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好習慣(精選2篇)
第一單元 好習慣 篇1
單元目標
1、練習運用所學過的識字方法,認識31個生字。會正確、規范地書寫15個生字,養成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不懂就問》和《字典大樓》,能夠獨立閱讀短文《林卡上學》。
3、繼續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進行詞匯的拓展練習、短語的搭配練習、標點符號的停頓練習等語文知識的積累與能力的訓練。
單元重點
通過學習課文《不懂就問》和《字典大樓》以及建立改錯別字本等活動,使學生重視好習慣的培養,有意識地培養不懂就問、常查字典、修改錯別字等好習慣,自覺地改正不良習慣。
單元難點
培養學生“好問”的習慣,把“不懂就問”化為學習的自覺行為和重要的學習方式。
教具準備
教師:教學掛圖、小黑板。
學生:預習課文,搜集資料。
課時安排
《不懂就問》 2課時
《字典大樓》 2課時
語文天地 2課時
不懂就問
教學目標
1、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識本課17個生字。會寫本課9個生字。繼續培養
在閱讀中獨立識字的能力。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通過閱讀認識并運用逗號和句號。將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使學生感悟到不懂就問的益處,養成“不懂就問”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培養質疑提問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學問學問,不懂就問”的含義。
教學方法 討論法、情境教學法、朗讀法
教具準備
教師:教學掛圖、小黑板。
學生:預習課文,搜集有關孫中山的資料。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運用多種方法識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孫中山頭像并簡單介紹孫中山。
2、這位偉大的人物小時候是這樣學習的呢?請大家打開課文讀“不懂就問”這一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中識字。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給自然段標上序號。圈出不認識的字。
2、老師巡視輔導,幫助學生互助學習。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學生仔細聽讀音是否正確。感知逗號和句號使用的不同。
(1)讀文中句子:先生講得很仔細,大家聽得很認真。從此,孫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動地問,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2)組織討論:逗號和句號使用有什么不同?
3、誰能簡單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探究,合作識字。
1、討論:用什么辦法認識并記住它們?
2、看小黑板認讀生字。
四、交流感知,積極評價。
1、自主合作:以小組為單位,自主讀文。通過討論找出不同的讀文方法。
2、 匯報讀文,進行評價。
(1)小組匯報讀文,共同感知課文。小組練讀時,組內同學相互評價。
(2)以小組為單位,用不同的讀文方法匯報讀文。
(3)根據每一組匯報讀文情況,全班自由進行評價。
五、總結:
今天,我們初步學習了孫中山先生小時候不懂就問的故事,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呢?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通過創設情境親身體驗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好問”的習慣,把“不懂就問”化作學習的自覺行為和重要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培養質疑提問的能力。
教學難點理解“學問學問,不懂就問”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鞏固練習。
學生開火車認讀生字。
二、自主閱讀,培養學生的“敢問”意識。
1、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自己不懂的詞或者句子,用問號標明。
2、教師要對如下問題,心中有數,在學生質疑過程中相機引導理解、體會:
a 私塾、先生、照例、戒尺等詞的意思。
b 孫中山為什么要壯著膽子起來問先生?
c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來理解,并且指導朗讀孫中山的問話。
d 同學們為什么嚇呆了?
e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來理解,并且體會“鴉雀無聲”意思,及這個詞在這里的作用。
f 指導朗讀先生的話,從而體會“厲聲”一詞的意思。
g先生為什么一開始拿著戒尺,厲聲問,后來卻講得很仔細?
四、交流學習較難的生字,向困難挑戰,并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把字寫漂亮。
五、總結收獲,加深理解。
1、同學們在課堂上積極動腦思考、勇于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而且熱心幫助其他同學解答疑難問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不僅學會了《不懂就問》這篇課文,而且我們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也能做到不懂就問,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2、你現在最想向孫中山先生說什么?
