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音樂第四單元綠色的夢教案
教學評價
1、 學生參與的程度和參參與率。
2、 模唱主題的準確程度和聽辨奏的準確度。
3、 能否與他人合作,運用歌唱、舞蹈、繪畫或打擊樂的形式表現樂器。
第四課時(詳案)
教學內容
音樂情景劇:《森林的故事》
教學目標
1、 看圖了解故事情節。
2、 用沮喪、無可奈何的心情演唱歌曲《為得了》,發展學生的音樂想象力及表現力。
3、 用圖畫、表演、配樂、朗誦、打擊樂、歌舞的開式表同《森林的故事》。
教學過程
1、 導入部分(師生課前查閱關于森林的資料)。
教師:誰能把自己找到的關于森林的圖片或其他資料給同學們介紹一下?
學生:出示生長茂密的森林圖片并給大家介紹。
教師:據一份可告材料報告,在過去的1970年到xx年間,地球上的森林覆蓋率下降了12%。;在此生物多樣化下降了1/3,淡水資源減少了55%。老師也搜集了一些圖片給大家看。出示荒漠的圖片。我們聽到了觸目驚心的數字,真為人類生存的環境而擔憂。是嗎?大家還能舉出哪些例子來?
學生:森林火災、濫確濫伐、動物種類的消失等。
教師:生態平衡被打破,終將會威脅到我們人類,多么可怕,作為人類應怎樣做呢?
學生:種樹造林。
教師:就像歌曲《少先隊員植樹造林歌》中唱的那樣,用我們的力量給祖國的綠化事業,讓城市、鄉村、田野到處充滿生機勃勃的綠色,那該多好呀!
2、 出示本單元中的五張圖片。
教師:這五張圖連在一起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說出故事的梗概。
教師:沒想到森林里的動物們也會遭到失去家園的動難,一會兒我們要將這個故事編成音樂劇,讓更多的朋友們知道保護森林的重要性,大家愿意嗎?看哪個組同學最成功。
3、 學唱歌曲部分。
教師:在演出之前,我們一起先來學唱歌曲《不得了》。
出示歌曲,播放歌曲錄音,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及音樂形象。
教師:指導學生先從整體上把握歌曲。你們覺得動物們唱這首歌時的心情怎么樣?
學生:傷心、著急等。
教師:那我們一起來學習歌曲是怎樣表現這種著急的心情的。
教師:歌曲的特點就是2/4、3/4拍交替運用。而且我們發現每拍后面都有八分休止符,讓我們感到動物們的語氣是那樣急切。間奏的引入好像是描寫動物們慌亂的腳步聲。三個樂句一層一層跌落,表現了動物的傷心、無可奈何的樣子。結束句突然出現了一個四拍的長音,并且穩穩的落在了66/50//上,首尾呼應,結束歌曲。
學生:嘗試完整地演唱。分組唱熟歌詞。盡量做到形象生動。
4、 分組設計活動,表現情景劇《森林的故事》。
教師提供素材:各種動物的頭飾、打擊樂器(沙錘、雙響筒、鈴鼓、碰鐘、響板、小笛子等),音響資料等。
5、 各組展示。
教師:請觀看的同學評價。生生互評、師生互評。
課堂小結:演音樂劇是對大家表演才能的一次鍛煉,關于演情景劇大家有沒有想變的?
學生自由發言。
注:本課可以用兩課時完成,排練的過程很得要,表演要層次清楚,不拖拉。
教學評價
1、 說出故事的情節梗概。
2、 形象生動地演唱歌曲《不得了》。
3、 用綜合表演的形式檢驗學生參與活動的情況。
第四單元教學反思:春天來了,到處都充滿了綠色,這一單元的教學主要圍繞綠色展開,不妨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第一課時的欣賞難度會很大,要重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