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水的溶解(精選4篇)
大班科學:水的溶解 篇1
一、設計思路:
“水的溶解”是一個科學活動,是“有趣的水”這個主題中的內(nèi)容。水是幼兒物體,幼兒對水很感興趣。而水是幼兒感興趣的物體,通過探索“水的溶解”充分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探索的欲望。因此,預設了《水的溶解》這一科學活動。選擇適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學習特點的活動內(nèi)容,注重教學問題的提問有效性,來激發(fā)孩子的興趣。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初步感知溶解這一現(xiàn)象。
2、體驗科學實驗帶來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1、每人一份記錄表、透明杯子若干、石頭、黃沙、芝麻油、紅糖、鹽、咖啡粉、冰糖、小勺若干個、筷子若干。
2、認字卡:石頭、黃沙、芝麻油、紅糖、鹽、咖啡粉、冰糖、溶解
四、活動過程:
一)、出示實驗材料,激起幼兒活動興趣。
t:小朋友們好!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今天李老師準備了很多的東西呀?
你們可以看一看、聞一聞,有的還可以摸一摸,看看到底這都是些什么
(幼兒觀察討論)
有誰愿意來說說這些都是什么材料呢?
追問:你是如何知道的?
小結:老師今天給你們準備的材料,它們分別是:石頭、黃沙、芝麻油、紅糖、鹽、咖啡粉、冰糖。
石頭摸起來硬硬的,有點沉;黃沙看上去是黃色的,摸起來細細軟軟的;芝麻油聞起來有股芝麻的香味;紅糖看上去和鹽一樣是一粒粒的,但是紅糖是紅色,鹽是白色的;咖啡粉是咖啡色的,有咖啡的香味;冰糖像是一粒粒透明的小冰雹。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物質(zhì),有的可以用來做菜,有的可以泡茶喝,有的可以玩,但是今天我們要用它們做什么呢?
二)、幼兒進行猜想并學會記錄,初次實驗并觀察實驗現(xiàn)象。
t:請你猜一猜,如果我們要把這些實驗材料分別放在這幾個杯子中,然后攪拌,充分地攪拌,再看一看,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t:好,請小朋友開動腦筋猜一猜吧。
2、對幼兒的猜想提出疑問,引導幼兒初次實驗,觀察實驗現(xiàn)象。
t:我發(fā)現(xiàn)每個小組猜想的都不一樣,我怎么才能知道誰猜對了?誰猜錯了?
t:好,那我們就要來進行這個有趣的實驗了。請一桌上的4位小朋友為一組,一起把桌子上的材料都要一一進行實驗,然后由一名小朋友進行實驗記錄,把最后得到的有趣的現(xiàn)象畫出來。現(xiàn)在請你們把這些材料分別放進杯子中進行充分地攪拌之后,先觀察觀察,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現(xiàn)象發(fā)生。
3、交流實驗來驗證猜想結果。
t:你記錄的材料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小結:把這些材料放到水里后,石頭沉了下去,芝麻油浮了起來,黃沙也沉在水底,鹽、冰糖都經(jīng)過充分的攪拌后它們在水中溶化不見了。咖啡粉變成了好喝的咖啡,顏色也變成了咖啡色,紅糖也把水變成了紅褐色,原本透明五味的白開水變成了甜甜地的糖水。
三)、幼兒再次實驗驗證猜并進行交流。
t:現(xiàn)在我請你們用調(diào)羹試試,看看剛才放進水里的這些材料,到底哪些能取出來?哪些不能取出來?
能取出來的我們可以怎么記錄?那不能取出來的呢?
t:這個實驗有趣嗎?
哪一組的小朋友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們的成果啊?
小結:今天通過做試驗,我們知道了不同的物質(zhì)放進水中會有不同的現(xiàn)象發(fā)生。石頭和黃沙放進水中,沉下去了,芝麻油油放進水中,浮起來了;但是它們都能用調(diào)羹取出來。紅糖咖啡粉放進水中,水的顏色和味道發(fā)生了變化;鹽和冰糖放進水中,雖然顏色沒有改變,但是通過充分的攪拌最后看不見了,溶化在水中了,最后調(diào)羹取不出來。
水寶寶把紅糖、鹽、冰糖、咖啡粉吸收了,而這些物質(zhì)也溶在水中取不出來,還把水寶寶的顏色、味道發(fā)生了變化,這種現(xiàn)象我們叫“溶解”。
石頭、黃沙和芝麻油能取出來嗎?
