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班級管理亮點介紹
小班幼兒剛進幼兒園,來自不同的家庭,生活習慣各不一樣,各方面的習慣都未養成,而小班第一學期卻是習慣養成的最重要時期,經常會有小朋友小便解出、衣服不會穿、不會脫,疊衣服不會疊,排隊沒有先后順序等等一系列的習慣問題。那么如何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保證幼兒一日生活環節有效進行成為了我們班本學期的重點工作之一。下面我就班門弄斧,說說我在班主任工作上的一些做法,希望大家批評指正,以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有更大地進步。
一、以游戲、兒歌為載體促進幼兒習慣的養成。
我們把一日生活常規編成一小段有趣的兒歌,讓他們邊學會兒歌邊做動作,這樣他們既容易理解常規要求又能從中得到樂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在衛生習慣上
洗手一直以來是我們很注重的一個生活環節,特別是在六星級的復評中,我們尤為重視。為了能讓每個輕松接受并能了解洗手的重要性,我們將洗手的的方法編成了一首兒歌,“卷卷袖口,濕濕手;抹抹肥皂,搓搓手;手心搓搓,手背搓搓、虎口搓搓、交叉搓搓;沖洗干凈,甩甩手;再用毛巾擦擦手。
2、在自理能力上
隨著冬季的來臨,幼兒身上的衣服逐漸增多了。每當睡覺前,都要脫去外套,有的幼兒能按老師的要求把衣服疊好后放到固定的地方,有的幼兒根本不會疊衣服,脫掉的衣服隨手一仍就睡覺,小床上很亂。那么針對這些現象我們也將疊衣服編成了一首兒歌:“兩扇大門關一關,兩個手臂抱一抱,點點頭,彎彎腰,我的衣服疊好了”
另外還增加了穿套頭衫和開衫的兒歌:“鉆進大洞洞,鉆出小洞洞,兩列小火車一一出洞洞”。“抓住小領子,蓋好小房子,小老鼠來鉆洞洞,鉆好洞洞扣扣子”。
脫衣服:“縮縮手,拉出你的小袖口,縮縮頭,拉拉你的烏龜殼”。
3、在就餐習慣上
利用兒歌:小餐桌,四方方。吃飯坐桌旁。一口飯,一口菜 ,啊嗚啊嗚全吃光 。讓幼兒學習拿碗、勺的正確方法和體驗一口飯一口菜愉快進餐的樂趣。
4、在排隊喝水時
“白開水,真好喝,你一杯,我一杯,寶寶喝了身體棒”。
二、家園配合是關鍵。
利用“成長冊”這個交流平臺,讓家長一起配合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我們請家長拍下孩子在家中自理能力的表現。在12月份的時候我們還舉行一次穿脫園服、疊園服的比賽,比賽后孩子們拿到獎狀都很開心,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現在我們班的孩子穿衣服脫衣服和疊衣服速度明顯快了很多,午睡的時候基本不用老師和阿姨幫助都能自己完成。
三、環境渲染。
利用班級中區域角進行創設,在我們的生活區投放了很多廢舊的衣服、鞋子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利用圖示法幫助幼兒理解穿脫衣服的方法,發展他們的自我服務能力。
以上就是我在這學期中的一點點經驗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