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打擊樂:去郊游
內容與要求:1、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嘗試用小樂器共同演奏。2、喜歡擺弄小樂器(碰鈴、響板、串鈴),體驗合作表演的快樂。設計意圖:1、對活動形式的思考打擊樂演奏是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內容之一,通過打擊樂教學能幫助幼兒掌握樂器的演奏技能,并發展節奏感。在以往的打擊樂教學中,幼兒跟著老師口令一遍一遍的重復練習,幼兒總是被動的完成敲擊任務,其實幼兒并不是不喜歡打擊樂活動,相反,他們對此類活動非常感興趣,只是他們無從下手,這需要教師在無形中引導,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并發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所以,我根據本班幼兒的興趣特點,設計了本次活動。2、對素材內容的思考《郊游》是一首節奏清晰,旋律優美的四二拍曲子,適合打擊樂演奏,樂曲風格歡快和抒情對比明顯,利于挑戰簡單配器的演奏,從而提高幼兒的打擊水平。為此,我設計本次以打擊樂為主的教學活動,意在通過引導,讓幼兒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發展幼兒的節奏感。3、對幼兒興趣的思考《郊游》是中班上學期的歌唱活動,它是一首aba 結構的歌曲,表現了幼兒在郊游中輕松愉快的心情。此次選曲主要是根據秋季的到來,又到了秋游的時節,幼兒對秋游總是充滿了期待和興奮,能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所以我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把目標定位在,能熟唱演唱歌曲,并且能用小樂器共同演奏,體驗打擊樂活動的快樂。我想這對于我們中班上學期幼兒來說,是一個大挑戰,這也是我在本次活動中的一個嘗試。活動準備:幼兒經驗:1、幼兒能熟練演唱歌曲《去郊游》 2、幼兒有郊游的相關經驗物質準備:1、立體化課程課件2、樂器若干:碰鈴、木魚、串鈴活動過程:一、復習歌曲《郊游》1、復習歌曲《郊游》2、幼兒再次復習歌曲《郊游》老師:看風景時要越過四座山,我們一起試試。重點句:“青山綠水一片錦繡——”,在“看風景”時要唱足4拍,并及時換氣。二、大家一起去郊游:1、身勢動作《郊游》。·師:我們用小手小腳聽著郊游的歌曲跟著老師、聽著導游的介紹去郊游。提問:什么地方是老師在帶隊,什么地方是小朋友走?(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小結:老師在前走(肢體動作:拍手),小朋友在后面跟著走(肢體動作:拍腿)。2、共同去郊游:·老師:風景真美呀!我們一起聽著音樂去郊游吧!·幼兒集體跟著老師聽音樂做動作。·請一幼兒做導游示范動作。·幼兒分角色表演。 指導重點:幼兒能眼睛看著指揮動作。·交換角色表演。·再次交換角色師:剛才發現你們出去玩有些緊張,我們這次放松心情在去玩好嗎?3、運用小樂器共同演奏。·出示小樂器(1)出示小樂器,提問:哪種小樂器表示老師,哪種樂器可以表示小朋友走路?(2)它象誰的聲音?(教師演示,讓幼兒聽碰鈴聲音)(3)逐一演示樂器·老師根據幼兒提議進行嘗試。 嘗試一:碰鈴與木魚的配合。 嘗試二:串鈴的兩種不同演奏方法。 提問:怎么又介紹白云,又能看出白云在悠悠地飄?3、大家共同演奏。·幼兒聽音樂拿樂器 規則介紹:一個接著一個開著火車拿樂器,優美的。拿到后還沒上班請小樂器在家休息。·集體合作演奏4、再次演奏5、角色互換演奏三、游戲:“開火車”1、過渡語:今天和樂器寶寶做游戲開心嗎?2、送小樂器回家·請你們來當小司機,把小樂器送回家(音樂:去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