的學生說一說乘地鐵的經歷和地鐵建造在地下有什么好處?)
6.讀好第四行的詞語。
7.有感情地朗讀第三、四行。
三、教學生字,指導書寫。
1.林:左邊的“木”作偏旁時,要把捺寫成點。
2.陰:左邊的“墨”要寫得窄。“巧”的第一筆為“j”(橫撇彎鉤)。“月”的豎撇在豎中線并伸入左邊的下面,“月”中間兩短橫,靠左不靠右。
3.車:注意三個橫線的位置。
4.交:撇捺要舒展。
板書設計:
林 陰 車 交
課后反思:
練習 4
教材分析:
本次練習安排了6個板塊,內容包括看清筆順、寫好鉛筆字、學用字詞句,讀讀背背和口語交際等。學用字詞句和口語交際是訓練重點。
教學目標:
復習鞏固本單元生字的筆順,并能美觀、勻稱地書寫。能借助漢語拼音讀準讀通詞語。認識“從上到下”的筆順規則,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例字。通過有趣的抽讀拼音卡片,復習鞏固漢語拼音。準確、連貫地熟讀成語、古詩,并能成誦。
教學重難點: 寫好字,背好詩
教學構想:
先讓學生說說筆順的正確寫法,然后引導他們看清筆順,接下來,讓他們獨立完成連線題,并且讓他們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水果。讀一讀背一背,則引導學生多讀,口語交際一題,則先說要求再進行,最后進行總結。
教學準備:常見水果圖與水果拼音詞卡片、動物圖與動物拼音詞卡片、掛圖。
教學時間: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筆畫名稱,復習筆順。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筆順規則。
二、指導寫字。
1.分別出示三組生字,指名讀。
2.這些生字你都能按筆順規則正確地書寫嗎?你最擅長寫哪個字?說說它的筆順,并提醒大家該怎樣寫才能寫得美觀。
3.寫好鉛筆字。
(1)(出示范字:蟲 貝 樂。)讀準字音。
(2)說說這三個字的筆順。
(3)這三個字都是獨體字。要按從上到下的筆順規則寫。
(4)指導書寫。
蟲:先在田字格中間寫一個扁扁的“口”,然后在豎中線上寫豎,提向右上斜,運筆由重漸向上提起,最后一筆為長點。
蟲:上部外框寫得略長,第二筆的折比左豎長,第三筆為豎撇,末筆為長點。
樂:第一筆平撇起筆稍高,第二筆的折寫在橫中線上,第三筆在豎中線上。
作業設計:
復習生字筆順
板書設計:
練習4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練習4
學生學習過程:
一、學用字詞句。
1.認識水果。(出示水果圖。)說說你認識哪些水果?
2.認讀詞卡。出示水果拼音詞卡片并認讀。
3.把詞卡帖到相應的水果圖旁,帶領大家讀一讀。
4.拼拼讀讀書上的詞語,再連線。
5.練習說話。
(1)這么多的水果,你喜歡吃哪種水果呢?
(2)有的小朋友會說,喜歡吃好幾種水果。那么就請你用句式“我喜歡吃的水果有 ,有 ,有 ,還有 。”跟大家說說。
二、做做讀讀。
1.(出示動物圖。)圖上畫了哪幾種動物?
2.認讀拼音詞,讀準字音。
3.填寫拼音詞。
將這些動物名稱的拼音詞填在相關的拼音詞卡片上。誰能準確地填一填?
4.你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的拼音卡片呢?拿出來和小朋友們一起認認讀讀。(小組交流。班內交流。)
作業設計:認動物
板書設計: 練習4
課后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練習4
學生學習過程:
一、熟記成語。
1.借助拼音讀準四個成語。
2.(出示掛圖。)你看到了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出四個成語。)
一輪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這樣的情景可用“紅日東升”來形容。樹葉黃了,楓葉紅了,這是什么季節呢?(秋季。)秋天和夏天,人們在感覺上有什么不同?(秋天天氣涼爽,讓人覺得很舒服。這就稱“秋高氣爽”。)
小朋友們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讀書。看,我們教室的窗戶多么明亮,我們的課桌椅多么干凈,這就叫“窗明幾凈”。(“幾”讀“j『”,是“桌子”的意思,像我們家沙發前的小桌子就稱為“茶幾”。)
瞧,小朋友們讀得多認真啊,從窗口不斷地飄出我們瑯瑯的讀書聲,這就是“書聲瑯瑯”。
3.自由讀。小組讀。齊讀。
4.試背。
二、背誦古詩。
1.簡介作者。
小朋友們對“李白”這個名字一定不陌生,你知道他是誰嗎?(李白是唐朝大詩人。)
你一定還聽說過“鐵杵磨成針”的故事,講的是李白小時候下決心苦讀的事情。他一生寫了許許多多好詩,一直流傳到今天。現在就來學習他寫的《古朗月行》。
2.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讀準讀通。
3.指名朗讀。
4.教師解釋意思。
李白小時候不認識月亮,把它叫做白玉做的大盤子。還懷疑是瑤臺仙境的大圓鏡飛到云朵上去了呢。
5.自由朗讀。有感情地朗讀。
6.嘗試背誦。
7.你還能背誦李白寫的哪首詩?
作業設計:
背古詩
板書設計:
練習4
課后反思:
第四課時:悄悄告訴他
教材分析:
本題配有一幅彩圖,畫的是同學們在進行傳話活動。
教學目標: 仔細看圖,弄清本次練習的要求。傳話時要做到說得清楚,聽得仔細,傳得準確。
教學重難點:傳話時要做到說得清楚,聽得仔細,傳得準確。
教學構想:先引導學生看看圖片,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然后老師提出要求,引導學生進行本次口語交際活動,培養學生說話的能力
教學準備:幾句簡單的話
教學時間: 一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聽說要點。
1.以前,小朋友們曾向大家作了一次自我介紹,很多小朋友態度大方,口齒清楚,說話通順完整,聲音響亮。現在,老師請你用一兩句話介紹一下你的愛好,其余同學要認真聽,聽完后說說你聽到了什么。(請一個學生自我介紹,再請一個學生復述他(她)聽到的內容。進行兩至三組。)
2.剛才這些小朋友把自己的愛好說得很清楚,聽的小朋友也很仔細,把聽到的內容準確地說了出來。
二、創設游戲,明確要求。
1.說明傳話游戲規則。
我們在小組內做個游戲,老師說一句話告訴給第一位同學,第一位同學傳給第二位同學,第二位同學再傳給第三位同學,……最后一位同學大聲地把聽到的話說出來。(師生共同完成傳話游戲,內容可簡單些,可以是“我們來做一個游戲”。)
2.傳話游戲有什么要求?(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說清楚,聽仔細,傳準確。)
三、組織游戲。
1.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傳話,請每一組的第一位學生上臺聽清教師的話:“紅紅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2.說說你們為什么會把話傳得這么好?(再次強調傳話要求。)
3.再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傳話:“紅紅生病住院了”。
4.根據傳話情況說說在傳話過程中,還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再次強調說清楚,聽仔細,每個小朋友都要傳得準確。)
四、聯系生活。
1.你平時都跟誰說過悄悄話7 .
2.(出示幾張場景圖:閱覽室 醫院電影院街道。)這四個地方,在哪幾個地方說話要輕輕的?
3.教師小結:生活中,有不少地方、不少場合說話要輕輕的。
4.創設情境。(最好用圖或動畫顯示。)
最近,紅紅生病住院了,大家心里都很著急,想去看望她。看望紅紅要帶些什么?全班這么多人一起去會影響病人休息的,怎么辦呢?(學生發表意見:每組推選一個代表去。)
5.模擬場景。
學生代表手捧鮮花、禮物來到了醫院,到了病房門口有禮貌地敲了敲門,再輕輕地走進病房,問候紅紅,并送上禮物。(教師可扮演紅紅的媽媽,引導學生說話要有禮貌,聲音大小要適中,語句要通順,態度要大方。)
五、傳唱兒歌。
1.(播放一些動物的叫聲。)仔細聽,你聽到了哪些動物的叫聲?說說你最喜歡哪種動物的叫聲,并模仿一下。
2.小朋友們聽得仔細,學得像,我們一起來表演一番。(教師帶領表演。)
一只小雞,嘰——嘰——嘰。
兩只小鴨,嘎——嘎——嘎。
三只綿羊,咩——咩——咩。
四只小狗,汪——汪——汪。
五只青蛙,呱——呱——呱。
3.準備一首兒歌,每組傳說一句。
老師跟大家玩一個最難的傳話游戲,每一小組傳一句不同的話,看哪組傳得準。(每組第一位學生上臺聽清教師說的話。內容為兒歌中的一句話。)根據反饋情況逐句板書。
半半歌
有個孩子叫半半,起床已經七點半,
鞋子穿一半,臉兒洗一半,
早飯吃一半,課本帶一半,
上學路上急著跑,光著一只小腳板。
4.齊讀兒歌,邊讀邊表演。
六、課堂小結。
課后反思: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共安排15課。漢語拼音的教學重點是: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的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聲母、韻母、音節只要求正確書寫,不要求默寫。小學生一人學就要學習抽象的、對他們來說完全陌生的漢語拼音,顯然是有困難的,也是枯燥乏味的。多數孩子入學以后很想學習漢字,但是前一兩個月卻要面對繁難的拼音。應當采取怎樣的教學策略呢?“標準”說得很明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為落實這一要求,我們創設了幫助學習聲母、韻母的情境圖和語境歌。把學習拼音字母寓于故事之中,并輔以瑯瑯上口的語境歌,化難為易,寓學于玩,既增加了學習的情趣,又滲透了文化素質的教育。在學習程序上,教材采取了拼音、識字。“雙線并進”的編排方法,即將拼音、識字交*起來安排。這樣編排,意在讓學生學會并掌握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識字和借助拼音識字兩種方法,盡量做到先認字,多認字。同時通過拼讀字音又鞏固了拼音,從而收到拼識相互促進的協同效應。學生在開始時認識了這些部首字,就為他們今后進一步識字、查字典打下了基礎。另外,還配有與漢語拼音同步安排的“認一認”。
教學目標:
讀準聲母、韻母。能準確的拼讀音節。能說出聲調符號的名稱、讀準四聲,學讀輕聲。認識四線格,能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教學重難點:
漢語拼音的教學,借助“情境圖”和“語境歌” 激活調用學生的口語經驗,降低學習漢語拼音的難度,增強趣味性;將漢語拼音的學習與識字穿插進行,力求互動雙贏。
課時分配:
漢語拼音第1課 a o e……………………………… 2課時
漢語拼音第2課i u ü……………………………… 2課時
認一認1………………………………………………… 2課時
漢語拼音第3課b p m f……………………………… 2課時
漢語拼音第4課d t n l……………………………… 3課時
漢語拼音第5課g k h……………………………… 2課時
漢語拼音第6課j q x……………………………… 2課時
認一認2………………………………………………… 2課時
漢語拼音z c s……………………………… 2課時
漢語拼音zh、ch、sh、r……………………………… 3課時
漢語拼音y w ……………………………… 2課時
認一認3………………………………………………… 2課時
漢語拼音ai ei ui ……………………………… 2課時
漢語拼音ao ou iu ……………………………… 2課時
復韻母ie üe er……………………………… 2課時
認一認4………………………………………………… 2課時
漢語拼音an en in……………………………… 2課時
漢語拼音un ün……………………………… 2課時
漢語拼音ang eng ing ong…………………………… 2課時
認一認5………………………………………………… 2課時
拼音復習…………………………………………………1課時
漢語拼音第1課 a o e
教材分析:
共4部分。第一部分是情景圖;第二部分是單韻母;第三單元是四聲;第四部分是指導書寫。
教學目標:
學會單韻母a o e,能夠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認識聲調符號,掌握聲調歌曲:(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能正確讀出a o e的四聲。認識四線格,練習在四線格中書寫漢語拼音。感受學習漢語拼音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讀a o e及四聲,并能正確書寫。
難點:讀準四聲。
學情分析:
一半的學生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已經學過拼音,但是有些學生的發音不準確,要糾正o的發音。他們有的會書寫了,但是基礎不一樣,有的孩子可能還沒有學過,因而在教學這一部分時,我要重點加以指導,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教學構想:
學生剛入學,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教師應當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人手。學拼音時,先指導學生自己去觀察情境圖,讓學生有所發現,再帶出語境歌幫助學生初步感知。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又能發展學生的語言,同時還能增強學習的趣味性。練習過程中,應遵循學習漢語拼音的原則,先師生互動——跟讀,再生生互動 ——互查,最后是學生個體行為——自讀自查,意在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為日后自主學習和復習打下基礎。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參與相關的游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卡片、錄音。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朗讀a、o、e及認識四線格,會書寫a、o、e。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上一年級了,你們最想學什么?好多小朋友都想快些認識字寶寶,因為這樣就能自己讀故事。別著急,要認識字寶寶,還得先認識它的好朋友——漢語拼音。只要你認識了它們,同樣也能讀精彩的故事。
2.學兒歌。
漢語拼音用處大,讀書識字需要它。幫助學習普通話,我們一起學好它。
二、出示情境圖,教學語境歌。
1.(多媒體顯示情境圖。)你看了這幅圖,想說些什么?
(1)你能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嗎?引導學生發現美,感受美。當說到阿姨時,畫面顯示a。)
(2)山村的早晨真是太美了!讓我們再來仔細聽一聽,看誰的耳朵最靈,聽到好聽的聲音。(多媒體顯示公雞和白鵝,配以公雞和白鵝的叫聲,且o和e同步閃爍。)
2.教學語境歌。
小朋友們看得很認真,聽得也很仔細,現在請你一邊看畫面,一邊聽老師把這幅圖連起來講一講。
大公雞,o o啼,阿姨帶我去村西。小白鵝,e e叫,連聲問我“早上好”。
三、認識拼音,讀準拼音。
1.教學單韻母a。
(1)多媒體顯示表音表形圖。
①小朋友們,圖上畫了誰?(阿姨。)
②說得很對,跟大家示范一下,你是怎樣讀阿姨的a的。(學生示范后,總結發音方法:發a時,嘴要張得很大,要讀得響一些,長一些。)
③你會編一句口訣來記住a嗎?(嘴巴張大a a a。)
④還可以怎樣記?(阿姨的a。)
(2)練讀a的音。
①教師范讀,學生跟讀。
②同桌對讀,邊聽邊檢查口型。
③拿出鏡子,自讀自查。
④抽讀。
2.教學單韻母o e。
(1)方法同a。
(2)指導學生編口訣。
嘴巴圓圓o o o,嘴巴扁扁e e e。
3.練習。
(1)跟老師做課中操。
(2)游戲:找朋友。(圖與拼音交朋友。)
(3)考考你:看口型、說發音。(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四、識記字形,教學書寫。
1.出示三幅插圖,識記字形。
(1)這三幅圖可以幫助我們記住這三個拼音的字形,請你仔細看看圖,有什么發現!跟同桌交流一下。
(2)學生自由交流。
2.認識四線格。
(1)出示四線格。(多媒體隨機出示阿姨的頭形a,紅太陽o,白鵝的翅膀e。)
(2)這就是拼音的家,數一數,一共有幾條線?它能搭成幾層樓?
