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冊第七單元檢測題
一、語言的實際運用
l 、下面的語句有不連貫的地方,請修改。
( 1 )由于樹木茂密,我們的騎兵隊伍起初沒有被發現,直到聽到了馬蹄聲,山頭上的敵軍才鳴 槍報警。
答:
(2) 我沿著小路走著,兩旁是一片綠油油的麥田,春風吹來,是一叢叢五顏六色的野花。
答:
( 3 )少年閏土和作者純真的友誼,但這時封建等級制度的影響使他們中間隔上了一堵厚墻。
答:
(4) 咸豐年間,淮北農民在地主階級殘酷的剝削下,土地集中,租稅沉重,逼得人民走投無路。
答:
( 5 )氣死了金兀術,老牛皋笑死了。
答:
2 .下面的句子都有歧義,請在其前或后加些話,使原句的意思變得明確。
( 1 )我要炒肉絲。
答:
( 2 )開刀的是他父親。
答:
( 3 )這飯不熱了。
答:
( 4 )當了縣委書記的女人。
答:
3 .被鐵道部評為部級先進單位的 坎特快列車乘務組,除主動、熱情服務外,(甲),及時反映各類旅客的不同意見,(乙),開展多樣化的服務活動。
(甲)處正確的選項是:
A 、還從每節車廂內推選出一至兩位乘客代表
B .還由每節車廂民主推選一至兩位乘客代表
C 、還讓每節車廂推選出一至二位當乘客代表
D 、還在每節車廂中推選出一至二名乘客作代表
(乙)處最恰當的選項是:
A 、隨后遵照這些意見 B 于是聽取這些反映
C .接著考慮這些反映 D 然后根據這些意見
二、閱讀
(一)
閱讀下列唱段,后回答問題。
( l )喜(唱)北風吹,雪花飄,雪花飄飄年來到。爹出門去躲帳整七天,三十晚上還沒回還。大嬸子給了玉麥子面,我等我的爹爹回家過年。
( 2 )楊(從懷里掏出一個小紙包,包了很多層,一層一層剝開,原來是紅頭繩,邊剝邊唱)人家的閨女有花戴,爹爹錢少不能買,扯上了二尺紅頭繩,給我喜兒扎起來!哎!扎起來!
(喜兒跪在楊膝前,楊白勞給她扎頭繩。) 喜(唱)人家的閨女有花戴,我爹錢少不能買,扯回來二尺紅頭繩,給我扎起來。哎!扎呀扎起來。
( 3) 帳房穆仁智上,手提紅燈,上面有“積善堂黃”四個字。
穆(唱)討租討租,要帳要帳,我有四件寶貝身邊藏:一支香來一支槍,一個拐子一個筐,見了東家就燒香,見了佃戶就放槍,能拐就拐,能誆就誆。
( 4 )黃(唱)花天酒地辭舊歲,張燈結彩過除夕。堂上堂下齊歡笑,酒不醉人人自醉。我家自有谷滿倉,那管他窮人餓肚腸。
4 、從( l )的唱段,可以知道當時的情景是怎么樣的?
答:
5 .( 2 )楊白勞和喜兒的唱段為什么一樣的?從這兩唱段可以知道他們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答:
6 .從( 3 )( 4 )的唱段我們可以知道穆仁智、黃世仁是怎樣的人?
答:
7 .在( 3 )中,為什么要特別提及紅燈上的“積善堂黃”四個字呢?
答:
8 .黃世仁唱段中有“谷滿倉”和“餓肚腸”的對比,說明了怎樣的現實?
答:
(二)
(甲文) 陳毅:(打量房間)齊先生就住這里?
齊仰之:對,好多年了。
陳毅:我倒想起了劉禹錫的(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齊仰之:(高興地)不不,過獎了,過獎了!
