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學期音樂全冊教案
這些聲音組成了春天的音樂會——課題揭示的《春天舉行音樂會》。
2、聆聽范唱(教師示范或聽錄音)。
3、設問:這場音樂會的指揮是誰?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
4、學唱第一部分歌曲(前16小節):
有感情地、有節奏地吟讀歌詞(按音樂節奏)。
學生吟誦歌詞時,教師彈這16小節曲調為他們伴奏,既作為背景,又為學曲調鋪墊,注意:
在有感情熟讀這段歌詞的基礎上,學會曲調與歌曲。
5、學唱歌曲第二部分:以樂句為單位,以聽唱法為主學唱曲調。“春天舉行音樂會”是點題樂句,也是全歌的高潮,要注意唱好。
6、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動作表演。
7、以打擊樂伴奏渲染其氣氛。
8、打擊樂的編創有兩個方面:一是選擇樂器,二是選擇節奏。必需按不同性能的打擊樂器選擇其適合表演的節奏型。如金屬類宜表演長音,而木塊類則宜短音。
第二課 可愛的動物
教學內容與教學目的:
一、天上飛的杜鵑,地上跑的馬,都是可愛的動物,都是人類的好朋友。在感受、體驗以“杜鵑”、“馬”為題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即興創作表演活動,以表達我們對動物的一片愛心。
二、認識低音 掌握 的八個音的音高與唱名。唱好《頑皮的杜鵑》、《我心愛的小馬車》,并試用 八個音即興創作4小節曲調,唱自己的歌。
教學重點:認識低音 掌握 的八個音的音高與唱名。
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一、聆聽管弦樂《森林深處的杜鵑》。
二、學唱歌曲《頑皮的杜鵑》。
教學過程:
一、聆聽管弦樂《森林深處的杜鵑》。
1、解題導入。設問:誰有過去大森林的體驗?也許我們大部分都沒有去過。能稱森林的是幾萬株幾十萬株的大樹組成的茫茫一大片大樹。今天要欣賞的作品是《森林深處的杜鵑》,你能從音樂聲中想像嗎?
(1)當你聽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時請站起來?
(2)當你聽到杜鵑鳴叫聲時請舉手。
4、師生討論。
設問:
(1)你能描繪一下,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嗎?
(2)你能模仿杜鵑的叫聲嗎?
5、復聽樂曲:要求,把你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用你認為最方便、最能表現的形式表達出來。如:簡筆畫、身體的動作……邊聽邊表現,要保持教室安靜能聽清音樂,自由想像。
6、簡單介紹圣-桑的《動物狂歡節》。
7、完成教材下方的練習與思考。
8、在括號內填入單簧管名稱或圖形。
9、
二、學唱歌曲《頑皮的杜鵑》。
1、復習已學過的音高 ,注意唱準,尤其是 兩音的音準。
2、講解低音點,在記譜中,除了從 八音外,還有低音區的音,簡譜中用音符下面加點來表示,如“5 6 7”的低音就用 來表示。教師示范“5 6 7”的柯爾文手勢。
3、唱準 八個音,同樣要注意唱準 。學生邊唱邊打手勢。
4、出示《頑皮的杜鵑》前4小節曲譜,讓學生視唱:
5、在能準確視唱前4小節的基礎上,再加4小節:
誰能以最短的時間,唱的最準確,說明他的音樂能力最棒!
6、聽辨訓練:聽出樂句的重復部分及出現最多的兩個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時候出現?(教師彈奏全曲。)
7、視唱全曲。表揚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