(3)教師:四條線隔成了三格,分別是上格、中格、下格。(多媒體出示四線三格。)
3.指導書寫a o e。
(1)多媒體顯示a的書寫過程。
(2)說一說怎樣寫a。(先畫一個半圓,再寫豎彎。)
(3)板書范寫,學生書空。(先自己寫,再在同桌手心里寫。)
(4)在書上描紅,注意筆順。
(5)用同樣的方法學寫。和e。
4.布置作業。
(1)在四線格中書寫a o e。
(2)對著小鏡子,練習讀拼音。
作業設計:
回家對著鏡子練習三個單韻母的發音
板書設計:
一線
<>
上格 二線
中格 三線
下格 四線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掌握a o e 的四聲調
學生學習過程:
一、游戲導入。
1.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和三個單韻母交了朋友,你還認識它們嗎?(教師做口型,學生猜韻母。)
2.發下拼音卡片,請學生做口型后找朋友。
二、學習讀準a、o、e的音,掌握四聲調。
1、教學單韻母a。
①板畫韻母a的圖,問圖上畫著什么?
導:醫生給小朋友看牙,小朋友要干什么?(張大嘴巴“啊”)
教師帶領學生發音;指導學生發音方法;指名讀;齊讀。
②掌握a的四個聲調。
寫出a的一聲,解釋:一聲平。范讀,指名讀。
寫出a的二聲,解釋:二聲往上揚。
寫出a的三聲,解釋:三聲拐彎。
寫出a的四聲,解釋:四聲下降。
引導學生看書滑板車,體會四聲的發音。打亂次序,指名讀a的四聲。
③教學“聲調歌”
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
2、教學單韻母o。
①板書的圖,導:圖上畫了什么?
導:“喔喔叫”的“喔”和“o”的讀音很像。
指導o的發音方法;師范讀;指名讀。
②掌握o的四個聲調。
出示o的四個聲調;
師范讀,生跟著讀。
3、教學單韻母e。
①讀準e的音,板書e的圖。導:圖上畫著什么?指導發音,師范讀,指名讀。
②學習e的四聲。出示e的二聲,往上揚。
三、鞏固練習:
同位相互檢查a、o、e的發音和四聲
請學生當小老師,帶領學生朗讀
四、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a、o、e三個單韻母,這三個單韻母時非常重要,希望同學們能回家多練習。
作業設計:
把今天學會的三個單韻母讀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板書設計:
ā á ǎ à
ō ó ǒ ò
ē é ě è
課后反思:
漢語拼音第2課 i u ü
教材分析:
本課有5部分,第一是情景圖;第二是單韻母i u ü;第三是四聲;第四是字形易混的單韻母比較;第五是書寫。
教學目標:
學會3個單韻母i u ü,能夠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能夠直接讀出i u ü的四聲。
教學重難點
讀準i u ü的四聲。
學情分析:
學生在幼兒園已經接觸這3個單韻母了,會讀;會寫。
教學構想:
i u ü的教學,是在a o e的教學基礎上進行的。教學中須注重知識的遷移,讓學生在已有的學習基礎上,懂得利用表音表形圖來記憶i u ü的音和形,其四聲的讀法也可由a o e的四聲讀法遷移而來。
教學準備:
掛圖、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復習 aoe. 教學朗讀i、u、ü及認識四線格,會書寫i,u,ü。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活動。
1、認讀三個單韻母,并說出相應的兒歌。
a——嘴巴張大a a a,o---一嘴巴圓圓o o o,e——嘴巴扁扁e e e。
2、復習、背誦“聲調歌”
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
3、讀一讀:
ā á ǎ à
ō ó ǒ ò
ē é ě è
二、教學語境歌。
1.出示情境圖。
(1)仔細看看圖,說說圖上畫了哪些小動物?
(2)想一想,三個小動物之間發生了一個什么故事?
2.教學語境歌。
小螞蟻,要過河,烏龜伯伯把它馱,魚兒見了笑呵呵。
3.出示i u ü。
三、教學i u ü的音和形。
1.出示i u ü的表音表形圖,組織學生自學,并說說記住了哪個韻母?是怎樣記住的?
2.學生交流,教師小結。
i的豎像螞蟻的身體,點像螞蟻的頭;u的形狀像烏龜的背;ü的u像金魚的身體,兩點是它的兩只眼睛。
3.你會讀哪個韻母?是怎樣讀的?
4.學生再次交流,教師順勢引導編出兒歌。
發i時,嘴角咧開,牙齒對齊——牙齒對齊i j i;發u時,嘴巴突出,成小圓形——嘴巴小圓u u u;發ü時,就像吹笛子一樣——像吹笛子ü ü ü。
5.誰當小老師,領大家說說兒歌、讀讀韻母?
四、教學i u ü的四聲。
1.再次出示a o e的四聲,開火車讀一讀。
2.出示i u ü的四聲,請小老師帶領大家讀一讀。
3.多種形式練習朗讀。(小組賽讀;開火車讀;男女生賽讀等。)
4.仔細觀察標調,說說有什么發現?(因為i的頭太小了,帶上帽子后就看不見了。)
5.完成《新課標作業設計》第二題。
五、練習鞏固。
1.游戲。
(1)看口型讀韻母。
(2)說兒歌找朋友。
2.完成《新課標作業設計》第一題。
作業設計:
照著鏡子練習六個單韻母的發音
板書設計:
ī í ǐ ì
ū ú ǔ ù
ǖ ǘ ǚ ǜ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教寫i、u、ü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活動。
1.誰能按順序說出6個單韻母?
2.請小朋友們看老師來讀這6個單韻母,看看口型是怎么變化的?(口型由大變小。)
3.說一說,發哪一個口型最大?發哪一個口型最小?(發a的口型最大,發u的口型最小。)
4.學生讀兒歌、讀韻母,體會口型的變化。
5.站隊游戲。(教師發下六張卡片,持卡片的學生按照口令站隊:口型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排成一橫排或一縱隊。)
二、練讀四聲。
1.按順序讀a o e i u ü的四聲。
2.打亂順序再讀。
3.聽句子,找出句子中發這六個單韻母音的字。
今天下了一場小雨。(了;雨。)烏龜愛在水里游。(鳥;里。)阿姨去北京玩。(阿;姨;去。)水里的大白鵝在游泳。(里;的;鵝。)每天早晨,大公雞就喔喔喔地叫。(大;喔;地。)
三、指導書寫。
1.出示四線三格中的i u ü,指導觀察。
2.說說i u ü分別寫在什么位置?(i和ü都寫在上中格,u寫在中格。)
3.分解筆順。i先寫豎,再寫點。u先寫豎彎,再寫短豎。ü先寫u,再寫兩點。
4.學生書空筆順。
5.練習描紅,指導書寫。(i和u的點要寫得圓而清晰,ü的兩點先左后右。)
四、練習鞏固。
將i、u、ü多寫幾遍。
五、游戲:“蝴蝶飛呀飛”。
教師在黑板上畫六朵花,將六個單韻母作花心,將四個聲調符號貼在彩色蝴蝶的身上,教師邊說“蝴蝶飛呀飛”,邊拿聲調符號安在花心部位的單韻母上,引導孩子認讀六個單韻母的四聲。可以將花送給讀得好的學生。
六、小結:本課的學習中,同學學得較認真,課外時間也要多加練習。
作業設計:
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可以練習書寫i u ü .
課后反思:
認一認
教材分析:
本課安排了16個漢字,“人、手、足、口、耳、目、牙、舌、木、金、火、水、石、山、土、田”,指導學生認識它們,初步理解意思,能夠讀準它們的字音。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16個漢字,能夠讀準它們的字音。通過觀察圖畫,初步了解本課漢字的字義。
教學重點:
認讀漢字
教學難點:
認讀漢字
學情分析:
學生上學前,已經認識了一些漢字,有的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
教學構想:
教學時,就應該注意發揮這部分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教學本課時,可從學生喜歡的故事人手,激發他們識字的愿望,引導他們自主學習,自主觀察,找出字和圖的聯系。再通過教師的啟發誘導,將識字與生活有機地聯系起來,并采用多種形式認認、讀讀,幫助學生記住漢字。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認識“人、手、足、口、耳、目、牙、舌”這些生字,并且做相關的練習
學生學習過程:
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1.我們班有一位故事大王,他能講好多好多的故事。今天他就給我們帶來了一個精彩的故事。(事先了解,請班內能夠自己讀懂故事的學生提前作好準備。)
2.講得真精彩!你能跟大家介紹一下,這些故事是怎么來的嗎?
3.看來,只要認識了字,我們就能自己讀故事、講故事了。
二、出示插圖,認讀漢字。
1.(出示插圖。)仔細觀察,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2.學生自由交流。
3.(出示漢字。)自由識記,數一數,你已經認識了其中的幾個漢字?
4.指名認讀。對每個發言的學生作適當的表揚激勵。
5.教師領讀生字,學生跟讀,注意正音。 (“手…‘舌”是翹舌音,“足”是平舌音,“人”是前鼻韻母,特別要注意“耳”的讀音。)
6.指導讀出韻味。(“足”和“目”押韻。四個字一停,讀出韻味來。)
7.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口”字就像張大的嘴巴,“目”字就像睜大的眼睛……這些字都是根據物體的形狀變化而來的。)
8.多種形式認讀生字。(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同桌一人讀一人聽等。)
9.練習用生字組成詞語,說一句話。
三、練習鞏固。
1.摘蘋果。小黑板上事先畫一棵蘋果樹,用硬紙片剪出一些蘋果,寫上“人、手、足、口、耳、目、牙、舌”,讓學生上來認讀正確后,摘下來送給他(她)。
2.找朋友。發下生字卡片,請一學生說:我找“人”,我的朋友在哪里?持“人”字卡片的學生則說:你的朋友在這里。
3.補充拓展。
出示下列詞語,請學生認一認,讀一讀。大人、小手、手足、一大口、人口、三口人……
作業設計:
讀一讀,認一認
板書設計:
人、手、足、口、耳、目、牙、舌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認識“木、金、火、水、石、山、土、田”,能夠讀準它們的字音,并且做相關的練習
學生學習過程:
一、聽兒歌導入。
1.聽老師讀一段兒歌,說說這一段兒歌寫了哪些東西。
紅日圓圓,月牙彎彎,河水清清,火苗紅紅。石靠著石,山連著山,一堆堆土,一方方田。
2.學生自由交流。(我看到了……)
二、出示圖文,讀準字音。
1.看看圖,認認字,能讀出幾個就讀幾個。
2.小老師領讀,教師及時正音。 (“水、山、石”都是翹舌音,“金”是前鼻韻母,注意讀準。)
3.指導讀出韻味來。
三、圖文結合,識記字形。
1.讀讀漢字,看看圖畫,找找有什么相似之處,跟同桌交流一下。
2.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及時表揚識記巧妙的學生。
3.教師小結:這些漢字也是由事物的形狀變化來的。在記它們時,只要仔細想想它們的樣子,就能幫助你記住了。
4.用字組詞,再說一個句子。
四、練習鞏固。
1.摘蘋果。(出示生字認讀。)木、金、火、水、石、山、土、田。
2.圖和文字交朋友。(發下圖片和字片。)
3.認一認,讀一讀。火山、水田、水土、金石、木頭、石子、火山石。
4.猜謎語。
一橫一豎,一撇一捺。(打一字:木。)
十加一。(打一字:土。)
口里加個十,分成四小格。(打一字:田。)
人字在中間,左右各一點。(打一字:火。)
作業設計:
回家讀一讀這些字,認識它們,并且試著口頭組詞
板書設計:
木、金、火、水、石、山、土、田
課后反思:
漢語拼音第3課:b p m f
教材分析: 學會4個聲母b p m f,能夠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認識音節,學會音節的拼讀方法,能正確拼讀b p m f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
教學目標: 學會4個聲母b p m f,能夠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認識音節,學會音節的拼讀方法,能正確拼讀b p m f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
教學重點: 音節的拼讀方法
教學難點: 音節的拼讀方法
學情分析: 學生對于聲母在幼兒園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個別學生還存在著差距。
教學構想:
學生在學習了單韻母之后,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因此,在教學聲母時,可要求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遷移,用學韻母時所掌握的圖形與字形相結合并編兒歌的方法,來識記聲母的字形。從本課開始要學習音節的拼讀,要遵循多讀多練的規則并變化形式(如爭當小老師、開火車、小組接力賽等)來練讀,讓學生扎扎實實地讀,在讀中掌握拼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認識聲母b p m f
學生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1.在我們國家的許多地方有大佛,你去看過嗎?能跟小朋友們介紹一下那兒的情況嗎?
2.有一天,小紅也跟著爸爸去看大佛,不僅看到了大佛,還懂得了不少知識呢。
3.(出示情境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4.學學語境歌。
爸爸帶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廣播,大佛能看不能摸。
5.讀詞語,初步感知b p m f四個聲母。
6.出示b p m f。
二、教學聲母。
1、出示表音表形圖。
(1)仔細看看圖,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
(2)跟著讀一讀:bō,波浪。
2、指導讀b的音。
(1)教師范讀,學生仔細聽。讓學生聽后說一說與單韻母的發音有什么不同?(從今天起,我們要認識拼音王國里的一個大家族——聲母。聲母的發音與單韻母不同,要讀得又輕又短。)
(2)學生跟讀,感受。
(3)說說你是怎么讀的?(發b時,先雙唇緊閉,把氣憋住,再突然放開,讓氣流爆發出來,發出的聲音極輕極短。)
3、指導識記b的形。
(1)看看聲母與圖片,比較后,找出它們的相似之處。
(2)分解筆畫:先寫豎,再寫半圓。
(3)指導編口訣:右下半圓b b b。
4、用同樣的方法學習p m f。
(1)通過觀察表音表形圖,識記聲母的字形。小猴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告訴學生:爬坡的坡跟我們要學的一個字母p讀音有點像。
(2)指導讀音。發p時,方法同b,只是送出的氣流比b強一些。(用手掌放在嘴前感受氣流。)
指導書寫筆順。
自學情境圖下p的書寫方法。
指名三人到黑板上板演p的筆順。
小結p的寫法:p有兩筆組成,先寫一豎,后寫右半圓。
教師范寫,學生書空練習。指導學生在四線格中寫p。
(3)出示m:
教師范讀,學生跟讀。教師巡視,重點幫助發音有困難的學生。教學m的書寫,指導書寫筆順。教師范寫,學生仔細看。學生描紅。
(4)出示f。
教師范讀三遍。領讀,齊讀,“開火車“讀。教學f的寫法。
a、指名說說用什么方法記住f的字形。
b、自學課本中f的書寫內容。
(5)指導編口訣。右上半圓p p p;兩扇小門m m m;一根拐杖f f f。
三、指導書寫。
1.出示四線格中的聲母,觀察它們的位置。
2.完成《新課標作業設計》第二題。
四、練習鞏固。
1.比較b和p,說說你是怎樣區分的?