六、板書設計
背誦----------很快
不懂就問 心想----------不懂 好習慣
提問----------壯膽
七、課后反思
字典大樓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2、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逐步學會查字典的方法。激發學生查字典的興趣,培養愛查字典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愛查字典,主動、經常翻字典的好習慣。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愛查字典,主動、經常翻閱字典的好習慣。
教學方法朗讀法、談話法、合作學習法
教具準備字典、小黑板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認讀本課14個生字。培養學生愛查字典,主動、經常翻字典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教學難點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逐步學會查字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將學生分成兩種,一種去查字典,一種去看課本,然后匯報學習所得。
2、今天我們就去字典大樓里走一走,看看字典大樓里有什么。(板書課題)
二、自主讀文,自主識字
1、老師范讀兒歌。自讀識字:輕聲讀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
2、嘗試查字典。用多種方式認讀詞語和生字。
在游戲過程中,若個別字不認識,則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進行重點指導與學習。
3、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三、交流感知,學習課文
1、小組自由學習課文,完成以下任務:
(1)運用字典,學習全文。
(2)小組討論:弄清哪幾節詩已經明白了?還有哪幾節詩沒有弄明白?
2、匯報。(邊匯報邊結合朗讀教學)
(1)請存在疑難的同學上講臺提出問題。教師相機引導:
詩歌解難:
第1節:你知道字典大樓里住著哪些人家?從“常常”這個詞你還能知道什么?
3、你有和詩中的小朋友一樣的經歷嗎?仿照詩里寫的樣子,你也來做一段詩?(教師的評價語應從培養學生查字典的習慣這一角度進行評價。)
4、總結:這節課,我們不僅認識了字典大樓的奇妙,還親自走進字典大樓里學了不少的知識,希望大家以后要經常拜訪他,因為我們誰也離不開他!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掌握本課8個生字的音、形、義,能在田字格中正確規范地書寫。
2、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主動查字典的好習慣。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準確查字典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聽寫
2、出示兩句話測一測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二、學習生字。
1、講拼讀要點:
(1) 讀好前鼻韻母:字典 小品 鹽水 實驗 添磚加瓦
(2) 讀好后鼻韻母:登山
三、書寫生字
1、讀一讀,比一比。
2、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把字寫漂亮,再和同伴比一比。
四、試做練習,回歸全文。
擴詞練習。自由讀文,談談感受。
(1)查字典是個好習慣,用你的經驗說一說,查字典給你帶來了什么好處?
(2)如果你不會查該怎么辦呢?
五、板書設計
字典大樓
大
花費心血 登門求教
智慧、心血 知識、本領
六、課后反思
語文天地
教學目標
1、 會搭配詞語,通過比、填、說積累詞語。通過復習,掌握本單元的生
字和詞語。舊字中發現形聲字的特點。繼續培養訂正錯別字的能力。進行詞匯的拓展練習、短語的搭配練習、用詞語造句的練習。
2、在比、填、說、讀中發現語文知識的特點,在實踐中運用它。
3、閱讀短文,學會養成好習慣。對本單元的內容進行自檢,養成良好的
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學會搭配詞語,通過比、填、說積累詞語。恰當地運用詞語。
教學難點從讀短文中認識到壞習慣帶來的不便,逐步養成好習慣。
教學方法 練習法、談話法、討論法、小組合作學習
教具準備小黑板、掌握學生存在的一些壞習慣,以便做針對性的提醒。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學會搭配詞語,通過比、填、說積累詞語。恰當地運用詞語。
教學重點學會搭配詞語。
教學難點通過比、填、說,提高積累詞語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 觀察形聲字發現規律
1、要求學生讀題,思考題目要求。
2、齊讀生字。
3、小組討論:說說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4、簡要介紹形聲字的形旁和聲旁,并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形聲字。
二、填詞并造句、說詞填空
1、指名讀題目要求,明確不僅要填空還要選詞造句。
2、用同樣方法完成下一題,注意搭配是否恰當。仿例寫一寫。
三、朗讀、閱讀訓練
1、誰愿意把這篇短文讀給大家聽一聽呢?請全班同學一起讀一讀,注意讀出不同標點的停頓。
2、以問促讀:林卡哪些地方做的不好?林卡知道自己的壞習慣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你打算怎樣幫助林卡?
四、總結
今天我們進入了語文天地,在這里,同學們都表現不錯。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多積累語言,多讀課外書。今天,我們就從小短文里認識了林卡,我們可不能學慌慌張張的林卡呦!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通過引導學生回憶、交流查找壞習慣,并加以改正。
教學重點通過引導學生回憶、交流查找壞習慣,并加以改正。
教學難點準確、牢固掌握本單元成語、詞語。
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
1、組織學生看圖:圖上的小朋友在討論什么?他們都說出了哪些壞習慣?你有嗎?大膽發現自己不足的孩子是勇敢的孩子,誰還可以告訴大家,你有什么壞習慣?
