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音樂上冊全冊教案(人音版)3
2.構思:從命題出發構思內容框架。根據框架選用素材進行創作。
3.因為是命題的自由創作,所以各種形式不限。
如:用各種音響的先后交織出現,組成一幅《狂風暴雨》;再如:用數首表現“雨”的歌曲串聯起來,加上打擊樂器、串聯詞等。還可以小品形式、藝術造型、舞蹈等等各種藝術形式進行創作。板書設計: 暴風雨 課后反思課 題 第八課 冬 雪 課 型 欣賞
學習目標 雪給大地帶來嚴寒,雪景給我們帶來銀白世界的歡樂。這一自然現象給音樂文化提供資源。雖然祖國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觀其美景,但我們可以從歌曲、樂曲、京劇的音樂聲中去尋找體驗、去獲得樂趣。 學習重點 難點 初步學習模進方法創作旋律。
合唱的和諧及#2的音準. 教(學)具 音樂磁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表演《雪花帶來冬天的夢》 1.聆聽范唱。問:對歌名能理解了嗎? 2.再聽一遍范唱,在“告訴小”的間奏處,請大家輕輕隨音樂拍手()。 3.解決兩處難點:
“#2”的音高要接近“3”,這樣“#2”就能唱準。
注意弱起的節奏,用劃拍法唱準。 5.自學歌曲的曲調。 設問:
(1)歌曲告訴了我們什么知識? (2)還有哪些動物也冬眠? 二、聆聽《踏雪尋梅》 1.欣賞《踏雪尋梅》。
邊聽邊看書上的歌詞,如能將歌譜也同時展示,效果會更好。
2.討論歌曲表現的內容。 3.再次聆聽。鼓勵學生看著歌譜,輕輕哼唱。 板書設計: 冬 雪 白色世界 課后反思 課 題 《堆雪人》《乘雪橇》。 課 型 欣賞
學習目標 雪給大地帶來嚴寒,雪景給我們帶來銀白世界的歡樂。這一自然現象給音樂文化提供資源。雖然祖國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觀其美景,但我們可以從歌曲、樂曲、京劇的音樂聲中去尋找體驗、去獲得樂趣。 學習重點 難點 初步學習模進方法創作旋律。
合唱的和諧及#2的音準. 教(學)具 音樂磁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表演《堆雪人》 1.聆聽范唱,找出相同節奏的樂句。 2.學唱第一樂句的曲調 3.完成歌曲的練習:線條圖形的連接。 二、聆聽《乘雪橇》
1.初聽全曲。
設問:這是什么地區(國家)的音樂風格?為什么?
2.根據教材中的圖形譜及簡譜譜例,熟悉樂曲的主題音調(或唱或奏或哼)。
3.復聽全曲。
設問:這一主題音調全曲共出現幾次?每次出現有哪些變化,表達了怎樣的情緒與情景? 4.再次復聽,邊聽邊作圖形譜表示你對樂曲的過程的理解。
三、祖國各地的冬季
1.展開中國地圖的掛圖。
2.找出課本中的“黑龍江、海南、昆明、西藏”的地理位置。
3.同樣是冬季,為什么在中國土地上冬景不一樣?
4.讓學生談談在寒假中到過祖國的哪些地方,或從書本知識、影視媒體、網絡上獲得的各地冬季的風景。
5.請體驗過冬雪的同學談談其感受。板書設計: 堆雪人 童趣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