2.完成《新課標作業設計》第一題。
作業設計
回家認真復習b p m f的讀音
板書設計:
b p m f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認識語文書,引導學生愛護、保護課本;學習《上學歌》。
學生學習過程:
一、開火車認讀字母,并說出相應兒歌。
a e i u u o 0 m b f
二、認識音節,教學拼讀。
1.(出示“小猴圖”。)看看兩只小猴在干什么?(把兩張卡片推在一起。)
2.它們跑得多快呀!b和a猛地一碰,就變成了音節,再也不愿分開了。
3.出示卡片:b—a---ba
4.聲母b和韻母a組合在一起就變成音節ba
5.學生練習說:聲母b、韻母a,組成音節ba
6.用同樣的方法練習朗讀。(可自由練習讀;當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賽讀等。)
三、練習鞏固。
1.完成《新課標作業設計》第三題。
2.找朋友,讀一讀。
(1)發下聲母、韻母卡片。
(2)請聲母b上臺,問:誰愿跟我交朋友?(a o i u能上,e、ü不能上。)
(3)組成音節讀一讀。
3.延伸。廣播、山坡、摸、大佛……
四、復習活動。
1.抽讀帶調韻母:a o e i u ü
2.練習拼讀音節。ba ba pa pa mi ma fu fa
3.音節ba還有一種讀法,讀起來更快。
4.示范直呼ba。做好b的口型,發a的音。
5.嘗試直呼。ba ma da fa fa mo mi
五、教學帶調音節的讀法。
1.(出示“大雁圖”。)說一說圖上畫了幾只大雁?(八只大雁。)
2.(出示卡片:b—a--ba。)看一看這個音節與上節課認識的音節有什么不同?(韻母帶上了聲調。)
3.韻母帶上了聲調,在拼讀時就要帶調讀。教學拼讀歌: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
4.拼一拼,讀一讀,并說說相應的詞語。bā bá bǎ bà
5.同法學習其他三組。
pō pó pǒ pò
mī mí mǐ mì
fū fú fǔ fù
六、練習鞏固。完成《新課標作業設計》第四題。
作業設計:
認真拼讀有關b p m f的讀音
板書設計
b p m f
課后反思: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教案 篇6
課文教學(一)
教材分析:
本冊共安排課文19篇。其中識字課文有6篇,是以“詞串”為主要形式,圍繞一個主要內容,將一組詞語組成韻語,并配以相應的圖畫。閱讀課文13篇,其中6 篇是以兒歌為主體的詩歌,其余的都是童謠或兒童故事,選文貼近兒童生活,充分考慮與兒童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聯系。如《升國旗》、《看菊花》等聯系了兒童的經驗世界,《大海睡了》等聯系了兒童的想象世界。課后的練習設計堅持簡約、實用,抓住關鍵,主要突出了識、寫、讀、背四項。所有課文均要求朗讀,其中有 8課全文背誦,2課背誦片段。有些課文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了富有童趣的實踐性作業,如學了《秋姑娘的信》,便要求“采集幾種落葉,說說它們的形狀和顏色”。
教學目標:
讓學生喜歡閱讀,采取多種手段讓每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要讀書,逐步讓他們把讀書當作一種樂趣和享受。要著力引導學生正確認讀,讀識連貫,形成順暢語流,指導學生“雙行認讀”,引導他們以句子為單位進行閱讀,克服“破詞”“破句”及添漏、重復的現象。要做有心人,培養學生的閱讀態度和優良的注意品質。讓學生閱讀時有自己的角色定位,有自己的情感體會。通過分角色讀誦、演課本劇,背誦比賽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喜歡背誦,并能展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學重難點:
要著力引導學生正確認讀,讀識連貫,形成順暢語流,指導學生“雙行認讀”,引導他們以句子為單位進行閱讀,克服“破詞”“破句”及添漏、重復的現象。要做有心人,培養學生的閱讀態度和優良的注意品質。通過分角色讀誦、演課本劇,背誦比賽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喜歡背誦,并能通過背誦,展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課時分配:
人有兩個寶…………………………………2課時
升國旗………………………………………2課時
江南…………………………………………2課時
我叫“-神舟號”………………………… 2課時
練習2……………………………………… 2課時
家……………………………………………2課時
東方明珠……………………………………2課時
秋姑娘的信…………………………………2課時
看菊花………………………………………2課時
練習3……………………………………… 2課時
1 人有兩個寶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陶行知的《頭腦相長歌》改寫的一首兒歌。共六行三句話,語言樸實無華,內容通俗易懂,符合兒童的口語習慣,便于背誦。
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8個生字,認識7個二類字,理解生字新詞的意義。讓學生知道人的雙手和大腦的作用是很大的,體會動腦又動手的樂趣,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培養學生用腦用手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構想:
新課標指出:低年級閱讀課要注重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中可以相機穿插猜謎、誦讀兒歌、競讀等形式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可以設疑導入,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引出課文。學完全文后,還可以用提問的形式啟發學生想像說話。最后讓學生帶著夸一夸兩個寶貝的語氣來朗讀全文。讓學生在朗讀、討論、交流中不斷感悟到人的雙手和大腦的作用真是很大,體會到動腦又動手的樂趣,初步培養學生動腦又動手的習慣。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內容,直到背誦。指導書寫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小朋友們猜猜看,世界上誰的本領最大?(人。)是的,我們生活中吃的糧食、穿的衣服、住的房子、走的大路,還有汽車、火車、輪船、飛機……都是人的勞動創造出來的。人有這么大的本領全靠兩個寶貝呢!(揭示課題:人有兩個寶。)
2.齊讀課題。(注意讀準字音,強調“兩個”。)
3.“寶”就是指寶貝,小朋友們一定很想知道,人的兩個寶貝是什么?你能從圖中看出來嗎?(出示投影膠片,啟發學生說一說,圖中的小朋友們都在做些什么?)
4.教師小結:做任何事都要用腦來思考,用雙手來做,雙手和大腦就是人的兩個寶。
二、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1.學生輕聲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出示詞語卡片:雙手 大腦 創造 才能 用手 用腦 做工 思考。)指名讀,教師檢查其讀音。
3.學生再讀課文。
4.指名分讀句子。
(1)課文共有幾個小句號?有幾個小句號就有幾句話。(共有三句話。)
(2)指名分讀句子。評讀。(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多字、不漏字。)
(3)比賽讀。(要流利,不拖調。)
5.打亂生字卡片,抽認讀。組成詞語讀。齊讀。
三、指導學習書寫漢字。
1.指導識記字形。
2.學生按筆順進行描紅。
3.重點指導“捺”的寫法:起筆要輕,捺要有腳,略停稍重寫腳跟,然后輕輕提筆寫腳尖。(教師板書描紅“人、個、大”中的“捺”。)
4.學生描紅,教師巡視,糾正錯誤執筆寫字姿勢。
5.教師板書講解,學生臨摹。
作業設計:
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人有兩個寶
兩 寶 雙 腦 會 創 造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課內容,指導書寫剩下的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活動。
1.復習詞語生字。
2.指名朗讀課文,要求讀準讀通。
二、朗讀理解課文。
1.教學第一句。(指名讀該句。)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人的兩個寶是雙手和大腦。)
2.教學第二句。為什么說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個寶呢?(指名讀該句。練習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說一說。)
(1)看一看圖片,理解“做工”的意思。(在這里泛指工作、做事。)并說一說,我們的雙手會做哪些事呢?(出示投影膠片,讓學生練習說完整的話:我的雙手會……)
(2)想一想,大腦還會干什么呢?“思考”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動腦筋想辦法。)教師小結:人們在做事時不僅要用手,還要用腦,所以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個寶。
3.我們該怎樣用好這兩個寶呢?教學第三句。(指名讀該句,啟發學生領會句子的意思,什么是“創造”?工人叔叔做出了哪些新東西?農民伯伯在田里種出了哪些新東西?小朋友們,你們又做過哪些東西?是怎樣做出來的?)教師小結:世界上許多新東西都是人“用手又用腦”創造出來的,用手做,用腦想,手和腦一起用,就能有許許多多的新創造。
4.小朋友們,你們覺得人的兩個寶有用嗎?它們幫助小朋友們完成了什么事情呢?(學生自由討論發言。)
三、看圖讀、背課文。
1.齊讀課文。
2.用問題引讀課文。人有哪兩個寶?它們有什么用?怎樣用好這兩個寶?
3.嘗試背誦。
四、指導書寫“手、工、用、又、才”五個生字o
1.識記漢字。
2.學生按筆順進行描紅。
3.重點指導書寫“手、用”兩個生字的寫法,注意框架結構。
4.學生自由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作業設計:
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
人有兩個寶
人 個 手 大 工 用 又 才
課后反思:
2升國旗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詩,三句六行,押韻上口,好讀易背。第一句是說我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第二句是說在升國旗時要奏國歌;第三句是說在升國旗時,我們要肅立、敬禮,這是因為國旗代表著我們的國家。
教學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本課的生字,學習新的筆畫。讓學生懂得升國旗是一種莊重的儀式,激發學生尊敬國旗、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構想:
本課主要從“五個一”人手。“說一說”:讓學生說一說在哪里見過五星紅旗?五星紅旗是什么樣子?五顆星的含義是什么?升國旗的時候小朋友們怎么做?用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性認知。“看一看”: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引導學生觀察五星紅旗的特點。“讀一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對國旗的尊敬、熱愛。 “做一做”:兩人一組合作制作一面五星紅旗,動口又動手,使學生對國旗的外形、顏色、含義有進一步的認識。“唱一唱”:學生揮舞親手制作的五星紅旗高歌《國旗國旗真美麗》,把學生對國旗的熱愛之情自然地融入到歌聲之中。“五個一”的有機結合,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較寬松的學習空間,引導學生逐步掌握自主、合作的學習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朗讀課文并理解課文內容,指導書寫部分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揭示課題。(多媒體課件演示周一升旗儀式的場面。)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學生結合平時的體驗發言。)教師小結:這就是我們每個星期一都要舉行的莊嚴的儀式。板書課題:升國旗。(指導讀準字音:升。)你知道我國的國旗是怎樣的嗎?在升國旗的時候應該怎樣做?請小朋友們自己輕輕讀讀課文吧。
二、自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多讀幾遍難讀的詞語、句子。
2.檢查讀音。讀詞語卡片,進行正音練習。
3.結合句子中的生字再讀課文。指名分讀句子。
4.打亂生字卡片,抽認讀。組成詞語讀。齊讀。
三、細讀課文:
1、學習第一句。
(1) 我們的國旗是什么樣子?
(2) 指名讀句子。
(3) 揭示“五星紅旗”。
2、學習第二句,
(1)升國旗的時候,我們還聽到什么?
(2)問:在國歌聲中,五星紅旗是怎樣升起來的?
(3)指名讀句子。
3、學習第三句:
(1)引讀:升國旗的時候,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做呢?
(2)問:“您”指什么?這兒用“您”,不用“你”表示對國旗的尊敬。
四、教學生字“升、我、們”。 1.(多媒體課件演示生字。)指名讀。
2.學習新筆畫“l”(斜鉤)。(多媒體課件演示書寫過程。)
3.識記生字字形。(多媒體課件分別演示“升、我、們”3字的書寫過程。)和同桌說說你是怎么識記這些生字的?(討論交流。)
4.學生依次觀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練習描紅和仿影。
作業設計: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升國旗
升 我 們 中 立 正 向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指導書寫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活動。
l、出示“l”(斜鉤),說說它的名稱。
2、認讀“升、我、們”3個生字,并口頭擴詞。
二、教學課文。
1.教學第一句話:五星紅旗,我們的國旗。(多媒體課件演示國旗圖。)誰能說說國旗的樣子?(通過觀察,讓學生了解我國的國旗)教師小結:五星紅旗中的一顆大星代表我們的中國共產黨;四顆小星代表全國各族人民;四顆小星圍在大星周圍,代表各族人民團結在黨的周圍。)說說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五星紅旗?指名讀。齊讀。
2.教學第二句:國歌聲中,高高升起。(多媒體課件演示升國旗、奏國歌的場面。)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是啊,隨著雄壯的國歌聲,我們的國旗——五星紅旗高高升上了藍天,多美啊!
3.教學第三句:我們立正,向您敬禮。(多媒體課件演示升國旗時小朋友們的動作。)我們在升國旗時,該怎么做?(立正。敬禮。)教師小結:國旗代表一個國家的尊嚴,她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們每個人都尊敬她,所以,我們尊稱國旗為“您”,表示對她的尊重。誰能讀好第三句話?(指名讀。配上動作讀一讀。)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師范讀,學生跟讀。知道了五星紅旗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她是我們的驕傲。那么,大家想不想自己親手制作一面五星紅旗呢?:動手努力吧!我們的國旗呢?(小組討論、交流:四顆小星要圍繞著中間的一顆大星。)學生兩人合作完成一面國旗。面對國旗,齊讀課文。
四、教學生字“中、立、正、向”o
1.出示生字,認讀,正音。
2.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字形,筆順,口頭擴詞。)
3.多媒體課件演示生字書寫過程。
五、課堂小結。
1.讀了課文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2.說說這五顆星分別代表什么7 . .
3.看著這么鮮艷的五星紅旗,小朋友們想對她說些什么呢?(堂生交流”。
4.教師:就讓我們揮動手中的國旗,一起來唱《國旗國旗真美麗》。(配上音樂。)
作業設計: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寫寫生字
板書設計:
升國旗
中 升 正 們 立 向 我
課后反思:
3 江南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古詩。選自《漢樂府》,寫的是江南水鄉人們采蓮的情景。這首詩共七行兩句話。詩句的前兩行直接介紹了江南的水鄉是采蓮的好地方,后五行是寫魚兒在蓮葉下面游水嬉戲。整首詩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適合兒童閱讀。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讀準生字字音,借助圖文理解新詞的意思,會寫田字格中的5個生字。借助插圖,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詩歌大意。想像勞動人民采蓮的情景,體會他們在勞動中愉悅的心情。
教學重難點:整體感悟勞動人民一邊采蓮、一邊嬉戲,魚兒與人同樂的那種愉悅和諧的快樂氛圍。
教學構想:
這首詩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適合學生閱讀,再加上課文配有的插圖,形象地展現了江南水鄉的美景,能幫助學生理解古詩。那么,如何讓學生在讀課文、看插圖的過程中產生一種審美情趣?本課字詞的教學力求在美的語境中進行,讓學生在感受美的同時,識記字詞。朗讀方面,力求通過看鮮明的插圖,并用描述性的語言把學生引入一個想讀、愿讀、會讀的情境中。生活中的美是需要發現的,本課在設計中安排了讓學生收集反映荷葉、荷花美的圖片、詩歌、兒歌、繪畫等方面的資料,旨在提高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的能力和收集資料的能力。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生詞卡片、電腦、小黑板。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指導朗讀古詩。能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指導書寫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看圖導入,教學部分生字詞。
1.教師略帶神秘地對學生說:“小朋友們,快閉上眼睛,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欣賞那兒迷人的風景。”(教師貼掛圖。)
2.這兒的景色美嗎?你能把看到的美景,盡力用美的語言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們嗎?(學生表述,教師鼓勵性地點評。)
3.教師邊引述邊貼生字卡片。讓我們細細地欣賞一下。(教師手指著圖。)瞧,婷婷的荷花開放在茂盛鮮亮的荷葉間,(貼生字卡片:蓮葉間。)魚兒(貼生字卡片:魚兒。)在清澈的湖水中歡快地游玩,秀美的水鄉女子正在劃著小船采摘蓮子。(貼生字卡片:采蓮。)這是一幅多么美的江南!
4.揭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描寫這幅美景的詩歌。(板書:江南。)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5.教學貼在圖旁的生字詞。
(1)學生自讀。
(2)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看看圖說說,蓮葉間指的是什么地方?采蓮是什么意思?
6.欣賞了美麗的江南水鄉圖,讓我們來讀讀描寫這幅美景的詩歌,看看自己能否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給你三分鐘時間,盡力把這首民歌多讀幾遍,把它讀通、讀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根據上面的要求,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
2.檢查自讀情況。(字音讀準了嗎?課文讀通了嗎?)
