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六年級下冊音樂第五課教案
3、搖滾樂
欣賞一首歌曲,感受(判斷)這首歌曲的風格。播放《晝夜搖滾》這是比爾?哈利(bill haley )在1954年錄制的《晝夜搖滾》。這首歌曲風格涉及了鄉村音樂、節奏布魯斯和波普三個方面,這也正好說明了50年代中期搖滾樂產生的三個源頭。簡介搖滾樂的起源
兩位先驅者 :比爾?哈利 ;埃爾維斯?普萊斯利(貓王)比較下面兩首歌曲在風格上的不同(旋律、節奏、力度及演唱方式上的差異)。
播放《yesterday once more》《appetite for destruction》一首旋律優美,節奏平穩,力度柔和,演唱抒情;
另一首節奏強勁,喊叫發泄式的演唱風格。
(對比法引入介紹不同風格搖滾的特點,并介紹幾個代表樂隊,欣賞一兩首代表作。)
主流搖滾:主流搖滾繼承了節奏布魯斯強勁有力的風格。節奏的作用在主流搖 滾 中更被突出。
搖滾樂一般為四拍子,在傳統的四拍子中二、四拍是弱拍,許多主流搖滾卻強調二、四拍力度,也有的主流搖滾對每小節的四拍同等強調,反拍的力度更厚重,感覺更強烈。
代表樂隊:“滾石”樂隊等2
.溫和搖滾的主要特征是:“重旋律、輕節奏”。一般的溫和搖滾,都具有較強的旋律性和可唱性。代表樂隊:溫和搖滾的著名歌手卡朋特兄妹
山區搖滾于50年代產生在美國南方,是鄉村搖滾的前兆,它按照山區音樂的演唱方式,通常采用原聲吉他、鼓作為節奏性樂器。到到了60年代末,在加利福尼亞發展起了一種"把鄉村音樂的聲音和題材與搖滾樂的節奏和樂器法相結合的流行音樂風格",它被稱作鄉村搖滾。代表樂隊: “老鷹”樂隊《加利福尼亞旅館》琳達?龍斯塔特《心潮滾滾》了60年代末,在加利福尼亞發展起了一種"把鄉村音樂的聲音和題材與搖滾樂的節奏和樂提問:搖滾音樂中的常用樂器?基礎樂器:吉他、貝司、鼓;擴充樂器:鍵盤、管樂等。
4、通俗名曲欣賞
(1)、 理查德.克萊德曼鋼琴版《綠袖子》《藍色的愛》
(2)、哈恰圖良《馬刀舞》
(3)、雅尼《紫禁城之光》
(三)、總結,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