石頭和油 ,我們用工具還可以從水中取出來,它們不能溶解在水中。
t:誰能告訴我,你在生活中,還見過那些東西可以溶解在水中?
(白糖、味精、果珍、奶粉……)
師:剛才小朋友還說了很多物質(zhì),那這些物質(zhì)能不能溶解在水中,老師先不告訴你們。回家后做做實驗,明天告訴大家好不好?
五、活動自我反思:
這是一節(jié)科常活動,設計活動時候,想給孩子們充分自主探索的機會。這一點在互動進行的過程中,已經(jīng)完成了。
活動中最大的問題是,由于我的準備的教具中,物品種類過多,造成整節(jié)活動有點拖拉,為了在一定的時間里完成教學活動,所以很多環(huán)節(jié),都變成了我來“說”,這一點有點背離設計這節(jié)活動的本意了。
這節(jié)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
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fā)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
六、活動點評:
教研活動的開展得到了全組人員的積極參加。從說課活動到第二研,組員們每次討論都非常的積極,從中尋找問題,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法。效果也是非常的良好。
李佳老師在前面第一研的基礎上上了第二研,活動中針對大家的意見,李佳老師也是做了一定的調(diào)整,將第一研中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改善。活動中,李佳老師將記錄表進行了修改,提問也更加的簡練。可以看出,經(jīng)過大家對提問的推敲,提問的有效性大大提高了。當然活動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活由于李老師的準備的教具中,各種物品種類過多,造成整節(jié)活動有點拖拉,為了在一定的時間里完成教學活動,所以很多環(huán)節(jié),都變成了老師來“說”,這一點背離了計這節(jié)活動的本意了。
大班科學:水的溶解 篇2
設計思路:
水的特性是一種物理知識,幼兒掌握物理知識依靠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動作。因此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在玩水的活動中充分感受水的特性。在此基礎上再讓幼兒帶著問題邊玩邊思考,提高幼兒感受的有意性。但概念的形成還需經(jīng)過概括和提煉。采用實驗的方法突出水的特性,幫助幼兒概括歸納形成概念。
讓幼兒了解水的用途既是為了擴大幼兒的知識面,又是為了幫助幼兒理解節(jié)約用水的重要性。所以活動設計讓幼兒從周圍的實際生活開始,逐步過渡到通過語言交談來了解。經(jīng)過這樣一個由近及遠的過程,幼兒可能獲得許多關于水的直接和問題知識,同時也可激發(fā)幼兒探求知識的主動性、積極性。
幼兒對水的認識不會停止,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會不斷深入,延伸活動正是在啟蒙的基礎上進行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尤其是為能力強的幼兒提供繼續(xù)探索的方向。
活動目標:
1、 幼兒通過自己動手嘗試、實驗,從中了解水的特性,培養(yǎng)其對自然物的興趣。
2、 了解水的用途,知道節(jié)約用水。
3、 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及細致的觀察力。
活動重點:
讓幼兒通過活動感受水的特性。
活動準備:
1、每人二只透明杯,小匙一把。
2、桌上備有:奶粉、黃沙、糖、鹽、洗衣粉若干;沉浮材料若干。
3、教師備:大燒杯二只,攪拌棒,清水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通過自由玩水活動感受水是透明的、會流動的特性。
“我是貓博士,今天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游戲。我還帶來了一為小客人。”(出示水)“它是誰”?
1、 出示空杯子和放有奶粉的杯子。
“我分別往這兩個杯子里灌滿水,現(xiàn)在請大家閉上眼睛休息會兒。”
2、教師往兩個杯子里放彈子。
(1)你能數(shù)出每個杯子里放了幾顆彈子?
(2)水底的東西能看見嗎?為什么?