第一組:戲東西南北。
(1)自古以來,江南就有“魚米之鄉’’的美稱,你們瞧,(指圖。)魚兒在水中歡快地游戲。(出示卡片:聶。)這些魚兒,一會兒游到東,(出示卡片:東。) 一會兒游到西,(出示卡片:西。)一會兒游到南,(出示卡片:南。)一會兒游到北。(出示卡片:北)
(2)指名讀生字。齊讀。
(3)小黑板出示:譬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學生自己反復練習。指名讀。小組讀。
第二組:可田。
(1)(看圖。)小朋友們,讓我們再來欣賞江南美景,這婷婷的荷花有的已結出了嫩黃色的蓮蓬,有的蓮蓬已經成熟,這可是采蓮的好時機。(出示卡片:可。)這荷葉是多么的鮮亮嫩綠,古時候就用“田田’’這個詞說出了荷葉的鮮亮嫩綠。(出示卡片:田。)
(2)誰能把描寫荷花和荷葉的那句話讀準確?(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三、再讀課文。
l_現在你能把整首民歌讀準確嗎?小朋友們打開書自己再讀一讀。
2.指名讀。齊讀。
四、教學生字詞。
1.小朋友們,這節課我們還要學會寫三個生字:“江、可、葉”。
2.自學書后第二題,看看該如何寫。
3.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江:左窄右寬。可:橫要稍長一些。葉:左窄右寬。
4.學生描紅和仿影,教師巡視指導。
作業設計:
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指導正確的朗讀古詩。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活動。
上節課學的生字詞還會讀嗎?(開火車讀。)課文會讀嗎?(指名朗讀。)
二、談話揭題。
1.字、詞會讀了,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江南》。
2.這節課的要求提高了,除了讀準確課文外,還要把課文讀美,讓聽的人眼前仿佛一下就出現了江南的美景。你能行嗎?
3.為了把課文讀美,我們得看圖弄清楚文章中每句話的意思。然后邊讀邊在自己的腦中勾畫出一幅江南的美景圖。
三、精讀課文。
1.教學第一行。
(1)課文第一行句子告訴我們,江南一帶是采蓮的好地方。“蓮”就是荷花,你們能看圖說說“采蓮”是什么意思嗎?(采蓮子。)
(2)指導朗讀。(能自豪地讀第一行詩句。)看圖說說蓮葉是什么樣的?把江南這一采蓮的好地方介紹給大家。(練習讀。指2讀。)指導停頓:江南/可采蓮
2.教學第二行。
(1)江南水鄉的美,還美在荷葉。看圖說說蓮葉是什么樣子的?(碧綠的,像小鐘的。層層疊疊的……)(指名回答。)
(2)這荷葉不光多,而且還很美。
(3)讓我們來贊一贊荷葉吧!(試著讀好第二行句子。) 指導停頓:蓮葉/何田田
3.教學第三至第七行。
(1)在這美麗的景色中,連魚兒也似乎特別高興。瞧,它們在蓮葉中間歡快地游著,一會兒游到東,一會兒游到西,一會兒游到南,一會兒游到北。書上為什么不用“游”而用“戲’’呢?(魚兒就像在歡快地做游戲,可高興啦!)
(2)指導朗讀。(邊讀邊想像魚兒嬉戲的情景。)反復練習。朗讀。指導停頓: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小朋友們通過朗讀,讓老師感受到了魚兒在荷葉間歡快地嬉戲的情景。小朋友們真棒!
(3)能把這首詩歌背下來嗎
四、教學生字詞。
1.這節課我們還要學會寫“魚、西”兩個字。
2.自學書后第二題,看看這兩個字如何寫。
3.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魚:“撇折”像魚頭,“田”像身子",“一”像魚尾。西:下面邊的部分應寫得上寬下窄。
4.學生描紅和仿影,教師巡視指導。
五、總結全文。學習謎語,引導收集資料。
1.學了這首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人們采蓮,魚兒嬉戲,婷婷的荷花在比美。
2.如果你是采蓮人,你的心情會如何?為什么?
3.荷花的美,給穿梭于荷葉間采蓮的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學完課文,我有一個小小的謎語給大家猜。
4.回去給爸爸媽媽猜一猜。(試著背出謎面。)
5.謎語也寫出了荷花的美、荷花的可愛,其實荷葉、荷花的美,吸引了許多詩人、畫家、攝影師……課后能去收集一些反映荷花、荷葉美的圖片、詩歌、兒歌、繪畫嗎?
作業設計:回家和爸爸媽媽共同收集資料。
板書設計:
江南
江 南 可 葉 魚 西 北
課后反思:
我叫“神舟號”
教材分析: 課文共有三個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是嫦娥姐姐與“神舟號”飛船的對話,第三自然段是嫦娥姐姐要“神舟號”飛船帶她回家。插圖描繪了嫦娥姐姐與“神舟號”飛船對話的情景。
教學目標: 學習掌握本課生字新詞,了解我國航天科學技術發展的巨大成就;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激勵學生從小樹立遠大志向,長大為建設祖國貢獻力量。
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嫦娥姐姐”和“神舟號”飛船的對話。
教學構想: 在本課教學中,首先以“神舟號”飛船圖導入揭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要求學生自讀課文,先要讀準字音,難讀的詞語要反復讀。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通過分角色讀、想像讀、輪讀、競賽讀等多種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飛船圖。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看圖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認讀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示圖導入揭題。
出示(多謀體課件演示“神舟號”飛船圖。)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這是我國“神舟號”飛船,飛到了天上,見到了嫦娥姐姐!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4課《我叫“神舟號”》(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看圖說說圖中畫的是什么?(“神舟號”飛船。)“神舟號”飛船對嫦娥姐姐說了些什么?(指生說說)
2、請學生扮飛船向大家做自我介紹。要求:聲音響亮,口齒清楚,表情自然。(教師指導要用驕傲、自豪的語氣介紹。)
3、聽了飛船弟弟的介紹,你知道了什么?你想說些什么呢?(學生自由討論發言。)
三、讀中感悟。學生自己練習。指名讀。評讀。
1、神舟號”飛船為什么要做這樣的一番自我介紹呢?請小朋友們聽老師讀課文,邊聽邊思考。(相互交流思考結果。)
2、學生自讀課文。 (1)要求:讀準字音,看清字形。難讀的字詞要反復讀。
(2)指生分自然段讀,隨時糾正讀音。
(3)分角色讀,讀出嫦娥姐姐的疑問、讀出飛船弟弟的肯定。
3、讀詞語:
(1)出示:一艘 問好 可以 沒有 派來 試驗
(2)齊讀、指生讀、開火車讀
(3)讀生字卡片。同位互相檢查,看看誰讀得對。
四、指導寫字
1、認識新筆畫。
(1)“飛”字第一筆是橫折斜鉤,“你”字第四筆是橫鉤。
(2)同桌交流討論生字的識記方法。
(3)說說筆畫名稱,再書空練習 。
(4)口頭填空:“你”的第四筆是( ),“飛”的第一筆是( ),“來”的第三筆是( ),“在”的第三筆是( )
4、指導正確書寫漢字“飛、在、你、來”。
(1)分析筆順、筆畫 。
(2)教師逐一在田字格里示范寫
(3)指導學生按筆順描紅。
作業設計:
朗讀課文,掌握生字
板書設計:
我叫“神六”
一艘 問好 可以 沒有 派來 試驗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寫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
1、檢查朗讀。指生分段讀、分角色讀。
2、檢查讀生字。開火車讀生字卡片、教師說與字相關的詞,讓學生猜生字。
二、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教學第一自然段。
(1)抓住“散步”一詞,讀好第一句話,讀出輕松的語氣。
(2)教師:嫦娥姐姐可奇怪了。廣寒宮里少有客人,看到飛船弟弟,一連問了兩個問題,誰能讀出奇怪的語氣呢?(抓住“哪里…‘怎么…‘沒見過”等關鍵詞指導讀好嫦娥姐姐的兩句問句。)
2、多媒體課件演示第一、二自然段中嫦娥姐姐與飛船弟弟的對話,練習分角色朗讀。要求:注視對方。(可以加上動作。)
3、教學第三自然段。 (多媒體課件演示課文中的插圖。)聽了飛船弟弟的話,嫦娥姐姐怎么樣?
(1)學生自由讀第三自然段,要求讀出高興的語氣。
(2)聽了嫦娥姐姐的話,你知道了什么?(學生討論發言。)
(3)引導學生抓住“一定…‘帶上…‘真想”等關鍵詞語,體會嫦娥姐姐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指導讀出激動、期盼的語氣。
4、師生、生生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
5、嘗試背誦課文。
三、拓展遷移。
1、學完課文,你還想了解什么?(多媒體課件演示我國飛船的試飛情況。)(學生之間交流自己所知道的知識。)
2、中國的“神舟號’’飛船成功地完成了它的飛行考察任務,回去的時候,它帶嫦娥姐姐回到了家鄉——中國。家鄉的變化可真大呀!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嫦娥姐姐會看到哪些變化?(多媒體課件演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
3、想像“嫦娥”姐姐看到這么大的變化,會說些什么?(學生交流發言。)
四、指導完成生字“么、去、的”的書寫。
作業設計:
1、背誦課文
2、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查閱資料
板書設計:
我叫“神舟號”
么 去 的
課后反思
練習2
教材分析:本次練習安排了四個板塊,內容包括學用字詞句,寫好鉛筆字,讀讀背背和口語交際。
教學目標:拼拼讀讀,學用字詞句;寫好鉛筆字,按從左到右的筆順規則書寫。讀讀背背兒歌,鞏固所學知識。
教學重、難點:學用字詞句和口語交際。
教學構想: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題目,引導學生練習鞏固,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一些拓展練習,教學形式多樣化,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
教學準備:
卡片、小黑板。
每人準備一張白紙、水彩筆。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用字詞句、拼拼讀讀。
學生學習過程:
一、揭題導入。今天我們學習“練習2”的內容。
二、畫小手。
1、觀察圖畫,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指名說說怎樣畫自己的小手?
3、拿出準備好的白紙,照圖上的樣子在紙上畫自己的小手。
4、學生練習畫手,教師巡視指導。
5、作品欣賞,交流。
6、說說手能為你和別人做些什么事?(教師從各個側面啟發學生說說手的用處。)
7、教師小結:手的用處真大,能做很多事情,我們要從小愛護手,保持雙手的清潔,讓它為我們做更多更好的事情。
三、拼拼讀讀。
1、出示掛圖,指導觀察圖畫。說說每一幅圖上畫了些什么?(要求回答問題時把話說完整、響亮。)
2、拼拼讀讀。 (出示詞語卡片:拍皮球 拿筷子打電腦 捉 蟲 子。)
3、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4、教師小結:這些詞語都表示手的動作。學生再讀讀,并體會。
5、想一想,你還能仿例說一些詞語嗎?(如:排桌椅、擦黑板、洗紅領巾。)
四、讀讀背背。
1、自讀兒歌。要求借助拼音自己讀兒歌,要把字音讀準確,碰到不會讀的可以請教同桌或者老師,再多讀幾遍。
2、檢查自讀。
(1)抽讀詞語卡片:爸爸大樹快樂小鳥兩棵飛來飛去。
(2)注意正音。(翹舌音:樹是;平舌音:在;三拼音節:快小鳥;整體認讀音節:是只。)
(3)教師范讀兒歌,學生跟讀。
(4)指名讀。評讀。
3、理解兒歌的意思并朗讀兒歌。
(1)為什么說“我是一只快樂的小鳥,在兩棵大樹間飛來飛去”?(學生交流,討論。明白“我”得到了父母的疼愛,生活得很愉快、很幸福。)
(2)再次朗讀兒歌,讀出幸福、快樂的語氣。
4、指導背誦。學生自己嘗試背誦。指名試背。齊背。
板書設計:
練習2
課后反思: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教案 篇7
漢語拼音第4課——d t n l
教學內容: 教學d t n l
教學目標: 學會d t n l 4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學習d t nl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及四聲;學習帶調拼讀音節。
教學重、難點: d t n l 的正確發音,認清字形,區別b 和d 的字形。
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學習b p m f,初步學會了聲母的發音方法,了解了聲母與韻母簡單的拼讀方法。通過看圖是能夠掌握發音方法的,在辨認b和d的字形上會有一定的困難。
教學構想: 通過做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辨一辨b與d、f與t的異同,達到強化的目的,然后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學習da de du ta te tu的拼讀。第二課時則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通過門來記憶n,通過小丑鼻子頂的小棍來記憶l,學生的印象一定會比較深刻。第三課時通過比一比、讀一讀的方式拼讀音節。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拼音卡片、小黑板。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d、t及其相關的拼音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抽讀b p m f,字母卡片,并說說記憶這些字母的方法。
2、出示音節卡片,指生拼讀。
二、創設情境:
1、師:瞧!這是哪部名著里的人物?他們是誰呀?正在干什么?
學生自由討論
①孫悟空的表情怎樣?
②哪吒心里在想什么?
誰來學學孫悟空的樣子?
誰來把哪吒心里想的告訴大家?(大家評議)
2. 引導聽語境歌。指圖說語境歌:悟空本領特別大,天兵天將全不怕,打敗哪吒三太子,樂得悟空笑哈哈。
3、學習d
(1)出示掛圖,說說圖有?看座鐘筆筒,引出d 。
(2)教師范讀三遍,講述發音方法:讀d的時候,舌尖抵住上齒齦
(3)然后舌尖突然放開,吐出氣流,但氣流較弱。
(4)老師領讀后找學生領讀。
(5)全班一起齊讀,指名讀。
(6)教學d 的寫法。把b和d進行比較。
(7)編順口溜記字形。右下半圓b b b,左下半圓d d d,b d對做樂呵呵。還可以怎樣記呢?
(8)指導筆順。
(9)學生先書空練習在在書上描紅。
4、教學 t
(1)看模特兒圖,引出t 。
(2)教師范讀三遍,講述發音方法。
(3)領讀、齊讀、指名讀。
(4)教學 t的寫法。編順口溜記字形。指導筆順。
(5)教師范寫,學生在書上描紅
5、教學d t 和a e i u 相拼的音節
(1)出示:
a a
d e t e
i i
u u
指名拼讀,教師注意糾正讀錯的音。
(2)出示:
da de di du
ta te ti tu
學生自由試讀,標出感到困難的音節。
5、按順序讀,點名讀。鞏固練習
(1)指讀d t 。
(2)做找字游戲。
(3)指名讀音節。
作業設計:
練習拼讀d t n l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
板書設計:
a a
e e
d i t i
u u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繼續學習“n、l”這幾個聲母,學習鞏固拼讀的方法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抽讀字母卡。
2、接讀順口溜。
座鐘筆筒d d d,時裝模特t t t,……
二、教學聲母n l
1、教學聲母n讀音。
(1)出示哪吒出關圖,說說圖上畫的是誰在干什么?
