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小亮點
在忙忙碌碌中,一學期的工作又近尾聲。經過小班一年的學習、生活,孩子們升入中班后,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高,似乎一下子又長大了不少,這樣的變化讓我們感到欣慰和驚喜。
一、強化自我管理
又經過一學期的集體生活后,在常規方面的培養,上過小班的幼兒大部分幼兒已形成一種有序的行為規范,如吃飯、喝水、洗手、上課等一些常規要求, 92%的孩子不需要提醒,部分調皮的孩子和新來的孩子還要提醒,基本上集體生活秩序在他們的腦海中已經慢慢深入,本學期我班更注重加強自我管理模式的完善。
1.妙用各種活動促自我管理。
在常規方面的培養方面,班上多數幼兒已形成一種有序的行為規范。由于本學期又新進入了好幾名幼兒,現在班級人數非常多,活動空間又很狹小,針對這樣的現象,我們采取一系列方式促使幼兒形成自我管理。
這學期我班首先把活動空間進行調整,最大程度的利用好每個轉角、走廊等可利用環境為幼兒創設區域活動空間,通過環境的合理利用大大減小了大班額幼兒在活動中消極等待、雜亂無章的活動現象。我們還通過自制的幼兒“身份證”、區域插卡袋來自主限制區域活動的人數。為了讓孩子們更有責任心,本學期我們通過照片、錄像等方式,讓孩子們對活動中、活動后一些情況進行探討、交流,同時讓孩子們一起制定規則,一起推薦整理工作做得最好的孩子做某個區的管理員。在看看、評評、獎獎等方式的運用下,活動更有序也更自主,主動參與收拾也慢慢城了孩子的一種意識。
2.巧用“過渡環節”促自我管理
活動準備和課間活動如果能讓孩子自主地來完成,那樣不僅會讓老師更輕松,而且也讓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所以本學期我班嘗試運用一些新方法,來促進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為了讓孩子能主動參與到下一個活動的準備過程中,每一個細節我們都細致地考慮,目的是讓這么小的孩子也來學會自我管理。首先我們推行小組長負責制,在班里請小朋友推選小組長,然后把一部分工作請小組長負責來完成,如接下來的活動需要美工操作工具,那么小組長就得在課前將所需物品準備好。吃餐點和午飯時間小組長就得做好給組內同伴分餐點、分碗勺等準備工作。由于小組長是大家推選的,而且我們也有評比最佳小組長的活動,所以每個上任的組長都很認真,孩子們也都很喜歡。這樣時間一長,不用老師說,孩子們就會事先做好準備,活動的開展也更加順利了。
除了小組長要做好一些準備,其他孩子也不閑著,每次課前準備如有需要,比如需要幼兒用書的,課前就請孩子們從自己固定的書袋中找到并準備好。有時活動座位有需要變動的,我們就通過貼一些標記讓幼兒進行自我管理。如給每個座位一個座排號,然后只要要求孩子按排號依次坐就可,有時是通過座位上的顏色請孩子按要求坐,還有時是讓幼兒分男女按地板上的圓點標記進行坐,這樣一來,每次孩子們都能很快地按要求完成準備活動。雖然之前我們老師要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來制作一些物品,但當孩子們在這樣的方式中能自我進行管理時,收益的還是我們老師。
一日活動中的各過渡環節是孩子們自主活動的時間,我們很注重這個時間段活動的自主性,為了便于凸顯它的自主性。我們請孩子一起收集、制作課間活動娛樂物品,如溜溜球、紙球、民間游戲、廢物改造物等充斥到區域中,并對他們有所提示,慢慢孩子熟悉后,在課間不向幼兒提示,孩子們也會自主游戲,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