2、知道了自己的壞習慣,你今后打算怎么做?教師加以正確引導。
二、學習《金鑰匙》
1、小女孩對付錯別字有什么辦法?這個辦法好嗎?你會用嗎?
2、下面,我們練習使用這個好辦法。
出示幾個句子進行錯別字的訂正。
小東在一次穿錯了鞋。( )改作:( )
水面上飄來一條方巾。( )改作:( )
三、總結
今天,大家暢所欲言,勇敢地指出了自己的壞習慣,并且自信地表示要堅決改正。讓我們從錯別字開始,漸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吧!
四、板書設計
補充成語:
糊( )糊涂 搖( )晃腦 ( )雀無聲
( )( )是道 千真( )確 大搖( )擺
組詞:
典( ) 樓( )叫( )造( )
點( ) 科( )教( )告( )
第一單元 好習慣 篇2
一、單元教材簡介
本單元以“好習慣”為主題,編排了《不懂就問》,《字典大樓》兩篇主題課文和一篇自讀課文《林卡上學》以及一個“語文天地”。通過對以上內容的學習,目的就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自覺的改正不良習慣。
《不懂就問》記敘的是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讀書的一個小故事,通過作者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向讀者描述這件生活中的小事,體現了孫中山小時候不懂就問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字典大樓》是一首兒歌,節奏明快,語言清新,讀起來瑯瑯上口,很貼進兒童的生活。兒歌形象的把字典比喻成了字典大樓,而小作者又是字典大樓真誠的拜訪者。字里行間流露出了字典與“我”的密切關系。查字典給我帶來的好處,從而說明了經常查字典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
“語文天地”安排了讀一讀,比一比,填一填,選一個詞語造句。照樣子說一說,讀一讀,注意逗號和句號,自讀課文《林卡上學》等基礎知識的學習,設計了“改掉壞習慣”的綜合實踐活動以及改錯字的方法指導。
二、單元學習重點、難點:
1、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識記生字,鼓勵學生對以前的識字方法進行總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文章內容,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3、以教材為載體,著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
三、實施建議
1、《不懂就問》一課的教學建議 ,教學本課時,可先讓學生自讀,想想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這樣設計的目的,就是先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一下課文內容。對課文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然后,再讓學生深入讀文,邊讀邊想:通過讀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這一開放性的問題,就給了學生充分思考的空間,學生可以通過自己讀書的體會,談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和感受,這個環節,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意見,做好適當的指導和點撥。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用筆勾一勾,劃一劃,抓住“流利、很快又背下來,一點也不懂、壯著膽子、嚇呆、鴉雀無聲、一字不錯。主動地問”等詞句來理解孫中山小時候不懂就問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這些重點詞句的理解,注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重點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在交流匯報的過程中,要鼓勵各種層次的學生踴躍發言,在交流中實現生生、師生、學生與文本、學生與作者之間的碰撞。最后,在處理課后問題時,組織學生們根據自身的學習實際,討論:學習時,你遇到不懂的問題,你是怎么做的呢?從而引導學生養成“不懂就問”良好的學習 習慣。
2、《字典大樓》一課的教學建議,教學本課時,先讓學生自讀,想想這首兒歌主要講的是什么。然后小組內交流,通過讀文,懂得了什么?可以引導學生勾劃重點詞句來理解,并注重引導學生朗讀。交流時,要明確查字典我們常用的兩種方法,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重點抓住“真大真大,好多人家,滿意,離不開它”等詞語來了解到查字典的好處。最后,再感情讀文,鼓勵學生將文中的內容表演出來。通過這種角色體驗的形式來深化文章的主題。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適時引導學生聯系學生的學習實際,讓他們充分談一談查字典給自己的學習帶來過哪些幫助,能不能象文章這樣,自己試著把體會也編成這樣的小兒歌的形式。在充分的交流中,學生就會更加深刻的體會到常字典的好處了。慢慢就會養成查字典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