(2)出示n ,告訴學生,這個字母和哪吒的“哪”讀音有些相似。
(3)教師范讀。
(4)講述發音方法。
(5)教師再次范讀,學生體會。
(6)領讀、齊讀、指名讀。
2、字形及書寫
(1)誰來說說,你用什么辦法來記住n 。順口溜:一個門洞n n n。
(2)自學書寫方法。
(3)點名書寫,學生評價。
(4)學生在書上描紅。
3、教學聲母l
(1)讀音。方法與教學步驟與n 相似。順口溜:一根小棒l l l,學會拼音真快樂。
(2)字形及書寫。方法同上。
4、聽力比賽
課件出示圖文對照的拼音詞,讓學生聽辨n和l:
奶奶 拉車 你們 鴨梨
泥土 禮物 哪里 蠟燭
5、教學n l和a e i相拼的音節。
(1)出示:(略)
(2)學生自由拼讀。指名逐個拼讀。
(3)要求學生用支架法練習拼讀。
(4)出示:na ne ni la le li
(5)自由練習拼讀,指名按順序拼讀,打亂順序拼讀。
三、鞏固練習
1、練讀課文中的聲母。
2、點讀方框內的音節。
3、比較聲母的異同
b d f t m n
四、鞏固練習(游戲)
1. 小組合作: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組長將d t n l四張卡片放在桌上。組長讀字母,看誰第一個找對卡片,領小組成員齊讀三遍。
2.看誰找得準,找得快:聽老師讀音節,看誰又準又快地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出相應的聲母和韻母,并且擺成音節讀一讀。
作業設計:
1、抄寫n l
2、練習拼讀
板書設計:
b d f t m n
課后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繼續學習“d、t、n、l”這幾個聲母,學習鞏固拼讀的方法
學生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去登山,好嗎?在登山前我們要做一些準備,只有做好充分準備的同學才能去登山。
1、抽讀字母卡片。d t n l i a u e
2、復習聲調符號。
3、指名說說拼音方法。
好了,同學們都順利到通過了測試,現在就讓我們出發吧!
二、登山活動
讓我們看山上有什么美麗的景色。
1、看圖拼讀帶調音節。
(1)出示吹笛子圖。說說圖上畫了誰?他在干什么?
指名拼讀。
出示dī、dí、dǐ、dì
學生自由輕聲練讀,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練習直呼。出示四聲,學生輕聲練讀,指名讀。
引導用dí組詞、說一句話。
(2)依次出示其他圖,教法同前。
2、拼讀:ná tí dú
練習根據圖說一句話
3、將圖和帶調音節對應起來。
(1)提問:鬧鐘走動時,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dīdā dīdā。小朋友趕豬時,口里會發出什么聲音?lē lē lē。小汽車喇叭是怎樣鳴叫的?dī dī dī。拖拉機行進時,會發出什么聲音?tū tū tū。學生邊表演邊模仿
(2)引導連線。
(3)終于登上了高山,小朋友們都很努力呀,讓我們休息一下吧!拍拍手做做課間操。
小小鬧鐘滴答滴,小孩趕豬勒勒勒,轎車喇叭嘀嘀嘀,拖拉機響突突突。
4、鞏固練習
(1)練讀課文。
讀拼音句。
(2)自己制作音節卡,考考同學們。
三、學兒歌:
幫你學d t n l 分清n和l
d d d ,座鐘筆筒擺成“的”。哪吒出關n n n ,
t t t ,時裝表演當模“特”。小孩趕豬l l l 。
n n n ,殺出關門是“哪”吒。唱著歌,想著圖。
l l l ,一根小棒豎直“了”。n 和l ,我會啦!
3.學生自己嘗試編兒歌。
四、課堂小結。今后同學們可以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登上更高的山,欣賞到更美的景色。
作業設計:
繼續拼讀音節,讀給家長聽。
板書設計:
登山活動
課后反思:
漢語拼音第5課g k h
教材分析: 教學g k h,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能正確認讀g k h與單韻母組成的6個音節,能看圖讀帶調音節和拼音詞
教學目標: 學會3個聲母g k h,能夠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能正確認讀g k h與單韻母組成的6個音節,能看圖讀帶調音節和拼音詞,讓學生初步了解蝌蚪會變成青蛙,從而認識到要保護小蝌蚪,培養學生愛護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拼讀音節。
學情分析:
g k h這三個聲母,讀音比較容易,字形也不宜混淆 ,書寫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構想:
拼音學習是比較單調的,在本課的開始,讓學生通過游戲,進入到拼音學習中去,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復習了已經學過的8個聲母。接著出示情境圖,在生動的語言描述中,引出要學的聲母。在學習聲母g時,讓學生從圖片中、從生活中去找g,自編順口溜,熟記g的音和形。第二課時則在學習g的基礎上,讓學生試著做一做小老師,巧妙地變換一下師生的角色,讓學生興致盎然地學習書寫規則,化枯燥為有趣。在復習鞏固階段,通過學生活動,既鞏固了拼讀,又對學習內容進行了拓展,使拼音學習盡量有趣有效。
教學準備: 掛圖、拼音音節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課。
好多小朋友都有了自己的拼音名,來,請聲母家庭里的小朋友站起來和大家做游戲。
形式:
1、自我介紹。如:我的名字叫b,我長得……
2、看看我是誰?
二、創設活動情境,激發學生情趣。
其他小朋友肯定非常希望自己也擁有一個拼音名,別急,今天又有三個名字送給大家了,是什么呢?今天老師帶你們到郊外去找它們。
三、學習g k h
1、出示郊外風景圖。
我們來到了一條小河邊,(貼上h字卡片。)清清的河水照得出小朋友們的影子。喲,河里還游著一群活潑的小蝌蚪呢。(出示小蝌蚪圖,貼上k字卡片。)小弟弟 (出示小弟弟圖。)看了可喜歡了,拿起水盆舀了很多小蝌蚪。這時,哥哥(出示哥哥圖,貼上g字卡片。)看到了,忙擺擺手說:“小弟弟,蝌蚪長大了就是青蛙,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它能捉好多害蟲呢。你快把小蝌蚪放回河里去吧!'’小弟弟聽了哥哥的話,連忙把蝌蚪放回河里,哥哥連夸小弟弟做得好。
2、小朋友們,找到三個新名字了嗎?誰來說一說?
今天我們要學的3個聲母就是這3個音節的第一個字母。它們分別是:g、k、h。
3、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并教學兒歌。
弟弟河邊捉蝌蚪,哥哥走來勸阻他,小弟弟,真聽話,忙把蝌蚪送回家。
四、教學聲母g的讀音及其拼讀方法。
1、教學g。
請同學們看好老師的嘴巴。(讀時,舌根抬起,頂住軟腭,憋住氣流,然后突然放開,讓氣流沖出。)教師范讀三遍。學生體會練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在情境中進一步記憶。
(1)g在哪里呢?它藏在我們的生活中,讓我們一起來找一找 (出示鴿子圖、哥哥圖。)
(2)說話練習:我在 里發現了g, 除了這些,你還在什么地方發現了g?
(3)你能根據這些圖為g字編個順口溜嗎?(鴿子頭形g g g。)
3、指導書寫。
(1)g由幾筆組成?先寫什么?后寫什么?請小朋友們看書上的內容,然后團答上述問題。誰來指揮老師寫?你說我寫。
(2)教師范寫,學生書空,學生描紅。
4、教學g與a e u的拼讀。
(1)g還非常喜歡和單韻母家庭的小朋友交朋友,(出示卡片:g—a—ga。)
(2)學生自由練習拼讀ga,教師范讀,學生練讀。
5、游戲:找找哪一個。
指名一個學生在黑板上指,教師說:小雞咯咯咯的咯,小鴨嘎嘎嘎的嘎,一面鼓的鼓 (出示打鼓圖。)“打鼓”的拼音d6 怎么讀?(指名學生朗讀。這時應告訴學生,
五、練習鞏固。
1、抽讀字母卡片。聲母:d l g p b m f n。
2、游戲:點將。由小朋友們說出學過的音節或聲、韻母,擁有這些名字的小朋友站起來。如:一小朋友說:ga ga ga,你在哪里?擁有g和a的兩位小朋友就站起來齊說:我們在這里,我們在這里。然后三人齊讀:g—a—ga,g—a—ga。一小朋友說:g g g你在哪里?擁有g的這位小朋友就站起來說:我在這里,我在這里。
3、抄寫g四遍。
作業設計: 讀準 g k h音,記憶字形。
板書設計:
g k h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繼續教學g k h,能夠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能正確認讀g k h與單韻母組成的6個音節,能看圖讀帶調音節和拼音詞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活動。
1、復習聲母:把卡片發給學生,教師說一個,學生跑上來領著大家讀。
2、開火車讀聲母和音節。
3、復習兒歌。(弟弟河邊捉蝌蚪,哥哥走來勸阻他,小弟弟,真聽話,忙把蝌蚪送回家。)同時出示卡片:g k h。
二、教學k h。
1、教學k。
(1)現在我們要學習聲母k,看老師的嘴巴。(教師范讀三遍。)發k時,方法和發g大體相同,只是沖出的氣流要強些。
(2)學生自由練讀,教師巡視,重點指導發音有困難的學生。
(3)這個k像什么呢?(出示小雞破殼圖,小蝌蚪在水草上的圖。)看圖并結合學生的想像編順口溜。(兩只蝌蚪k k k;蛋殼破了k k k..…·)
(4)k字怎樣寫?(引導學生觀察書本,指名一個學生上臺板演。)
(5)學生書空后描紅。
2、教學h。 ,
(1)出示卡片:h)教師范讀,學生跟讀。
(2)小朋友們先自己學,學得好的小朋友上來做小老師,教大家學,好嗎?當小老師可不容易,要讀得準,還要編個好聽的順口溜讓其他小朋友記住,最后還要教大家怎么寫,行嗎?(學生先自由練習一下,教師再指名學生做小老師,發現其閃光點。
(3)除了剛才小朋友們說的,你們看h還像什么?(像一把高背椅子;像荷花荷葉組成的圖案;像n字出了頭。)
(4)根據學生的想像,讓學生自編順口溜。
(5)開火車抽讀,檢查讀音。
(6)觀察書本中h的位置,書寫h,并描紅。
3、k和h也要和單韻母家庭中的小朋友交朋友,你看,他們來了。
出示卡片 e u
學生自由練習拼讀。指名拼讀。
4、教學音節。
(1)教學雙拼音節詞。
畫上畫了什么呢?(小朋友們在拔河。)
出示音節詞卡片:bá hé。
學生練習拼讀“拔河”。指名讀。
誰能把小朋友們是怎樣拔河的情景說一說呢?
(2)教學單音節詞。今天同學們學習得非常認真,老師帶你們到動物園去玩,出發吧!
(3)出示三幅圖說說看到了什么?將g、k、h三張卡片發給三個學生,請他們把音節貼到相應的圖下面。
(4)學生看圖練習音節。
(5)指名拼讀。齊讀。開火車讀。
三、練習鞏固。
1、抽讀字母、音節卡片。
2、說說自己用什么方法記住g k h的樣子,同為交流。
3、用這三個聲母,你還能拼出那些字?
作業設計: 背誦并默寫學過的聲母,并試著拼讀音節。
板書設計:
g k h
課后反思:
漢語拼音第5課j q x
教材分析: 本課時主要學習內容是學會j、q、x 3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讀準j、q、x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擴展閱讀以及培養學生養成網絡環境下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目標: 學會聲母j q x,能夠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能準確拼讀j q x與i ü組成的音節,并知道j q x與ü組成音節時ü上兩點省寫的規則。
教學重、難點: j q x的正確發音。j q x與單韻母的拼讀。
教學構想: 在本課中,以創設情境、看圖說話、編順口溜、做游戲、合作讀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學習拼音和說話訓練,對學生進行初步的語言訓練,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拼音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聲母j q x的發音及書寫。
學生學習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誰能在這一群字母小朋友中找出我們已經學過的聲母?請把不是聲母的放一邊。(字母卡片展示)
2、今天,讓我們再來認識聲母家族中的三個新朋友,請同學們打開書第22頁。板書課題,大聲齊讀課題。
3、喲,你們真厲害,老師還沒教,許多同學已經認識它們了。瞧!我們今天要學的三個聲母就藏在這些美麗的圖畫中。你能找到與它們對應的圖畫嗎?(字母與圖畫配對)
二、看情境圖,學語境歌,引出新授內容
1、看情境圖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誰和誰正在干什么?
2、小結圖意,出示相關音節。
3、學語境歌:星期日,洗衣裳,洗衣機,嗡嗡響,媽媽洗衣我幫忙。
4、談話。今天我們要學的三個拼音娃娃就跟星期天的“期”、洗衣機的“洗”和“機”有關。
三、教學聲母j q x的讀音
1、(出示搭積木圖、氣筒圖和表演圖)我們今天要學的三個拼音娃娃就躲在這三幅圖里,你們能把它們找出來嗎?板書:j q x
2、你知道哪個娃娃的名字?指名讀。
3、相機指導發音。
4、開火車讀,正音。
四、教學聲母j q x的字形及寫法
1、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記住這三個娃娃?
2、引導編順口溜:j:i 字加彎j j j。
q與p比較:q與p正好相反,用順口溜區別:像個9字qqq,反寫p字qqq 。
q與d比較:兩個字母都是左半圓,但位置不同,用順口溜區別:左上半圓qqq,左下半圓ddd。q與g比較:q下面沒有彎,g下面有個彎,用順口溜區別:g下無尾qqq。
x:一個大。
3、指導書寫
(1)三個拼音娃娃玩累了,該回家了,讓我們把他們送回去吧!
(2)復習兒歌:有頭向上升,有尾向下拖,沒頭沒尾中間坐。
(3)說說j q x分別住在四線三格的哪幾層。
(4)指導:
j:它是最高的一個娃娃,一個人住了三層樓。看筆順圖,j有幾筆?先寫什么?后寫什么?
q:由幾筆構成?先寫什么?
x:注意筆順,先右斜,后左斜。
(5)教師范寫。
(6)學生描紅,教師巡回指導
五、學習兒歌
1、課件出示兒歌《在一起》,指名學生試讀。小黃雞,小黑雞,歡歡喜喜在一起。刨刨土,捉捉蟲,青草地上做游戲。
2、學生讀完后,請其他學生評價。
3、教師范讀。
4、教師帶讀,學生跟讀。(指出pɑo zhuo為輕聲)
5、請大家和同桌合作讀兒歌,不會讀的地方,可以互相幫忙,還可以請教前后桌的同學。
6、現在,誰能來讀?指名學生朗讀,請大家跟著他讀。
7、師:小雞們在一起會做什么游戲呢?(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8、課中操。
師:那就讓我們跟小雞一樣,快樂地做游戲吧!四人小組手拉手,邊念兒歌邊轉圈。教師與學生一起玩。
作業設計
1、跟著錄音磁帶復習jqx。
2、抄寫j q x。
板書設計:
j q x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j q x的拼讀,練習j、q、x與單韻母拼讀音節及帶調拼讀音節,嘗試拼讀j、q、x開頭的三拼音節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鞏固
1、拼讀:lu nu bu pu mu fu du tu gu ku hu lü nü
2、認讀字母:j q x
二、教學j q x與ü相拼的書寫規則
1、出示n、l和ü相拼以及j、q、x與ü相拼的示意圖。讓學生拼讀,說說發現了什么?同桌交流各自的發現。
2、課件演示情境,揭示規則。
(1)老師講j、q、x與ü的故事:一天,小i扔下小ü一個人和朋友玩去了。小ü也想去玩,這時已經急得哭了起來,最后,它只好獨自一個出門了。在路上,它遇見了j、q、x,它連忙摘下帽子有禮貌地說:“大家好!我們做個好朋友吧!”
j、q、x說:“你先擦掉眼淚,我們再一起玩。” 小ü急忙擦掉眼淚,拉著j、q、x的手玩去了。
(2)聽完故事后,你找到答案了嗎?(相機板書j-ü—ju、q-ü—qu、x-ü—xu)
3、指名說說ju qu xu后面是什么字母。
4、小結:小ü小ü有禮貌,見到j q x眼鏡就摘掉。
5、學生自由拼讀。
6、指名拼讀。
7、及時總結,突破難點。j、q、x不能和u相拼,j、q、x與ü相拼時,ü省去兩點還讀ü。
8、學口訣,幫助記憶。小ü碰見j、q、x,去掉兩點還讀ü。
三、教學帶調音節詞
1、出示:j-i—ji
(1)指名拼讀。
(2)指名連起來讀詞。
(3)看圖理解詞義。
2、出示:x-ü—xu
(1)指名說說xu中的第二個字母該讀什么音。
(2)引導學生看圖練讀音節詞hú xū。
(3)看圖理解詞義。
四、鞏固練習
1、抽讀卡片。
2、游戲:找朋友。讓五位學生分別戴上j、q、x、u、ü的頭飾,讓j、q、x分別找ü做朋友,組成音節,全班拼讀。
作業設計
1、抄寫音節:ju qu xu
2、練讀課文。
板書設計:
ju qu xu
課后反思:
識字教學:認一認2
教材分析: 認識本課16個漢字,能夠讀準它們的字音,認清字形。
教學目標: 看圖認識漢字16個漢字,能讀準字音,初步了解字義,認清字形。在學習漢語拼音的過程中,穿插識字教學,目的既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愛好,積累一些漢字,也是為了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漢語拼音及時運用于識字,這樣也有利于漢語拼音的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讀準16個漢字的字音。
教學難點: 認清16個漢字的字形。
教學構想: 根據兒童熟悉事物的規律和漢字構造的特點,巧妙地將字的音、形、義和圖象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學習。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把拼音作為識字的工具,指導學生學用結合。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注重教給學習方法,進行適當的知識拓展。
教學準備: 字卡、圖片、貝殼、動物卡通卡片等。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認識“蟲、貝、魚、鳥、羊、犬、龜、鹿”這些生字,并且做相關的練習
學生學習過程:
一、歌曲導入
老師帶小朋友一齊表演唱《找朋友》,師說: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方老師要帶大家到一個熱鬧的地方——動物樂園去,熟悉幾位新朋友,高興嗎?