(3)小結:水是無色透明的,放在水中的物體能看清楚;牛奶是白色的、渾濁的,所以我們看不清牛奶中的物體,就不知道它里面有幾顆彈子。
(4)倒掉牛奶數(shù)彈子。
“我們把牛奶倒掉以后就知道了。”
3、抓水比賽:讓幼兒用抓水的方式往瓶子里灌水。
(1)“臉盆里有什么?”
(2)“請大家把臉盆里的水放到你的空杯子里。但是不能用任何工具,而是用你的手來抓。試試看!”
(3)“這種方法行不行?為什么?”
(4)“如果要使瓶子里灌滿水應該怎么辦?”
二、為幼兒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自由玩水,從而感知各種物質(zhì)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
“請你們掀開小簍,把小簍里的東西都放進臉盆里,并且玩一玩。”“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三、提供多種多樣的實驗用品,幼兒通過動手嘗試、實驗,從中發(fā)現(xiàn)有些物質(zhì)溶解于水,有些物質(zhì)不能溶解于水。
“貓博士最近又做了一個小實驗,叫‘溶解的秘密’。發(fā)現(xiàn)了下個挺怪的現(xiàn)象,請小朋友也來試試,好嗎?”
1、“貓博士給你們準備了許多的實驗用品,但每組的實驗用品都是不一樣的。現(xiàn)在,我們就一來認識一下。”
2、幼兒用連貫的語言說出自己桌上的實驗用品。
“你的桌上有哪些實驗用品? ”(我的桌上有半杯清水、一把小匙、幾塊方糖……)
3、提醒幼兒今天的實驗品不可以嘗。
“今天貓博士為你們準備的實驗品是不能嘗的。請朋友用小匙取一點實驗品放入你的半杯清水中,輕輕攪拌,看一看,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
4、幼兒嘗試實驗,教師巡回指導、觀察。
5、引導幼兒仔細地觀察水的顏色及實驗物在水中的變化。
6、幫助個別能力差的幼兒組織語言說出實驗結果,使其獲得嘗試的喜悅。
7、對能力強的幼兒提出高要求,要求能把實驗開始階段和結束階段的現(xiàn)象進行對比。
8、實驗結果匯報。
(1)“在實驗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糖放在水中,不見了。黃沙放在水中,沉在水底)
(2)“哪些物品會在水中不見了?”(奶粉、鹽、糖)
(3)小結:奶粉、鹽、糖放入水中會不見了,我們把這樣的現(xiàn)象叫做溶解。
(4)哪些物品不會溶解于水呢?
(5)教師做黃沙在水中的實驗,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水的顏色的變化來辨別黃沙是否溶解于水。
9、發(fā)展思維。
(1) 還有哪些東西溶解于水? (冰、味精……)
(2) 還有哪些東西不會溶解于水?(石頭、木頭、塑料……)
四、通過觀察和討論了解水的各種用途。
1、 哪些地方有水呢?(如廁所里有水,廚房里有水,茶桶里有水……。)
2、 水有什么用途呢?
3、 和小朋友討論一下,還有什么地方也需要水,為什么?如果沒有了水會怎樣?
4、 為什么要節(jié)約用水?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談談怎樣節(jié)約用水?
五、通過延伸活動讓幼兒繼續(xù)探索關于水的其他知識。
水的秘密可多啦!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水是透明的,會流動的。有的東西在水中能沉下去,有的東西在水中能浮上來。有的東西在水中能溶解,有的東西在水中卻不能溶解。它還有其他的本領呢!瞧,冬天它變成了什么?水壺里的水燒開時,它又會發(fā)生什么變化?我們每天都要用掉許多的水,那么地球上的水會不會被我們用光呢?我們下次再來討論,好嗎?
大班科學:水的溶解 篇3
一、活動目的
1、通過幼兒動手實驗、游戲、感知小的特性。
2、了解小的用途、教育幼兒要節(jié)約用水。
二、活動準備
1、在活動區(qū)游戲和日常生活中,啟發(fā)幼兒觀察水的特點。
2、游戲材料準備:容器、鹽、糖、水車若干、酒精燈。
三、活動進行
1、以猜謎語形式猜“水”
2、提問:你在哪里見到過水?(啟發(fā)幼兒描述自己見到水的情形。)
3、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水和玩具,請小朋友做個實驗,看看水有什么變化?
