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親子班的孩子養成吃飯的好習慣
對于親子班的寶寶來說除了養成好的午睡的好習慣,養成吃飯的好習慣同樣也很重要,因此,我們一直在尋找讓寶寶吃好飯的方法。
一、 分析寶寶不肯吃飯的原因。
1、 孩子早晨吃的太多
因為孩子剛上幼兒園園家長除了擔心寶寶在幼兒園睡不好,還非常擔心孩子吃不飽,因此每天上幼兒園之前就會給孩子吃的很多,再加上幼兒園還有早點牛奶點心,所以到吃飯的時候孩子還不餓。
2、孩子在家吃的飯很可能是專門做的,幼兒園的菜雖然是很講究營養,但不太適應寶寶口味,離開寶寶在家的吃的東西還是有一事實上距離,所以寶寶覺得還是家里的好吃,所以不太喜歡幼兒園的飯菜。
3、在二個多月的觀察中,發現寶寶對白米飯吃的很好,如果將飯菜放在一起,孩子就是不喜歡吃了。
二、針對以上的情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給予糾正:
第一:做好家長工作,讓家長早晨適當讓孩子吃飯,不要讓孩子吃的太多,剛好讓孩子到10:30分時想吃飯,其實孩子有了饑餓感了,孩子就想吃飯了,因為幼兒園每天定時吃飯,所以很快的就能養成孩子吃飯的規律。
第二:用鼓勵的方法:幼兒園有小貼花,讓寶寶吃飯后就給寶寶貼上貼花,讓寶寶知道自己吃飯是好孩子,能得到老師的表楊,而且能得到小貼花。
第三:鼓勵寶寶獨立進餐
我們要抓住每個時機加以鼓勵和培養,不要怕將衣服弄臟,也不要怕將飯灑得一地。開始時以喂為主,當寶寶情緒好一點后,就先鼓勵年齡大一點的寶寶自己吃飯,慢慢的讓年齡小的寶寶也學會自己吃飯
第四:用故事講解法
老師用故事來講給寶寶聽,讓寶寶知道吃飯的作用,有時我們還在網上收看視頻錄像,以圖片來感染孩子對吃飯的認識。
第五:重視食欲的培養
食欲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進食量,影響孩子營養的攝入。我們不能將將吃飯當成一項任務,每天在老師的監督下“很不情愿”地完成。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培養孩子吃飯的興趣比孩子每餐吃下了多少更為重要,它可使孩子受益終身。因此,我們除了每給孩子報菜名外,讓孩子適時選擇自己喜歡吃的菜,如果有的孩子確實不喜歡吃其中的一種菜,我們就不給,將另外的菜多給一些,這樣孩子就不會有厭食的習慣了,也不會因吃飯的問題不肯上幼兒園了。
第六:家園合作活動:
讓家長經常看幼兒園的食譜,讓家里幫寶寶準備的飯菜與幼兒園的口味相同,盡可能多地擴大孩子的食物種類,使寶寶熟悉各種食物,能愉快地接受幼兒園為孩子們準備的各種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