二、學習新知
1.教學“犬”
瞧,動物樂園到了,你們看,誰在迎接我們呀?(小狗圖片)誰來與它打聲招呼,老師告訴你們,小狗還有個名字,它叫“犬”。
出示生字卡:犬。
領讀,指讀,齊讀。
小朋友都熟悉小狗,誰能向大家介紹介紹。可以介紹狗和人類的友誼,狗的生活習性,種類等。
過渡:嗬,動物樂園里可熱鬧啦,讓我們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睜大眼睛,你還看到了什么?
2.教學“羊”
(1)在綠綠的草地上,小羊在吃青草。出示:羊(yáng)
(2)小朋友,你喜歡它嗎?為什么?
(3)這樣可愛的小動物,你記住它的名字了嗎?(鞏固字音)
(4)指名讀—齊讀
3.教學“鹿”
(1)綠綠的草地上,還有誰呀?出示:鹿(lù),你怎么會念這個字的?讓學生拼讀。
(2)小朋友,你見過鹿嗎?在哪兒見過?
(3)開火車讀
4.教學“蟲”
(1)小朋友,睜大眼睛,再仔細看看,哪個調皮的小家伙在草叢里與我們捉迷藏呢?出示:蟲
(2)小朋友,想想看,小蟲子還喜歡呆在哪兒呀?
5.教學:貝、魚、龜
喲,小朋友,這兒還有一條清亮的小河呢,難怪小鹿不愿離去,它在看誰呀?你看到了嗎?
引導學生說:我在小河里看到了誰怎么樣。或我看到誰在小河里干什么。
相機出示:貝
魚:你看,它搖著尾巴正在向我們班的小朋友問好呢,它是“魚”(領讀)。哎,魚兒在干什么呀?你還知道有哪些魚?
龜:你喜歡這位新朋友嗎?你能向大家介紹嗎?
6.哎,仔細聽,空中傳來了誰清脆的叫聲?
出示:鳥
領讀,指讀,開火車讀。(指導讀準第三聲)。
小朋友,老師知道你們了解好多鳥,你能說給大伙兒聽聽嗎?
三、鞏固新知
1.小朋友,我們在動物樂園里結識了許多新朋友,它們是:(師指板畫上卡片,生讀)犬、羊、鹿、蟲、貝、魚、龜、鳥,你喜歡它們嗎?讓我們再響亮地和它們打招呼。
2.這些活潑可愛的新朋友,來到我們小朋友的書上,讓我們翻到25頁,與它們見面。小朋友,你還熟悉它們嗎?
(1)請小朋友看著圖自己讀一讀。
(2)齊讀。
(3)誦讀韻語。
3.這些小動物可調皮啦,它們躲在動物園的每一個角落,你們能找出他們來嗎?老師讀字音,學生找卡片。
4.小朋友,這些小動物面對著我們,你還能正確地喊出它的名字嗎?(老師指動物的圖片,學生讀字音)
5.看來,小朋友把這些小動物都記在心里了,我想與小朋友一起做個找朋友的游戲。(游戲:找朋友)
四、誦讀表演
1.動物樂園真有趣,草。小羊小羊吃青草。烏龜爬呀爬,魚兒游呀游,蟲兒藏呀藏,小狗叫汪汪,貝殼貝殼水中坐,坐在門口把歌唱,鳥兒飛呀飛,鹿兒跑呀跑。
2.拍手誦讀韻語識字。
五、請小朋友與小動物說再見。(自由打招呼)
作業設計: 請小朋友把自己的新朋友在紙上畫一畫,并把它介紹給四周的小伙伴。
板書設計:
犬、羊、鹿、蟲、貝、魚、龜、鳥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認識“絲、麻、毛、皮、竹、禾、米、谷”這些生字,并且做相關的練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
1、老師讀字音(犬、羊、鹿、蟲、貝、魚、龜、鳥),學生找卡片。
2、小朋友,這些小動物面對著我們,你還能正確地喊出它的名字嗎?(老師指動物的圖片,學生讀字音)
犬、羊、鹿、蟲、貝、魚、龜、鳥
3、做游戲:我想與小朋友一起做個找朋友的游戲。
二、識字指導
1.老師出示一根長長的絲線,請學生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解釋:因為絲很細,單獨一根不好操作,所以人們總是把好多根擰在一起用。我邊講解,邊做示范,并在黑板上畫簡筆畫,出示絲的古文字,指導學生初步了解“絲”字的演變過程。)
老師示范讀—指名讀——齊讀
指導學生用“絲”字組詞。
2、指導理解“麻”。教師出示預備的麻繩,給學生們看一看,摸一摸。啟發用“麻”組詞。
(1)指名會讀的學生認讀生字。表揚讀音準確的孩子,并請他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熟悉這些字的。
(2)表揚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的學生,告訴他們這是識字的好方法。鼓勵其他學生也拼一拼,嘗試讀準字音。(滲透學法指導,引導學生使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
(3)指名讀,“開火車”讀。
3、理解“毛、皮”。請學生摸一摸自己的頭發、皮膚,說說有什么感覺?啟發用“皮”組詞。
(1)出示“毛”字,指名會讀的學生讀,并請讀音標準的學生當小老師領讀。
(2)指導觀察掛圖,啟發回想曾經見過的“毛”,說一說毛有什么特點?
(3)啟發用“毛”練習組詞。(教師注重利用直觀的實物,引導學生理解字義。)
指名讀——同桌一起讀——齊讀
4、理解“禾”、“米”。指導看掛圖,幫助學生了解“禾”是指農作物。有一種禾苗長成熟后,收割、曬干、脫殼,就是米。隨機出示“米”,引導學生用“米” 字組詞。(引導學生初步了解“禾”字的演變過程。引導思考:你覺得“禾”的字形與圖上禾苗的樣子像嗎?哪兒像?我畫一棵成熟的禾苗的簡筆畫,并板書“禾” 的古文字。從實際出發,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拉近學生與新知識的距離,幫助學生初步了解“禾”字的演變過程,感知象形文字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愛好。)
5、理解“谷”。引導學生觀察圖,告訴學生“谷”也是一種農作物,成熟后碾去皮就成小米,可以吃,它的莖可以喂牲口。
指名會讀的學生讀,并請讀音標準的學生當小老師領讀——同桌一起讀——齊讀
6.教學“竹”。
(1)出示“竹”字,指名會讀的學生讀,并請讀音標準的學生當小老師領讀。
(2)引導學生觀察掛圖,說一說竹子各部分的名稱。
(3)對照掛圖,你有好方法來記“竹”字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簡筆畫,突出“竹”字的象形之處。(生走上講臺,指著黑板上的圖。說:“我覺得,‘竹’ 的第一筆就像這片葉子,這一橫就像旁邊的這片葉子,這筆就像豎著的葉子。然后……這筆就像這片葉子,這筆就像這片葉子,這筆就像這片葉子。”)
三、練習
1.對照圖,自由讀一讀相應的漢字。
2.去拼音指名讀,齊讀。
3.快速抽讀生字。
板書設計
認一認2
絲 麻 毛 皮
竹 禾 米 谷
課后反思: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教案 篇8
ang eng ing ong
教材分析: 本課有5部分,第一是情景圖;第二是后鼻韻母ang eng ing ong;第三是ang eng ing ong四聲;第四是拼讀;第五是書寫。
教學目標: 學會鼻韻母ang eng ing ong和整體認讀音節ying及其四聲,能夠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能正確認讀由聲母和ang eng ing ong組成的音節,會讀拼音詞和拼音句。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ang eng ing ong的發音。
教學構想: 在ang eng ing ong 的讀音鞏固環節與聲母拼讀的環節中,分別與學生進行小游戲:“猜猜我是誰”和“找朋友”。老師張嘴僅做動作,不發出聲音,讓學生猜韻母。
教學準備: 拼音卡片、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會鼻韻母ang eng ing ong及其四聲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抽讀前鼻韻母卡片:an en in un ün
2、說說前鼻韻母的發音要領。
二、看情境圖,聽語境歌,引出教學內容
1、引導看情境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孩子們放的是那種風箏?
2、聽語境歌。星期天,天氣晴,小朋友們放風箏,有蜜蜂,有長龍,還有一只大老鷹。
2、在幻燈圖片上出示ang eng ing ong ying。告訴學生:這些韻母和音節都是我們這一課要學的內容。
三、新授
1、教學ang。
(1)ang 的發音。
a、教師讀:放風箏的“放”,指名說說“放”是由哪兩個音拼起來的。
b、出示ang,告訴學生:ang的讀音就和“放”的韻母有點像。
c、講述發音方法。(先發a音,然后舌頭后縮,舌根抬起,抵住軟腭,鼻子出氣,發音)
d、范讀,領讀,指名讀,反復練習。
e、將ang與an的讀音比較,告訴學生ang叫后鼻韻母。
(2)ang的四聲。出示ang的四聲,自由練讀。
2、教學eng。
(1)eng的發音。指名說說蜜蜂的“蜂”是由哪兩個音拼起來的。出示eng,告訴學生eng和“蜂”的發音有聯系。教師范讀,領讀,指名讀,集體讀。
(2)eng的四聲。出示eng的四聲,按順序練習,打亂順序練習。
3、教學ing。
(1)ing的發音。
出示鼻韻母ing,引導學生根據ang eng的發音方法推測ing的讀法。自由練讀,師巡視,注意輔導發音有困難的學生。
(2)練讀ong的四聲。
4、教學ong。根據上面3個韻母的發音,引導學生推測ong的發音。自由練習,開火車讀。練讀ong 的四聲。
5、比較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的發音方法和寫法的異同
6、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ing。
(1)告訴學生ying是整體認讀音節,不要拼,它和韻母ing的讀音一樣。
(2)練讀。
(3)自學ying的四聲。
四、鞏固練習
1、認讀字母卡片,開展小競賽,看誰指得又快又準。
2、將單韻母和尾巴n ng發給學生,教師發音,學生做組合游戲。
3、聽音節,說說聲韻母各是什么。
作業設計:
1、描紅。
2、抄寫ang eng ing ong。
板書設計:
ang eng ing ong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熟練掌握鼻韻母ang eng ing ong及其四聲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檢查
1、齊讀卡片:ang eng ing ong
2、指名讀ying的四聲
3、對比讀練習:an——ang en——eng in——ing un——ong
4、聽音,指出下面音節的韻母和聲調。
忙、蹲、冠、定、同。
二、授新課
1、看圖讀拼音詞。
(1)出示圖一。圖上畫的是什么?
①出示拼音詞,指名拼讀,提醒學生讀準第二聲。
②指名說說wu是什么音節,學生自由練讀拼音詞。
(2)出示圖二。圖上畫的是什么?出示拼音詞,學生練習拼讀、呼讀,提醒讀準翹舌音。
(3)用上述方法自學其它兩組拼音詞。
2、讀兒歌,練拼讀。
(1)圖上畫的是什么?
(2)出示拼音句。
(3)自由練讀。
(4)指名讀拼音兒歌,師生共同評議。
三、鞏固練習
1、練讀課文。
2、比一比,讀一讀。an——ang en——eng in——ing
3、看誰聽得清,說得對。聽老師讀拼音,說出聲韻母。
作業設計:
1、抄寫ang eng ing ong。
2、拼讀音節
板書設計:
an——ang en——eng in——ing
課后反思:
認一認5
教材分析: 國標本蘇教版一年級上冊“認一認5”的內容是:認識“刀、戈、弓、矢、牛、馬、車、舟、羽、角、齒、革、瓜、果、麥、豆”16個字,教材給這16個字配以形象的畫面,輔以拼音,已學過的拼音用紅色拼音標明。
教學目標: 能夠正確認識16個漢字,能夠讀準字音,分清字形。能夠根據圖畫初步了解這些字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正確認識16個漢字。
教學構想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識字特點和規律,認一認有一個復現的過程,因此采取層層遞進、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學生逐步加深印象,采取多種方式如小游戲、情景故事等調動學生認字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記。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認識“刀、戈、弓、矢、牛、馬、車、舟”八個生字,掌握學過的拼音。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認一認5
同學們,你們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現在已經會認許多的字了。老師發現咱班的同學特別喜歡認字,而且認起字來還特別快。今天我們再來一起認字好嗎?
我們今天來學《認一認5》。(齊讀課題)
二、出示漢字,初步識記
1、同學們看,你們認得這些字嗎?出示帶拼音的16個漢字:刀、戈、弓、矢、牛、馬、車、舟、羽、角、齒、革、瓜、果、麥、豆。先自己試著讀一下。
2、誰想說一說,你都認得哪些字,還有哪些不認得?讓學生自己認一認,說一說。會認的同學教一教不認得的同學。
3、初記之后,自己再來讀一讀。
三、引導激趣,再記漢字
1、出示前四個字:刀、戈、弓、矢及圖畫。大家看這四樣是什么?
隨機出示卡片,引導學生讀“刀、戈、弓、矢”教師正音。講解:矢就是箭。
你會用這四樣兵器嗎?自己試著表演用一用。
小游戲:用兵器
“老師隨便出示四樣兵器的名稱,你能讀出它,并用一用嗎?”師生共玩。
開小火車,卡片鞏固讀“刀、戈、弓、矢”。
2、創設情景故事《送信》
出示圖片:身上帶有“刀、戈、弓、矢”的古代將軍。
“大家看這是誰?身上都有什么武器?”