陳毅:不過劉禹錫的陋室是“苔痕上階綠,草色人簾青”,齊先生的這間陋室嘛,則是“苦痕上墻綠,草色室中青”。
齊仰之:(笑)陳市長真是善于談笑。
(乙文) 齊仰之:這種化學,與我何干?不知亦不為恥。
陳毅:先生之言差矣。孟子說:“大而化之之謂圣。”社會若不起革命變化,實驗室里也無法進行化學變化。齊先生自己也說嘛,致力于化學 40 余年,而建樹不多,啥子道理喲?并非齊先生才疏學淺,而是社會未起變化之故。想當初,齊先生從海外學成歸國,雄心勃勃,一心想振興中國的醫學工業,可是國民黨政府腐敗無能,毫不重視,齊先生奔走呼告,盡遭冷遇,以致心灰意冷,躲進書齋,閉門研究學問以自娛,從此不再過問世事。齊先生之所以英雄無用武之地,豈不是當時腐敗的社會所造成的嗎?
9 、甲文中,寫陳毅引用劉禹錫的《陋室銘》來評價齊先生的房間,對刻畫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答: 10 、乙文中陳毅的對白可以分為幾層?從對白中可見陳市長是怎樣的人?
答:
(三)
①我家祖祖輩輩都沒有人讀過書,父母巴望我這一輩出個讀書人,讓我 6 歲就上學。那時,書費很便宜,連學費也才 4 元;但是要湊夠這 4 元錢也是十分困難的。正如一首詩所描述的那樣:我的學費/是從奶奶蓬亂的頭發里流出來的/是從爺爺額上的皺紋里犁出來的/是從媽媽去雞窩里撿雞蛋時的笑容里溢出來的/是從父親滿是老繭的大手與鋤頭把之間發出的吱吱聲里濺出來的。我的學費就這么昂貴,昂貴到需要全家幾代人付出。
②領回新書的時候,全家都圍著那新書嘖嘖感嘆,也許這是幾代人見到的真正的書。我的爺爺樂得簌簌掉下的眼淚,落在那書上,濺起一片墨香;娘找了塊家里新的的粗布給我包書;書包呢,是奶奶一針一線縫的。書成了我們家的上帝,再沒有其他什么東西能得到這樣的禮遇。
③我在這樣的條件下讀完了小學,考到了離家 15 里的鄉中。我永遠難忘,有一個陰雨天,很冷。上語文課時,我才發覺忘帶書了。第二節下課后,我見爹等在教室門外。他臉色白中發青,身于微微發著抖,一身淋濕的衣掌已凍得干硬。爹見到我,笑著說:“你忘帶書了,我給你送來了。”說完,他解開外衣,從懷里掏出語文書,摸了摸,高興地說:“還好,沒有濕!蔽艺f:“你咋不叫我?”
爹說:“我怕影響你讀書。”捧著那帶著父親體溫的書,我心一熱,眼淚奪眶而出。
④上初三的時候,爺爺得了大病,就在奄奄一息的時刻,他讓我拿給他一本書。他捧著,我看見他干涸的眼睛里,涌出了清澈晶瑩的淚珠,打在書上,他又聞了聞,笑著對我說:“這是香味!
咱家總算出了個讀書人。我們都沒本事,也不能給你什么。要記住,書就是你的爹娘,它什么都會給你的。要下勁兒讀書!”他頓了頓又接著對爹說:“我死以后,不要給我操辦什么,簡單地埋了就行。省點東西和錢給老大買書吧,書是他的爹娘,不能讓他沒爹娘。”我哭,爹也哭,全家人都哭,哭得那書馨香愈發濃烈。
⑤我上高中了,花的錢多了,家里的光景就更慘談了。有一次我對爹說:“爹,我不想讀了!钡f:“咋?你是不是覺得家里窮?沒事兒。要記住你爺臨死前說的話,書就是你的爹娘。我們都沒啥本事,不能給你什么。你只有下勁兒讀書!要愛你的爹娘!蔽衣犞,又是淚流滿面了。
⑤十幾年后的今天,我早已成人了,但我想說的還是一句話:要永遠愛我們的爹娘。
11 、本文的記敘是以()為順序的。
12 .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 l )第①段中“昂貴”是指();第②段中“真正的書”是指(); (2) 第④段中“他干涸的眼睛里,涌出了清澈晶瑩的淚珠,打在書上!薄案珊浴痹谖闹械暮x是(),它的作用是()。
13 .第③段中將“淋濕”與“干硬”對比來寫的作用是()。
