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音樂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6個課時)
四、小結
同學們真是能歌善舞、多才多藝。你喜歡這個夸張的大面具嗎?喜歡這首歌曲嗎?讓我們在課下為這首歌曲編創舞蹈進行表演吧!
教學反思:學生們對歌曲很感興趣,表現歌曲環節很積極,很興奮。課堂氣氛活躍。
第二單元快樂的游戲
第五課時《布老虎》
教學內容:欣賞《布老虎》
教學目標:
1、能隨著《布老虎》的音樂展開想象,初步理解音樂表現的內容。
2、能分辨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布老虎》三個樂段,
教學重點、難點:
1、在各項音樂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教學準備:鋼琴、錄音機 、磁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聽音樂拍手進教室。
2、確立良好坐姿,明確課堂紀律,師生問好。
二、復習歌曲
1、發聲練習: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貓愛吃 魚, 魚。
2、模奏練習:
2/4 │ × . × │ × . × │ × — ‖
2/4 × │ │ × │ × — ‖
2/4 │ │ × │ × — ‖
3、實踐模唱,復習歌曲《數蛤蟆》。邊唱歌曲邊為歌曲伴奏。
4、老師給予鼓勵。
三、新授
1、介紹有關布老虎的民俗:布老虎是兒童玩具,在我國很多地方的農村中,人們都喜歡用老虎的造型來打扮小孩,頭戴老虎帽,腳穿老虎鞋,睡覺時還有老虎枕頭……
2、引導學生說出小時侯玩過的動物玩具。(同學們回答)
3、初聽音樂,讓學生安靜的欣賞。
4、復聽音樂,引導學生分辨兩個不同的“老虎”主題,一個貌似兇猛的,一個溫柔可愛的。
四、音樂活動
觀看布老虎動畫視頻,引導學生自由表現布老虎的三個樂段。
第二單元快樂的游戲
第六課時《舞龍》
教學目標:
體會舞龍的熱鬧場面,感受競爭,向上的精神 。
教學重難點 :
感受舞龍的緊張氣氛,體會積極向上,合作團結的精神。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1、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課件出示兒歌)同學們知道這首兒歌是寫哪個節日的嗎?在這一天,在北方,人們都吃餃子,穿新衣,孩子們放鞭炮;在南方,人們則要舞龍。(板書課題)
2、簡介舞龍。(課件出示圖片資料)
二、初讀感知
1、聽賞歌曲,了解歌曲是怎樣描寫這個場面的。
2、再聽歌曲,同學邊聽邊想每一段主要寫了什么場景?
3、這場舞龍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用兩個詞來概括一下嗎?(板書:熱鬧 喜慶)
三、分析歌曲
(一)學習第一段。
1、聽賞第一段并思考。
(1) 找出描寫龍和隊員的樂段并畫出來。
(2) 哼一哼,說一說龍和隊員有什么特點。
2、哪幾段是描寫舞龍場面的?從中可以看出舞者有什么樣的氣勢?
3、哪幾段是描寫隊員的?隊員有什么特點?
(二)學習第二樂段。
1、聽賞第二段,感受舞龍過程中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1)比賽進行的怎么樣?哼唱表現舞龍場面的句子。
(2)旋律和第一段比有什么不同?
2、反復聽,感受舞龍的緊張和激烈。
(三)體會現場觀眾的心情。
自由發言。
(四)體會感悟
想一想舞龍體現了一種什么精神?
四、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老師還希望你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也能發揚齊心協力,力爭上游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