實驗要求:仔細觀察實驗過程及發(fā)生的變化,不浪費水。
4、分5個小組游戲,幼兒自選一組參加。
1》水的三態(tài)組:“你們把冰加熱后發(fā)現(xiàn)什么了?”
2》溶解組:“把鹽、糖放進水里攪拌后,它怎么不見了?”
3》沉浮組:“把東西放在水里,有什么不同現(xiàn)象?”
4》流動組:“為什么小籃子裝不住水?”
5》沖力組:“為什么把水澆在水車上,它就會轉?”
5、1》“唉,小朋友,到這組來看看,這些小朋友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請全班小朋友一起觀
察冰溶化的現(xiàn)象,并請一個小朋友講述他們的發(fā)現(xiàn):
加熱 加熱
冰——水——水蒸汽
提問:a、把水蒸汽變成冰應該怎么辦?
b、夏天時,下了一場大雨,地上都濕了,為什么太陽出來,地上的水就干了?
(啟發(fā)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并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去。)
2》溶解組小朋友講解:把鹽、糖、沙子放在水里,攪拌后,鹽和糖溶解在水里了,沙子沒
有溶解,說明水能溶解某些東西,有的東西不能溶解。
3》沉浮組小朋友講解:各種東西放在水里后,有的東西沉下去了,有些東西浮在水面上,
說明水有浮力。
4》流動組的小朋友講解:用小籃子舀不起水,說明水是流動的。
5》水的沖力組:水倒在水車上,水車轉了,說明水有沖力,有力量。 通過以上幼兒親手
實驗、觀察、講述培養(yǎng)了幼兒動手實驗的興趣,觀察的能力及分析,講述能力等。
6、“水有沖力,能發(fā)電,水還有什么用?”
(引導幼兒說出水的其它用途,培養(yǎng)
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
7、“水這么有用,那小朋友用水時應該怎樣?
(教育幼兒要節(jié)約用水,從幼兒的實驗說出水的用途中自己能悟到這個道理。)
四、結束活動
幼兒一起收玩具(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習慣,及獨立性的能力及愛勞動的品質(zhì)。)
大班科學:水的溶解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水的基本特征,知道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離不開水。
2、激發(fā)幼兒樂于親近水,接觸水,熱愛干凈水環(huán)境的美好愿望。并能關注周圍的水環(huán)境。
3、鼓勵幼兒發(fā)動身邊的人一起積極參加節(jié)約用水活動。
4、知道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了解解水的基本特征,知道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
2. 教學難點: 激發(fā)幼兒保護水資源的愿望,有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
活動準備
1.表明水與日常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的圖片。
2.小水滴圖片,一杯水。
3.水污染圖片,故事《魚兒哭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主題
教師出示圖片我們的好朋友:“小水滴”想和小水滴成為好朋友嗎?說說生活中你見過的水是什么樣的。
(幼兒自由交流)
二、活動進行
1.認識水,了解水。
(1)出示一杯水
請幼兒喝一下,說說水是什么味道,什么顏色
引導幼兒感受水的狀態(tài)(無色,無味,的液體)
(2)水是從那里來的呀?
(自由討論)
教師小結:水從地下來,地球上儲存的水是有限的
2.感受水的作用
(1)水能為我做什么呢?
幼兒回答(洗衣,做飯,每天喝水,小樹要喝水)
教師引導:生活中離不開水,人每天必須要喝水
(2)討論沒有水會怎樣呢?
幼兒自由討論
3.保護水資源,節(jié)約用水
觀看圖片 (局部地方缺水造成干旱……)
聽故事《魚兒哭了》
幼兒說出“要保護水資源,節(jié)約用水”
小結:如果沒有水地球上將沒有生命。所以我們要怎么做呢?
怎樣做到節(jié)約用水呢?(自由交流)
三、活動延伸
音樂游戲:魚兒水中游。
制作“保護水資源,節(jié)約用水”的宣傳標語。
小百科:
純水可以導電,但十分微弱(導電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忽略),屬于極弱的電解質(zhì)。日常生活中的水由于溶解了其他電解質(zhì)而有較多的正負離子,導電性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