14 、( 2 )-(5)段在刻畫人物是運用了細節描寫,其中反復渲染了()的情景。
15 .本文題目“爹娘”實質上具有雙重含義,一是指();二是指()。
16. ④段中“哭得那書馨香愈發濃烈”一句的意思是 ___ 。
17 .文中最能集中體現作者所抒發的感情的一句話是
18 、分別用一句話概括第③④段的主要意思。
第③段: 第④段:
三、作文
19. 題目:十年后
要求:不限文體,充分發揮想像能力,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十年后,我們的生活空間將出現什么?我們的周圍將發生哪些變化呢?……
答案:
五冊七單元
一、 1 、( 1 )使主語一致,讓后面的分句省略主語?尚薷臑椋河捎跇淠久,山頭上的敵軍起初并沒有發現我們的騎兵隊伍,直到聽到了馬蹄聲,才鳴槍報警。( 2 )可先寫我,后講路兩旁的景:春風吹來,我沿著小路走著;路的兩旁是一片綠油油的麥田和一叢叢五顏六色的野花。( 3 )第一分句應該加一個謂語如“十分深厚”之類,才能與下面的分句連貫。因此可改為:少年閏土和作者純真的友誼十分深厚(或十分感人),但這時封建等級制度的影響使他們中間隔上了一堵厚墻。( 4 )“淮北農民”怎么樣?
句中沒有著落,造成句子殘缺。可在“……剝削下”之后加上“過著悲慘的生活。”這樣上下文就連貫了。( 5 )兩個分旬結構不同,讀起來不順暢?筛臑椋簹馑懒私鹭Pg,笑死了老牛皋。 2 、( 1 )①可理解為:我要/炒肉絲,一種菜名。可以在前邊加“你要清蒸魚”;②可以理解為:我要炒/肉絲,炒一種菜?梢栽凇拔乙慈饨z”后邊加“你把油拿來。”( 2 )①可理解為:“開刀的”是指醫生,是施事者?稍谇斑吋印靶〉艿艿昧岁@尾炎,”開刀的是他父親。②可理解為:“開刀的”是指病人,是受事者?稍谇斑吋印八赣H沒脖,開刀的是他父親。( 3 )有兩個詞會產生歧義①是“飯”:可指米飯;也可泛指每天定時吃的飯食。②是“熱”:可指溫度;也可指加溫行動。據此可以根據表達的需要準確地表達清楚。( 4 )女人有兩種含義:①指性別;③指為人妻。所以此句可理解為;①這個人的丈夫是縣委書記(當了縣委書記的妻子 ) ②她本人是縣委書記(成了縣委書記的女人) 3. 甲處選 C. C. A 三項簡縮后,其句子主干大致是“乘務組推選乘客(當)代表”,顯然,與給定的文字的意思不合。而 C 項中,“推馴的主語是“每節車廂(乘客)”,這項與上下文銜接就合情合理了。乙處選 D 項。從上下文看,“反映”者是乘客代表,提“意見”者是乘客,乘務組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反映”來接受“意見”,再根據“意見”改進工作。而不是這些“反映”本身。據此可排除 BC 兩項。再看 A 項,“遵照”是無條件執行,乘務組沒有自己的分析取舍,顯然用詞不當。所以選 D 二、(一) 4 、唱詞敘述了戲劇發生的特定情景,表現了喜兒在家盼望爹爹回家過年的情景。 5 、唱詞相同,但卻表現了各人的不同心情:表現了爹爹疼愛女兒的心情;表現了喜地感受到父愛的喜悅、歡快的心倩,也表現了她愛美的心情。兩人的唱詞相同,正好表現了父女倆心心相印的感情。 6 、可以知道:穆仁智是媚上欺下、
( 三 )11. 時間 12.(1) 代價大 ( 來之不易 ) ) 屬于讀書人的書 (2) 失神 寫出了 " 爺爺 " 生命垂危的樣子 13. 為刻畫人物服務 14. 流淚 15. 一指父母 , 一指書 16. 哭中飽含著濃郁的親情和全家人對書的熱愛 17. 要永遠愛我們的爹娘 18.(1) 父親冒雨給我送書 (2) 爺爺臨終前要我好好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