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學期音樂全冊教案
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一、聆聽吹奏曲《同伴進行曲》。
二、學唱歌曲《噢!蘇珊娜》。
教學過程:
一、聆聽吹奏曲《同伴進行曲》。
1、簡單介紹該曲創作的背景,以幫助學生對作品的理解。
2、充分利用圖形譜進行教學。邊聽音樂邊看圖形譜。以幫助學生理解1與2的對比。
3、復聽1與2時,要求學生用自己理解音樂的各種手段進行描述,如幾個人一起表演“隊列與懷念”,也可用圖畫,也可用語言……
4、初聽3。設問:這段音樂與前兩段音樂中哪一段相同。
5、復聽3。學生畫圖形譜。
6、完整聽全曲,并進行隊列變化表演。
二、學唱歌曲《噢!蘇珊娜》。
1、教學時注意:弱拍的附點節奏,教唱時不可過分強調,也不要隨其自由。可進行對比范唱,從聽辨入手,教會學生唱準。
2、伴奏的加入,可分步進行,先練鼓,打強拍,其次是雙響筒,最后是口風琴。
3、無論是唱還是伴奏、伴舞,都必須以對朋友的友誼為中心,表達出對友情珍惜的心情,才能表現出歌曲的歡快情緒。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一、聆聽合唱曲《船歌》。
二、歌曲表演《原諒我》。
教學過程:
一、聆聽合唱曲《船歌》。
1、初聽全歌:要求學生能聽出歌曲反映的內容。
2、板書歌詞,復聽全歌,讓學生看著歌詞聆聽。
3、師生交流討論歌曲所表達的情景------突出伙伴們真誠的友誼之情和歡快的氣氛。
4、再復聽全歌,重點放在合唱部分,要求回答教材中提出的問題:他們唱的是同一個曲調嗎?
5、板書:合唱譜,讓學生憑聽覺劃出合唱的二聲部圖形譜。
6、隨音樂用手的劃動來表示曲調的起伏流動,表達伙伴們輕松活潑的在船上劃行的情景。
二、學唱歌曲《原諒我》。
1、在完整聆聽樂曲的基礎上,多次感受歌曲的旋律,可聽范唱和著節拍,輕聲跟唱,感受音樂。
2、注意弱起分句。讓學生掌握分句主要是通過教師范唱及歌詞的分句兩個層面進行聽與講,解決其難點。
3、前三句強拍上的附點八分音符不要講時值的理論,而是通過語氣,強調“我”,因此要唱得重一點,稍長一點,來解決附點節奏的難點。
4、歌曲處理上同樣從標題出發,要求學生帶著內疚的情緒,向朋友傾訴自己的一點錯,而表達對同伴的信任,希望得到同伴的原諒,使伙伴的友誼更近一層。
5、打擊樂的編配,主要是為了烘托三拍子的強弱節奏。
課后反思:
第四課 音樂會
教學內容與教學目的:
一、聆聽《苗嶺的早晨》等四首不同風格的樂曲,猶如參加一場音樂會活動,感受不同的音樂作品情緒,給我們一次美的享受,并在這場“音樂會”中能聽辨各種獨奏樂器的音色(如小號、口笛……)
二、在演唱《我是小音樂家》中,進行編創活動,體驗做小音樂家的情趣。在演唱《嘹亮歌聲》中,實踐輪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現的情緒。
三、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時值,并能在讀譜實踐中運用。
教學重點: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時值,并能在讀譜實踐中運用。
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一、聆聽嗩吶與樂隊《小放牛》。
二、學唱歌曲《放牛山歌》。
教學過程:
一、聆聽嗩吶與樂隊《小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