“現在兩軍打仗,將軍要去送一封信到軍營,但是路途很遠,而且在路上要渡一條河,在路上準備有四種工具。(出示地圖和牛、馬、車、舟。)大家想一想:將軍怎樣用這四樣工具送信呢?有很多種方法。”引導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圖略)
“送信的任務成功完成,你可不要忘記送信的四種工具它們是牛、馬、車、舟。”開小火車,卡片鞏固讀“牛、馬、車、舟”。
四、整體鞏固
卡片開火車讀一讀所認的漢字。
作業設計:
熟記這八個生字
板書設計:
刀、戈、弓、矢、牛、馬、車、舟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認識“羽、角、齒、革、瓜、果、麥、豆”八個生字,掌握學過的拼音。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認一認5中的前兩組八個漢字,下面咱們來比一比誰讀的字音準。
2、出示字卡,指名認讀
3、這節課我們要學習剩下的兩組八個漢字,咱們來比賽看誰學得認真、字認得準,好不好?
4、這節課,我們要學哪些字呢?請同學們把書打開到第54頁。
二、觀察圖畫,憑借漢語拼音,讓學生試讀
1、請小朋友看圖或拼拼音讀一讀這8個漢字,看誰讀得字音準。
2、指名讀,其余學生認真聽,他讀的音準不準。
3、學生自由讀。
4、請學生當小老師領讀。
三、指導理解字義
1、羽出示羽毛圖
提問:誰知道圖上畫了什么?哪些動物身上有羽毛?
齊讀“羽”
2、角出示“角”圖
提問:這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動物頭上長角嗎?
齊讀“角”
3、齒出示“齒”圖
提問:小朋友,圖上畫了一只什么動物?大象的什么最長?
師述:“牙”就是“齒”,“齒”就是“牙”。你有沒有齒?在哪兒?用手指一指。
齊讀“齒”
4、革出示皮包圖
提問:這是什么?你知道這包是用什么做的嗎?你還知道哪些東西是用革做的?
教師小結:“羽、角、齒、革”都是小動物身上的一部分。你喜歡小動物嗎?大家都喜歡可愛的小動物,咱們可一定要愛護這些小動物,不要傷害它們喲!
過渡:看完了動物,我們再來看好吃的。
5、瓜出示“瓜”圖
提問:圖上畫了什么?你吃過瓜嗎?吃過什么瓜?
齊讀“瓜”
6、果出示“果”圖
提問:圖上畫了什么?桃子、蘋果、草莓是水果,你吃過哪些水果?
齊讀“果”
7、麥出示“麥子”圖
提問:圖上是什么?見過麥子嗎?麥子可以磨成面粉,做成好多好多了吃的食品,你吃過哪些用面粉做成的食品?
齊讀“麥”
8、豆出示“豆”圖
提問:圖上是什么?你還知道哪些豆類?你吃過哪些豆制品?
齊讀“豆”
教師小結:“瓜、果、麥、豆”是農作物的一部分,是農民伯伯辛勤勞動才種出來的。正如一首詩所講:(引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糧食來得多么不容易呀!所以我們要愛惜糧食,不浪費食物。
小朋友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可以知道生活中的事物可以用漢字來表示,生活中有許多學問,以后你們要做個有心的孩子,注意從生活中學習知識。
四、做找朋友游戲。
學了這么久了,小朋友該累了,下面我們來玩個找朋友的游戲。
學生邊唱《找朋友》歌,邊去找自己的好朋友。
五、讀準字音
1、羽
⑴出示字卡“羽”
⑵帶拼音領讀、練讀、指名讀(去拼音讀)、齊讀,其余字教法同上
2、齊讀這8個字。
3、同位互讀。一學生拿字卡,另一學生認讀,讀完擺好,再指讀,收字卡:一學生收,另一學生讀。
4、摘蘋果游戲。請學生到黑板上摘蘋果,摘到后領讀兩遍蘋果上的字。
六、誦讀指導
1、這8個字大家都認識了,你想不想把它們連起來讀一讀?
2、教師范讀,學生認真聽節奏。
3、教師領讀。
4、男女生比賽讀。
5、指名讀
6、把認一認5中的字連起來讀一讀。
七、復習鞏固
1、咱們一共學了五個認一認,八十個漢字,請打開課本到第137頁,讀一讀這八十個字。
2、教師范讀認一認1,學生認真聽節奏。
3、學生練讀
4、指名讀
作業設計:
熟記這些生字
板書設計:
羽、角、齒、革、瓜、果、麥、豆
課后反思:
拼音復習
教材分析: 這次復習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聲母表、韻母表、整體認讀音節表,以便復習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第二部分是漢語拼音兒歌,共有6首,都是在漢語教學中的語境歌。兒歌以拼音加漢字的形式出現,有利于鞏固學生的拼讀能力。兒歌配有形象的圖畫,可以幫助學生展開想象,理解兒歌的內容。
教學目標 復習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表,以便復習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誦讀漢語拼音兒歌,鞏固拼讀能力,了解每首兒歌的意思,豐富語言積累。
教學重難點: 復習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表,鞏固拼讀能力。
教學構想: 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漢語拼音在上學之前就接觸過,加上入學后前一階段的學習,同學們并不陌生,估計一節拼音復習課會使學生學習起來有些枯燥乏味,易引起學生厭學情緒。因此在教學中要抓住學生的特點,增加趣味性,以活動和游戲為主,使學生愛學、樂學,在輕松的氛圍中接受新知。
教學準備: 課件、小黑板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同學們爸爸媽媽都給你們起了個好聽的名字,上學以來,有些同學的名字大家已經認識了,有些同學的名字大家還太熟悉,為了讓更多的同學了解你,你愿意把你的名字拼讀給大家聽嗎?
(1)指名拼讀。(發拼音卡片)
(2)還有誰愿意讀,這么多同學,現在你可以把你的名字在小組內讀一讀,你也可以考考他們,讓他們拼讀你的名字,讀的好的你們夸夸她。
二、巧設游戲“找一找”,練習拼讀音節。
過渡:現在每個同學的名字我們都熟悉了。
1、看看老師發給你的拼音卡片,自己大聲讀一讀。
2、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現在我們就玩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好嗎?誰愿意來?你看看你拿的卡片能不能和他交朋友,如果能,就請你上來。見面碰一碰,點點頭,讀一讀,學生拼讀音節,其他學生說找的對。
3、還有誰來玩找朋友的游戲?這么多同學,現在前后位找找朋友,能交朋友的就讀一讀,老師看誰找的好。
過渡:同學們,聽了大家能流利正確地拼讀音節,拼音王國的國王非常高興,他給我們每個同學都發了門票,邀請我們到拼音王國做客,愿意去嗎?就隨老師一同去吧。
三、復習聲母表、韻母表、整體認讀音節表。
1、出示聲母表課件,瞧,拼音王國的字母朋友排著整齊的隊伍歡迎我們的到來,讓我們快快和他們打聲招呼吧。(自由讀)
2、同學們,這些字母朋友都是什么?(聲母)這就是聲母表。讀聲母要注意什么?(讀的又輕又短)。
(1)誰愿意來讀?
(2)我們開火車讀讀好嗎?
(3)齊讀。
(4)在聲母表中,有幾個朋友長得特別相似,是誰?指名說。
(5)出示:b—d p--q你是怎樣分清的?(指名說:兒歌、手勢)
(6)我們還可以變魔術“擺一擺”來分清他們:拿出你的半圓和豎棒卡片來變魔術,誰愿意來變?老師說哪一個,你就變哪一個。我說b,學生就擺b…… (學生在半空中擺)
3、同學們,拼音王國還有一些字母朋友,他們等得不耐煩了,也跑出來歡迎我們(出示韻母表)這些字母都是什么?(韻母),這就是韻母表,快快和他們打招呼,自己讀讀。
4、請同學們仔細看韻母表,你能看出每行是怎樣排列的嗎?
(1)同位討論討論。
(2)第一行是什么?(單韻母)誰來讀?
(3)第二行是什么?(復韻母和特殊韻母),er是拼音王國的流浪漢,他不喜歡跟別的字母交朋友,能自成音節,誰來讀?
(4)第三行呢?(前鼻韻母)誰來讀?
(5)第四行呢?(后鼻韻母)誰來讀?
(6)在韻母表中也有幾個孿生姐妹,長得特別相似,找一找是誰?
出示:ei--ie ui--iu
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
5、剛才我們一起到拼音王國里復習了聲母、韻母,現在老師要考考你了,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對,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是碩果累累的季節(出示畫圖),看,大樹公公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紅紅的大蘋果,想摘嗎?先聽大樹公公的要求,他說那些標有整體認讀音節的蘋果已經成熟了,可以摘,沒有標整體認讀音節的蘋果還沒有成熟,不能摘,誰愿意來摘?分組摘,摘下來后要領同學們讀一讀。
6、剛才同學們已經把整體認讀音節都摘下來了,讓我們一起讀一讀,請同學們看屏幕:出示整體認讀音節課件,齊讀一遍。
四、復習漢語拼音兒歌。
1、在拼音王國里,還有一些拼音兒歌,這些兒歌句子優美,讀起來瑯瑯上口,請同學們打開書56頁,選你最喜歡的兒歌借助拼音讀一讀(注意讀書姿勢)。
2、誰愿意把你喜歡的兒歌讀給大家聽?評一下他讀的怎樣?還有誰來讀?
3、老師也很喜歡一首兒歌,當大獅子張著大口去吃小猴子時,樹上的小猴子趕快伸下樹枝來搭救,他們多團結友愛啊,多值得我們學習呀。
好,讓我們齊讀這首兒歌好嗎?
五、總結全文。
同學們,今天我們到拼音王國里去復習了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還讀了一首首好聽的兒歌,利用這些拼音朋友到《課外閱讀》中讀一讀哪里還有很多好聽的故事,有趣的兒歌。
作業設計
1、復習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
2、拼讀音節
板書設計:
聲母表
韻母表
整體認讀音節表
課后反思: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聲母g k h,能夠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能正確拼讀方框內gkh與單韻母組成的六個音節,能看圖讀帶調音節和拼音詞。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gkh的發音。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教具:掛圖卡片
主要板書設計:
作業設計按排:練讀帶有gkh的音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前面我們學習了8 個聲母,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5 課,這一課有3 個聲母。
二.看情境圖,聽語境歌,引出新課內容
1.導看情境圖。
(1)。出示看情境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畫。
(2)。討論:
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哥哥會說些什么?弟弟會怎樣說?
(3)。小結圖意,出示有關音節。
1、小弟弟在河邊捉了許多小蝌蚪。哥哥看見了,說:“小蝌蚪長大了就是青蛙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它能捉好多好多蟲子。你快把小蝌蚪放回去吧!”小弟弟聽了哥哥的話,連忙把蝌蚪放回河里,哥哥連聲稱贊小弟弟做得好。
相機出示:ge ke he3個音節。
2.讀語境歌
弟弟河邊捉蝌蚪,哥哥走來勸阻他,小弟弟,很聽話,忙把蝌蚪送回“家”。
3.告訴學生,今天我們要學的3個聲母就是這3個音節中的第一個字母。
4.出示:g k h
三.新授課
1.教學聲母g。
(1)。教學g的讀音。
出示鴿子圖
圖上畫了什么?
告訴學生:g 和哥哥的哥的讀音有些像。
教師范讀g 三遍。
領讀,學生體會練讀,指名讀。
(2)。教學g的字形及書寫。
仔細看,g字像什么?(g子頭型ggg,9字加彎ggg)
指導書寫
師范寫,生描紅。
2.教學聲母k
(1)。教學k的讀音。
k的發音方法和g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讀k時需用力送氣。
學生自由練讀,教師重點指導發音有困難的學生。
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教學k的字形及書寫。
引導看圖,圖上畫的是什么,他們在干什么?
教學順口溜:小雞出殼kkk。
指導書寫,師范寫,生描紅。
3.教學聲母h
(1)。教學h的讀音。
出示荷花圖。
指名說說圖畫的內容。
荷花的“荷”改讀第一聲,就跟h的讀音有些像了。
教師范讀h。
教師領讀h,學生體會練讀。
(2)教學h的字形及書寫。
誰來說說h的樣子像什么?你能想個順口溜記住它嗎?
h---n比較。
指導板演,學生在書上描紅兩遍。
四.鞏固練習
1.抽讀字母卡片。
2.做找朋友游戲。
五.作業
抄寫gkh各四遍。
第二課時
b) 復習檢查
1.抽讀字母卡片
c) 授新課
1.教學音節拼讀。
(1)出示:
e e e
g k h
u u u
(2)學生自由練習拼讀。
(3)指名拼讀音節。
(4)出示:ge ke he
ge ke he
(5)齊讀,指導讀,“開火車”讀。
(6)按順序讀,倒過來讀,打亂順序讀。
2.看圖讀拼音詞。
(1)學習雙拼音詞。
出示圖一。
圖上畫了誰?他正在干什么?
出示:g u gu
練習拼讀,直呼,指名拼讀。
出示:da gu
指名拼讀。告訴學生:兩個第三聲音節在一起時,第一個音節改讀第二聲。
領讀,指名讀。
出示:h e he,ba he
學生自由練習拼讀。
引導看圖,說說圖意。
(2)學習單音節詞。
出示另外3幅小圖,指名說說圖意。
將ge hu he三張卡片發給三個同學,請他們把音節貼到相應的圖上方。
學生看圖練讀音節。
指名拼讀,齊讀,“開火車”讀。
d) 鞏固練習
1.抽讀字母卡片:gkhnp
2.拼擺音節。
請小朋友拿出已教過的字母的卡片。幻燈顯示tu,學生在桌上拼擺tu。
e) 作業
1.練讀課文。
2.抄寫
兒童認識事物總是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拼音字母是抽象的表音符號,缺乏具體的內容,學起來枯燥乏味,兒童往往會產生厭倦情緒。因此,拼音教學必須遵循兒童認識事物的規律。教師要善于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采用多種活潑生動的形式,使枯燥的內容形象化,激起學習興趣。針對這一特點,創設“哥哥勸阻弟弟”的情境,在情境中引出本課的三個聲母,讓學生在一種積極主動的狀態下學習。
兒童學習漢語拼音是一個從語言實踐中來,又回到言語實踐中去的過程,是一個將已有的生活經驗與學習對象建立新的聯系的過程。對于剛入學的兒童來說,漢語拼音表示的語音,其實在兒童口語中經常出現,因此,教學中利用情境圖、情境歌,結合生活經驗進行發音練習,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拼音真有趣。充分利用直觀形象幫助學生學習抽象的拼音字母,幫助學生練習發音。
一、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1、師:小朋友,我們在拼音城里已經認識一些朋友,你們還記得他們的名字嗎?(指名認讀字母)
2、在這些拼音朋友有幾個長得很相似,你們是怎樣區分他們的?(出示
b、d、p引導辨別,對順口溜,左下半圓ddd,右下半圓bbb,右上半圓ppp,像個6 字bbb, 6 字轉身ddd,9字轉身ppp。)
3、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三個新朋友。
[課的開始,首先創設情境復習學過的聲母,肯定學生已取得的成績,,讓學生享受成功的愉悅,從而激發學習新知識的熱情,讓他們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
二、看情境圖,教讀語境歌。
1、出示圖畫,指導觀察: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又會說什么?(指名交流,引導學生看圖說話。)
2、哥哥會怎樣對弟弟說呢?我現在就是弟弟,請你來做哥哥勸我放了小蝌蚪。(師生互動,扮演角色進行對話)
3、師小結:小蝌蚪長大了就變成青蛙,青蛙能捉害蟲,是莊稼的好朋友。所以我們要保護青蛙和他的孩子蝌蚪,不去傷害他們。
4、教讀語境歌:弟弟河邊捉蝌蚪,哥哥起來勸阻他。
小弟弟,很聽話,忙把蝌蚪放回家。
[在觀察情境圖說話訓練時,先引導學生仔細看圖,展開想像,說一句到幾句話。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扮演哥哥進行現場勸阻,從而明白青蛙和蝌蚪都是益蟲,都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它們,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三、新授
一)結合語境歌,認讀字母
1、小朋友,我們今天要結識的三個新朋友就藏在這首兒歌里,讓我們一起來找一找。
師指著圖中的“哥哥”:這是誰?我們大聲地叫叫“哥哥”。 在“哥哥”這個詞語里有今天要認識的第一個朋友“g”,出示g
,指導讀。(把“哥哥”喊一個音,叫得短一點,輕一點,練讀。)
由“蝌蚪” 認讀k 。
把“河邊”的hé 改成第一聲 練讀h 。
2、g k h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漢語拼音了。你們聽“哥哥的哥,蝌蚪的蝌、河邊的河”里面有g、k、h音,那么生活中g、k、h這些音的又有哪些呢?
