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音樂第三單元母親河教案
4、師生總結結束教學。
相關參考資料:
1、長江
長江全長六千三百公里,在世界上僅次于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和非洲的尼羅河。長江源頭位于青藏高原腹心。這里地勢高亢,空氣稀薄,氣候惡劣,交通險阻,人跡罕至。
2、黃河
黃河僅次于長江,是中國第二大河,干流全長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綏遠、陜西、山西、河南及山東九個省份,成“幾”字形,向東注入渤海,沿途匯集了三十多條主要支流和無數溪川,流域面積達七十五萬多平方公里。中流段流經廣大的黃土高原地區,許多支流夾帶大量泥沙匯入,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河水呈黃色,因而得名。
3、冼星海《我怎樣寫<黃河大合唱>》
我怎樣寫《黃河大合唱》
冼星海
“黃河”歌曲的創作,雖然產生在物質條件很缺乏的延安,但已經創立了現階段救亡歌曲的新型歌曲了。
“黃河”的歌詞雖略嫌文雅一點,但不會傷害它的作風。它有偉大的氣魄,有技巧有熱情和真實,尤其有光明的前途。而且它直接配合現階段的需要,提出“保衛黃河”的偉大口號。他還充滿美,充滿寫實、憤恨、悲壯的情緒,使一般沒有渡過黃河的人和到過黃河的人,都有一種同感。在歌詞本身已盡夠描寫出數千年來的偉大的黃河歷史了。
第一首《黃河船夫曲》。你如果靜心去聽,可以發現一幅圖畫,像幾十個船夫劃船,畫面上充滿戰斗的力量。
《黃河頌》是用“頌”的方法寫的,帶著奔放的熱情,高歌贊頌黃河之偉大、堅強。是由男高音獨唱,歌聲悲壯,在伴奏中可以聽出黃河奔流的力量。
《黃河之水天上來》是一首朗誦歌曲。
《河邊對口曲》是用民歌方式寫的,用山西音調。
《黃水謠》是齊唱的民謠式的歌曲,音調比較簡單,帶痛苦呻吟的表情。但與普通一般頹廢的情緒不同,它充滿著希望和奮斗。
《黃河怨》代表婦女被壓迫的聲音,被污辱的聲音。音調悲慘纏綿,是含著眼淚來唱的一首悲歌。假如唱的人沒有這種情感,聽眾必然沒有同感的反應,這是值得注意的。
《保衛黃河》是一首輪唱曲。從二部至四部輪唱,每一句都要有力地而且健康地樂觀地唱出。這是全用中國旋律寫的輪唱。三部至四部輪唱時,內中有“龍格龍格龍”是輪唱的伴奏。唱時要唱出風格才有趣。聽來非常有趣和雄偉,一起一伏,變化無窮,只要留意不停地把旋律唱出。
《怒吼吧!黃河》是一首四部大合唱。里面有二、三、四部的合唱。曲調誠懇和雄厚,充滿熱情和鼓勵,是“黃河”歌曲中一個最重要的主調。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