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讓孩子自信起來!
美術活動中,孩子們開始安靜地作畫,我在各組之間來回巡視觀察著。當我來到琦琦的跟前,發現他還沒有開始畫,我沒在意,提醒他快點開始后就離開了。當我第二次來到他面前時,發現他的畫紙上還是什么都沒有,我有點生氣,沖著他說:怎么還沒開始,快一點畫!要來不及了!然而我的提醒并沒有用,直到活動結束,仍然沒有在紙上畫一筆。從他那膽怯驚慌的眼神中,我發現自己犯了一個多么嚴重的錯誤!我只看到了他沒有作畫,一味地讓孩子抓緊把畫畫好,卻沒有去思考、也沒有去詢問他為什么不畫。琦琦是一個缺乏自信的孩子,遇到困難容易退縮,畫畫時也許是對自己沒有把握畫好而遲遲未落筆,我的舉動卻更加深了他的自卑感,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也許會使他今后變得更加退縮,形成膽怯、自卑的不良心理。為此,雖然美術活動已經結束,我仍然采取了補救措施,用溫柔和藹的語氣詢問他不畫的原因,果然,他是覺得自己畫不好才遲遲不動筆。知道原因后,我適當幫助他在畫紙上勾畫了幾筆,并鼓勵他利用接下來的區域活動時間在繪畫區將作品完成。區域活動中,我不時地去觀察他,并不斷地加以鼓勵,“相信自己,一定能畫得很好!”、“畫得不錯!、“你涂色涂得很漂亮!”……在我的鼓勵下,他對自己產生了信心,開始認真地作畫,當他把完成的作品交到我手里時,我用贊賞的語氣對他說:“瞧,你畫得很棒!”聽到我的稱贊,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回頭想想,如果活動中我就能注意到孩子的問題,并及時幫助、鼓勵他,讓他自信起來,那該多好!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發展水平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作為教師,我們應關注這些個體差異,做孩子發展的引導者、合作者、支持者,引導他們自主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每個孩子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對一些處于弱勢的孩子,教師更應關注,通過幫助、鼓勵、支持,通過縱向比較,看到孩子的點滴進步,讓這些孩子對自己產生信心,從而使每個孩子都能得到應有的發展。對待孩子,應多一些細心,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