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音樂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6個課時)
(播放伴奏錄音)
(7)分男女組進行賽唱。
三、拓展延伸
1、師:大家唱得真棒!你還能接著往下唱嗎?三只、四只蛤蟆呢?我們來試一試,唱一唱,看誰數得清?誰數得準?(播放歌曲伴奏)
①請學生說說是用什么辦法數出來的。(出示蛤蟆圖片)
②數出后并唱一唱。
2、創作表演
① 師:你能加上動作來表演嗎?(全班同學隨音樂自由創編舞蹈動作)
② 師生舞蹈表演。(請個別學生上臺表演,學生帶上蛤蟆頭飾)
③ 加入打擊樂器進行表演。
四、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表現的真精彩,今天我們學唱了歌曲《數蛤蟆》,認識了蛤蟆也是保護莊稼的能手,我們要愛護它,保護它,看到有傷害小動物的行為要制止,做個愛護小動物的好學生。
五:作業
師:請小朋友回去可以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為它編一首兒歌,下節課我們一起來分享!讓我們隨著歌曲的旋律結束我們快樂的音樂課,小朋友們再見!(播放歌曲《數蛤蟆》)
第二單元快樂的游戲
第二課時《士兵進行曲》
教學內容:
1.音樂活動《士兵進行曲》。
2.欣賞管弦樂曲《布老虎》。
教學目標:
1.能隨著《布老虎》的音樂展開想象,初步理解音樂表現的內容,并初步了解布老虎的民俗。
2.在熟悉《士兵進行曲》音樂的基礎上,能按節拍敏捷地作出種種動作。
3.能在音樂游戲中體會快樂。
教學重點:了解樂曲不同情緒。
教學難點:能按節拍敏捷地作出種種動作。
教學過程:
1.出示布老虎的圖片或實物后,初聽管弦樂曲《布老虎》。
2.介紹有關布老虎的民俗。
布老虎是兒童的玩具,在我國很多地方的農村中,人們都喜歡用老虎的造型來打扮小孩,頭戴老虎帽,腳穿老虎鞋,手中拿著布老虎,睡覺時還有老虎枕……有一首民謠唱道:“小猴孩,你別哭,你別鬧,給你買個布老虎,白天拿著玩,黑夜嚇麻胡”。“麻胡”是民間傳說中專門殘害兒童的惡鬼,讓孩子穿虎鞋、戴虎帽、玩布老虎是表示驅惡除魔保佑平安的意思。
布老虎身上的圖案色彩鮮明,眼睛很大,額頭還有一個”王”字,但并沒有過于兇猛的樣子,相反,它能使孩子們愛不釋手。
3.觀看《布老虎》動畫,布老虎什么時候很安靜?什么時候很兇猛?引導學生分辯兩個不同的“老虎”主題,一個是貌似兇猛的,一個是比較溫和的。
4.三次傾聽《布老虎》,用動作表示布老虎的兩個主題。
5.初聽《士兵進行曲》,什么樂器演奏的?介紹作曲家.
6.隨音樂做士兵齊步走的動作,感受其進行曲的律動。
7.請學生仔細觀賞課本上的圖示,知道一共要做拍手、拍腿、踏左腳、打槍、立正、敬禮等六個動作。同時要念qi、cha、peng、pa、ka等象聲詞。
8.教師隨音樂作示范。
9.這個練習的難點是既要做動作,又要念出聲音,兩者要密切配合,學生可能會感到困難,因此可帶領學生先隨音樂學做動作,再同時念出聲音。
10.分組比賽,看哪一組做得最整齊。
11.學生自己設計動作,隨音樂自由表演。
教學反思:孩子們能感受樂曲不同的情緒;能隨音樂自由設計動作并進行律動。
第二單元快樂的游戲
第三課時《猜謎謠》
教學內容:會唱歌曲《猜謎謠》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用輕快活潑的聲音,充滿童趣地演唱《猜謎謠》,
2.能勇敢的擔任領唱,與同學合作演唱歌曲。
3.關注生活中“有美感的聲音”,從而增強孩子對自然界多種音響的好奇和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