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識字教學)教案(一)
識字教學(一)
教材分析:
本冊識字與寫字部分的編排采用了三種形式:第一種是與漢語拼音穿插安排的“認一認”;第二種是以韻文的形式安排的“詞串識字”;第三種是隨課文安排的識字、寫字。要求能識會寫的字,安排在田字格里;要求只識不寫的字,安排在兩條綠線內(nèi)。教材在每篇課文的后面安排了“字的偏旁部首”、“字的基本筆順”、 “田字格字帖”。這些安排都是為了貫徹落實國家語委語言文字方面的最新規(guī)定和標準等。每一個字分三部分呈現(xiàn):最上面是一幅這個字的實物圖畫(圖像),中間是標示該字讀音的音節(jié)(聲音),下面是與圖、音節(jié)相對應的漢字(符號)。這樣編排的三大優(yōu)勢:第一、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向孩子們揭示了符號(即文字)與對應實物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第二、充分利用了學生的“前期經(jīng)驗”,為學習較為抽象的文字符號鋪平了道路。第三、將聲音、圖像、語義、符號巧妙地整合為一體。腦科學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人的大腦擁有對韻文、韻語善于記憶的特性。課本將這部分生字依照押韻合轍的格局,編成了四字韻語。而韻語瑯瑯上口,便于誦讀。因此,本枯燥無味的“識字”就會變得簡單易行、生動有趣。
教學目標:
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認識常用漢字255個,其中129個會寫。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jié)構(gòu)。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
教學重難點:
認識常用漢字255個,其中129個會寫。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jié)構(gòu)。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
課時分配:
識字1…………………………………………………………………………2課時
識字2…………………………………………………………………………2課時
識字3…………………………………………………………………………2課時
練習1…………………………………………………………………………2課時
口語交際………………………………………………………………………1課時
識字1
教材分析:
本課是看圖讀韻文識字。課文是一首古詩,讀來瑯瑯上口,富有兒童情趣。課文配有插圖,小橋、流水、煙村、亭臺、桃花……一幅幽靜美麗的鄉(xiāng)村田野畫面。課文田字格中的范字,是本課要求學會的10個生字,標在田字格上方的是要學生認識的9中筆畫。
教學目標:
知道詩歌的大意,能想像出山村優(yōu)美的畫面,感受生活的美好。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復習鞏固漢語拼音,會認10個生字,認識基本筆畫,會寫“一、二、三”等漢字。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識字寫字。
教學構(gòu)想:
本課是看圖讀韻文識字。課文讀來瑯瑯上口,富有兒童情趣。課文配有插圖,小橋、流水、煙村、亭臺、桃花,一幅幽靜美麗的鄉(xiāng)村田園畫面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識字課,他們心中一定有著異樣的新奇感。大部分學生在之前就接觸過詩中的數(shù)字和“去…‘里”“花”等字,也許有的學生已將古詩念得滾瓜爛熟,就等著課堂上得到教師的肯定,躍躍欲試之心可想而知。因此,在本課教學中要注重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以優(yōu)美的圖片、動聽的音樂、愉快的游戲和教師的范讀來喚起學生的感知,讓學生視景人情、熟讀成誦。從本課起,學生開始學寫漢字,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認識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稱,教會學生觀察漢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還要加強對學生執(zhí)筆姿勢與寫字姿勢的指導。教師可以通過編唱“寫字歌”、比賽、游戲等形式來督促學生養(yǎng)成正確執(zhí)筆和寫字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