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音樂第三單元母親河教案
《黃河大合唱》共有八個樂章,最好讓學生記住其中四個以上樂章的題目。
冼星海創作《黃河大合唱》只用了六天時間,而且是抱病在窯洞里完成的。從創作完成到演出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可見當時革命根據地辦事效率之高。
《黃河大合唱》首次演出雖然條件很差,但合唱隊、樂隊個個精神飽滿,演出獲得很大成功,毛主席當即興奮地站起來鼓掌,連連稱贊:“好,好,好!”
按照課本上的要求,請學生找到《黃河大合唱》的錄音資料,在課外活動時與同學們一起聽賞。
3、復習歌曲《長江我的家》
(1)隨范唱錄音帶歌唱。
(2)隨歌曲伴奏帶歌唱。
(3)隨教師琴聲歌唱。
(4)隨琴聲學習前16小節歌譜,學會 的節奏。
(5)按課本上的規定,用領唱和齊唱的形式隨伴奏帶歌唱,領唱可先由教師擔任,后由學生擔任。
4、復習歌曲《保衛黃河》
(1)再次欣賞輪唱曲《保衛黃河》。
(2)隨伴奏帶齊唱幾遍。
(3)隨琴聲唱二部輪唱。
(4)如有條件,可加入大軍鼓和小軍鼓、鈸。
5、音樂活動《黃河與長江》動員
下節課,我們就要進行本單元的總結、拓展性的音樂活動《黃河與長江》。
請同學們看課本,上面有哪些提示呢?(學生回答:“請分組收集長江、黃河的有關資料,準備參加‘擂臺賽’吧!”還有“黃河的發源地在哪里?你知道為什么把黃河、長江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的發源地在哪里”、“你還知道哪些表現黃河、長江的藝術作品,請與同學們交流。”)
音樂活動《黃河與長江》,當然應以音樂作品為主,但為了拓展視野,也應貫通美術、文學、攝影甚至舞蹈作品。我們應從哪些方面做好下節課的準備呢?
(1)今天課后各小組召開一次小組會,商議你們小組出幾個節目、用什么形式,例如齊唱、表演唱、朗誦(詩歌或散文)、舞蹈、美術作品或攝影作品評價等,我們要求每個小組至少要出三個節目。
(2)各小組要將任務分好工,落實到每位同學,要求每位同學都能有參加節目表演的機會。
(3)針對課本上提出的問題,各小組都要有所準備,下節課上要進行搶答。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音樂活動《黃河與長江》。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組織、協調、合作的能力。
2、通過對音樂姐妹藝術的收集、欣賞、交流,拓展學習視野。
教學過程:
1、 分組活動
這一活動是充分發揮師生創造性的極好時機,可用多種方式來進行,例如小組擂臺賽、游藝會、班級文藝節目展演等。
2、 師生共同活動
這一活動由教師主持外,也可由幾名學生來主持,師生要共同參與,盡量讓每位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大多節目應采用小組共同表演的形式,但也可有幾個由個人表演的節目。
3、 各小組互相合作
更加提倡小組間的合作表演,例如一個小組舞蹈,另一小組伴唱,一個小組朗讀詩文,另一小組配音,男生唱歌,女生伴舞,一些學生表演書法、繪畫,一些學生為之操琴伴奏等。
總之,要盡量組織得豐富多彩,在音樂活動進行過程中,還要將課本上的問題及時、巧妙地插入其中。重視利用課本中的詩詞、插圖(照片)等教學資源,充分發揮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