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業務工作計劃
完善課程監控方式,以“游戲中的混班禮儀行為”、“談話中的主題認知情況”、“日常教學中的幼兒美感培養”為主要監控內容,調整課程監控人員,建立新的監控職責與分工,全面關注幼兒禮儀行為構建、主題認知與美感的培養情況,促進幼兒全面與均衡發展。(監控小組一:徐瑛、徐曉清、徐繼英,重點關注在游戲中的禮儀行為,采用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進行混班測評的方式進行。監控小組成員需在月中完成測評方案交由副園長審核,確定后進行。測評結果于“課程實施我反饋”環節匯報;監控小組二:王一多、何慧麗、陳玲、徐繼英,重點關注在主題中的認知情況,采用每月一次分班獨立測評的方式進行。測評結果于“課程實施我反饋”環節匯報;監控小組三:李春梅、雋國斌、徐繼英,重點關注幼兒的美術與音樂,采用每周一次進班了解與及時記錄的方式全面關注,每月班子會議與業務大組“課程實施我反饋”環節中匯報)。
(2)推行教科研組長進班聽課制度,營造課程建設良好氛圍
教科研組長必須每周進班一次,聽取每位一線教師一次教學活動,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面對面的交流活動,帶動組員不斷成長,與園級領導一起關注課程建設。
教研組長必須每月一次組織小組內的“個別化學習材料的自我評比活動”,發現優點,改進不足,不斷提升教師的指導、評價能力。
教研組長必須在一學期內完成一次三個年齡段的“個別化學習材料的互評活動”,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3)加大個別化學習活動研討機制,促進高低結構活動有機融合
在教研組長例會中,增加“個別化學習活動”的專題反饋機制,及時反饋介紹小組再高低結構學習活動中的實施情況,保證高、低結構學習活動有機融合。
每月主題安排表
時 間 主題安排 教研組長需思考問題 備注 9月 小班:我的幼兒園 小寶寶 1、主題背景下個別化學習材料的思考與設計
2、主題背景下個別化學習材料的觀察與反思
3、主題背景下個別化學習材料設計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怎樣
中班:身體的秘密
大班:我自己
10月
小班:小兔乖乖 學本領
中班:玩具總動員
大班:我是中國人
11月
小班: 蘋果和桔子 小醫生
有效?
4、采用什么方式進行觀察與記錄
5、主題背景下個別化學習材料設計有效性總結
中班:在秋天里
大班:有用的植物
12月
小班:熊的故事 不怕冷
中班:在農場
大班:春夏和秋冬
1月
小班:過年啦 不怕冷
中班:寒冷的冬天
大班:春夏和秋冬
b、課題研究方面
(1)構建課題連環式研究新模式,保證幼兒禮儀行為不斷構建
連環式研究模式主要有四環,環環相扣
主要任務:幼兒禮儀行為的構建與培養
主要載體:兩大載體
一大載體:幼兒園:以角色游戲與一日活動各環節為主
二大載體:家庭:以家務勞動(含自我服務)為主
主要措施:
第一環:課題組先行思考,確定內容
負責人:課題組長;參與人員:課題組成員、家教負責人、家長代表、保健老師、保育員
主要任務:
1、根據現行主題與幼兒禮儀行為情況,制定幼兒在幼兒園、家庭必須要養成的禮儀行為標準。
2、根據現行主題與幼兒禮儀行為情況,確定在幼兒園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禮儀行為的具體場所與階段培養任務,任務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中逐步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