[結合語境歌,認讀g k
h時,引導學生由語境中的詞變換到字母,巧妙利用語境讓學生認讀字母的音。這樣比教師用規范的話,抽象的概念講解,更貼近學生的實際,適合學生的興趣,掌握得更牢固。爾后,再讓學生到生活中找一找這3個音說一句話,在已知的事物中去找新的知識點,讓學生明白學習與生活緊密相連,拼音原來就在身邊,產生對學習拼音的興趣。]
二)形象記憶,認識字形
1、小朋友,老師這里有三幅圖分別藏著g k h ,你能把他們找出來嗎?
出示教材中三幅圖,指名找找說說,并引導學生編口訣記音形。(鴿子頭形ggg ,小雞出殼kkk ,荷花荷葉hhh,蛋殼破裂)
2、你還想到什么方法記住它們?
引導學生區分9和g、n和h,編口訣記形。(9字拐彎 ggg, 象把椅子hhh,n一豎加長hhh。)
[讓學生想個辦法來記住字母,這對已有些識記拼音經驗,并喜歡探究的小朋友來說無疑又是一個好機會,他們都會躍躍欲試。]
三)自主觀察,書寫字母
1、請小朋友仔細觀察g k h分別是怎樣寫的?寫在哪幾格?(借助筆順示意圖,使學生認清筆畫及筆順,認清在拼音四線格中的位置。)
2、學生先觀察后指名說。 描紅。
[在前面的拼音學習中,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對于字母的書寫,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觀察書寫規則說字母的寫法。]
四、鞏固練習
1、小朋友,你們記住今天三個新朋友的模樣了嗎?讓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游戲吧!(拿出gkh字母卡片,師生、四人小組進行找朋友游戲。甲:ggg,我的朋友在哪里?
乙:ggg,我是g,我來和你交朋友。 甲:ggg,你是我的好朋友。)
2、聽音辨音練習
聽,哪位拼音朋友躲在老師的話中了?
1)一只鴿子飛藍天。
2)夏天要多喝水。
3)天上的星星真多呀,一顆、兩顆、三顆……多得數不清。
3、你能說一句帶有gkh的話考考大家嗎?
(一)游戲激趣,復習導入
1、猜字母游戲,復習學過的拼音。圓圓臉蛋梳小辮(a);小魚吹泡(o);小傘把兒(t);小馬跑步(d);一根小棍(l);一個門洞(n).
2、猜字游戲,復習拼讀及學過的字:bǐ 、tŭ 、 bă 、 mă 、 mù 、 é
3.講述故事:
在一個夏天的早上,清清的小河邊,傳來了青蛙媽媽好聽的歌聲……
(播放cai課件:動畫中青蛙張嘴唱歌,音符跳出組成字母。
小河流水,水花形似字母h;游出兩只小蝌蚪停在水草上,出現字母k。動畫配樂讀兒歌:歌本里,歌兒多,五條線兒像小河。小小蝌蚪河里游,搖頭擺尾樂呵呵。)
4.青蛙媽媽唱的歌,好聽嗎?我們一起來念一念青蛙媽媽唱的這首兒歌吧。我讀一句,你們跟著念一句。
(設計意圖:簡單的認讀復習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心不在焉,因此,一上課老師就設計了生動形象的童話情境,通過學生眼、耳、口等過重感官的參與,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激起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愿望。)
(二)學讀聲母g、k、h
1青蛙媽媽的歌真好聽,老師也想做一回青蛙媽媽,你們想不做我的蝌蚪娃娃 呀?
2.我們的家在池塘里,今天,我要帶著你們到小河邊去玩,不過咱們得先認識幾位新朋友 ,(板書 g 、k 、h )
3、 出示三張圖片:鴿子圖、蝌蚪兔、椅子圖)請同學們說說圖上畫著什么,該貼在哪個字的旁邊。(由同學試著完成)
4、請學生試讀。(同學評價,老師不做評判)
5、老師范讀,正音。
6、誰能給這些字母編編順口溜?
一只白鴿,ggg,兩只蝌蚪kkk;一把椅子hhh.
7、學生練讀。(齊讀、分組讀、開火車讀)
8.(抽讀字母卡片。)讓我聽聽你把朋友的名字讀準了沒有。(指名讀)
9.(播放課件:動畫中有音符組成的g形,兩只小蝌蚪停在水草上的圖形,河面上形似h的水花,任意點擊一處就出現相應的字母。)這三個淘氣的小家伙,全藏起來了,你們能在圖中找到他們嗎?(生:在圖中指出并讀音。)
(三)律動
(課件演示:動畫的主畫面緩緩移動,綠樹、草坪、小河、荷花構成一幅以綠色為主色調的美麗圖畫,并伴有輕柔的音樂聲。)現在,我們和g、k、h成了好朋友。來,帶著朋友,咱們向小河邊出發吧!小蝌蚪,大腦袋,長尾巴,甩起來。跟著媽媽游哇游,一路你都見到了誰?
(四)練習聲母g、k、h與e、u、a的拼
1、(屏幕上出現三扇門,門上分別寫著g、k、h。)快看,河岸上就是三個朋友的家了。都是誰的家呀?(師分別指g、 k、 h。)
2、孩子們,想打開第一扇門,看看g有那些朋友嗎?(播放課件:“咯咯咯”的叫聲。)仔細聽這是誰在叫?(生:母雞。)母雞怎么叫?雞媽媽剛生下了雞蛋,她挺著胸,昂著脖子在驕傲地告訴大家呢,誰來學學? (點擊出現:g-ē-gē。)聲母g與帶一聲聲調的單韻母e相拼出的音節,就是母雞的叫聲,自己拼一拼。誰來讀? (生練習拼讀,指讀。)母雞怎么叫? (生:g—ē—gē,gē、gē、gē。)
3、孩子們,當韻母帶上其它的聲調再和聲母g、k、h相拼時,你們會發現像變·魔術一樣能變出好多的讀音來,不信,咱們來試試。
4、(課件出示)“gè個、kǔ苦、hā哈、gù故、hé禾、gē…歌、kˆ課”,請小朋友做“拼拼音奪紅旗”的游戲。(每組選一為同學拼讀,能全部拼對的組就能奪紅旗。)
(設計意圖;這一教學環節,采用游戲、競賽方式進行拼音練習,使學生始中興趣盎然,學得輕松又愉快。)
(五)、聽音樂,學生用橡皮泥在課桌上擺自形。
三個聲母寶寶的樣子你們都記住了嗎?快拿處橡皮泥擺一擺吧!
(設計意圖:學習字形時,我非常尊重學生的自主意識讓他們自編順口溜。最后,我又以獨特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用橡皮泥捏擺字形,音樂聲中學生興趣盎然,非常投入,有的獨自邊唱邊擺,有的與同桌討論著擺,字母的形狀深深地印在腦海中。)
(六)游戲結束
今天咱們認識了三個可愛的聲母寶寶g、k、h,還在他們的帶領下拼讀了音節,認識了生字,在他們家還有好多音節朋友,你們想認識他們嗎?,時間不早了,咱們下次再來敲門進去看看,咱們該回家了。呱呱呱,呱呱呱,蝌蚪娃娃排隊啦,跟著媽媽快快游,游回家去笑哈哈,今天的收獲可真大。
我的《gkh》拼音教學在設計上運用了多種教學原則,以學生為本,創設學習“生氣”,增強基礎“底氣”,培養語文“靈氣”。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其特點體現如下:
1.童話中漫游,情境中體驗,心靈中融合。將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學內容貫穿在童話故事之中,借助情境激發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興趣。在童真、童趣中教師與學生心靈融合、平等對話,摒棄脫離學生感情基礎的空泛地說教,注重情感的滲透。通過情境的營造、視聽感官的感受達到學生的心靈與學習內容相結合的境界。
2.快樂中學習,活動中表演,歡笑中教育。讓教與學盡量在游戲中展開,在活動中感受學習的快樂與輕松,在歡笑中傳遞各自獨特的體驗。
3.合作中探究,規律中求知,想象中創造。《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中學生多次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自己拼讀,找到對應卡片,并說出相關詞語或句子,然后交流反饋。同時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好的學習方法,在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和創設的情境中拓展學生思維和想象空間;尊重學生年齡特點與認知規律,授之以漁。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教案 篇10
教學設想:
《世界多美呀》是國標本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它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出現,借一只剛出生的小雞的口吻,敘述了她認識世界的全過程,從中感受大自然之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課文以兩條線索展開,一條是小雞孵化過程中的變化,另一條是小雞對周圍世界認識的變化。本文分兩課時完成,教學第一課時,可讓學生讀通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主要定位在指導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并積累語言,同時受到熱愛世界、熱愛生活的情感熏陶,學會課題中的3個生字“世、界、美”,認識“羊”字旁。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學生的要求,把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定為本課的教學重點。
我們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文導入應能充分激起孩子們的興趣,激活孩子們的求知欲望。上課伊始,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在孩子們面前展現一個不停地搖動著身子的雞蛋,同時發出一連串有力的啄蛋殼的聲音。畫面和聲音的有機組合一下子把孩子們帶到一個童話般的神奇世界,此時即使老師不問:“這是什么聲音?“孩子們也會自問,自己去尋找答案了,想像的翅膀在這里展開。巧妙地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入境悟情”的氛圍,讓他們不經意地進入課文的意境,愉快地步入學習課文的殿堂。這就是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魅力所在吧!
透過小小的洞眼,小雞看到的世界有多美呢?“藍湛湛的天空,綠茵茵的樹木,碧澄澄的小河”這些對孩子們來說,要準確地理解是多么難啊!但當這些抽象的詞兒和多媒體展示的畫面融合在一起時,世界的豐富多彩就淋漓盡致地展現在孩子們面前了。這些詞兒在融入大自然的一瞬間,早已賦予了它獨特的魅力和頑強的生命力。看著這五彩的世界,讀著這美麗的詞兒,孩子們還能不陶醉嗎?
當小雞急切地走出去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時,一幅美麗的圖畫又展現在孩子們面前了,多媒體把孩子的生活帶進了課堂,也在課堂中喚起了學生原有生活的積累。活動內化理論告訴我們:“人的素質和能力的發展形式,總是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內化和構建的。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特別是語言的發展,必須在感悟積累的基礎上,在語言的實踐活動中不斷地運用、規范、提高,最終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讓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個美麗的、熟悉的世界,正是內化、拓展課文語言啊!藍湛湛的、綠茵茵的、碧澄澄的、紅艷艷的、金燦燦的、黑壓壓的……一個更絢麗的世界深深印在孩子們的心里,這是在感受世界的同時,也為孩子們積累、運用語言創設了情境,提供了條件。確實,多媒體輔助手段,只要輔得好,輔得到位,最終讓我們看到的是課堂活了,孩子們樂了。
《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以讀為本,自讀自悟”這是新理念所折射出的新的教學法。把“讀”貫穿于整堂課中,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結合師生的評議,讓學生與語言多次面對面的接觸,品嘗語言的“原汁原味”,領悟課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在反復朗讀、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自己的體驗、感受,用自己的有聲言語盡情地表達出來!
言為心聲,“世界多美呀”不僅僅是小雞眼中的世界,她更是孩子們心中的一片樂園。
教學過程:
一、多媒體課件導入
(點擊多媒體:出示孵化圖)雞媽媽蹲著孵小雞,蛋殼里的小雞慢慢醒來了,看見四周黃乎乎的,他想:整個世界都是黃色的呀!(多媒體映示這句話。再點擊映示:蛋晃動幾下,同時發出長而有力地啄蛋殼的聲音)
【生動形象的畫面與聲音有機結合,既是對上節課學習內容的再現,又一下子把孩子們引入神奇的童話世界,誘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你聽到了什么?(學生根據感知自由想像。)
2、(多媒體飄出兩句話:小雞用小尖嘴啄蛋殼兒。他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個小小的洞眼。同時演示啄了一個洞眼。)
(1)帶著你聽到的感覺,輕聲讀讀這句話。
(2)指名讀。相機評價。
(3)讓我們來給畫面配音,好嗎?(多媒體重播啄出洞眼的過程)
過渡:小雞從這洞眼里又看見了什么?
【這一環節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帶著這種體驗來接觸語言文字,朗讀感悟,最終能把課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3、(多媒體映示課文插圖)誰來說說?
4、指名隨意說。(多媒體相機飄出: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1)飄出一句指導一句。
(2)小雞看到的世界好美啊!把它讀給旁邊的小朋友聽聽,喜歡怎么讀都行。
【“喜歡怎么讀都行。”這一環節的設計,尊重了學生獨特的個性,獨特的體驗。】
(3)誰想來讀給大家聽聽?
三、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過渡:看到這么美的世界,如果你是小雞,你會怎么做,怎么說呢?
1、指名說。
2、書上的小雞是怎么想的呢?,快,把書翻到102頁,讀讀最后兩段。
3、啊,原來世界這么美麗呀!小雞可高興了。他怎么做?(多媒體映示:雞蛋碎了,小雞出來了,同時飄出:它用翅膀一撐,就把蛋殼兒撐破了。)
指名讀,相機評價。
4、(點擊多媒體:一邊引說一邊打出:它嘰嘰嘰地叫著,慢慢站了起來.)慢慢走了出去,他真想環游整個世界呢!走著走著,哇,世界好美呀!你猜,小雞會說什么呢?(點擊多媒體出示一幅大自然風景圖)你來做小雞,找你的好朋友說一說。(配樂《春天在哪里》)
【創設情境,讓學生轉變為文中的小雞,用小雞的視角去觀察,去感受,去體驗,去實踐,以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
(1)指名說說,發展語言。
(2)小朋友,你用最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美麗的世界,你聽,(點擊多媒體發出小雞叫聲)小雞是在說:世界多美呀----藍湛湛、綠茵茵的、碧澄澄的、紅艷艷的、黃燦燦的、黑壓壓的……
【這一環節的設計,喚起了學生原有生活的積累,同時也是對課堂上學到的語言運用、規范、提高,內化為生活中的語言。這不正是“讓生活走進課堂,讓課堂走向生活”嗎?】
(3)是呀,世界多美呀!(多媒體飄出課題)
過渡:你想寫寫這個課題嗎?這里有三個字特別難寫(多媒體出示:世、界、美。字的背景是三座城堡)你有信心來攻破他們嗎?
四、學習生字:世、界、美
1、看筆順表描紅,邊描邊想:有什么成功經驗想來告訴大家?
2、交流成功經驗。(多媒體隨機出示這三個字的筆順)
3、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大家的成功經驗吧!習字冊練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