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冊第八單元檢測題
一、填寫題
1 、城鬧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_________ , _______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2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明月見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官闊,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_____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4 . ______, 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 ___ 。
5 .給下面的文言文加標點符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6 .用/線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的節(jié)拍畫出來。
( 1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2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
二、閱讀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日;“吾與法畢力平陳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 ”雜日:“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7 .這段文言文共三個層次.其大意是
第一層: 第二層: 第三層:
8 .用原文回答下邊的問題。
( l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 2 )愚公移山的目標是:
( 3 )反映移山艱苦情形的句子是:
9 .“愚公”的“愚”具體含義是
A 愚昧無知 B 、愚笨遲鈍
C .大智若愚 D 、愚而不學
10 .將這段文字中劃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 l )且焉置土石
( 2 )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二)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1 、文段選自《 》,該文出自《 》作者是____
12 .注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 1 )故( 2 )是人( 3 )恒( 4 )慮( 5 )作( 6 )喻
13 、翻譯文中加線的句子
(1 )苦其心志 ( 2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3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14 、這段文言文,講了什么道理呢?
答:
(三)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瞑,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棄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15 .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答:( 1 )瞑:( 2 )于: ( 3 )漁:( 4 )奔:
16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畫線的部分
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譯文:
17 .寫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寫春夏秋冬景色的原句。
答:春:夏: 秋:冬:
18 .第二自然段共寫了四層意思,試從文中找出最能概括這四層意思的四個句子。
答: __ ; __ ; __ ; ___
(四)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喧!微斯人,吾誰與歸?
19 .文段選自《 》,作者___,是___朝人。課文選自《 》
20 、注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求___或__為__
先__微__歸__
21 、從文中找出四對反義詞 答:
22 、翻譯“微斯人,吾誰與歸”為現(xiàn)代漢語 譯文:
23 、“古仁人之心’是怎樣的?
答:
24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中的“二者”指的是___和___
25 、“進亦憂,退亦憂”中的“進”“退”分別指什么?
答:“進” ___ ___ “退” ___
前一個“憂”指____
后一個“憂”指 _______
26 、抒發(fā)作者寬大情懷和政治抱負的語句是 ____
三、作文
27 、題目:我設計的 ______
要求:
1 、首先要明確你設計的是什么東西:可以是書包,可以是房間,可以是一種工具,可以是一帽畫,可以是一座圖書館,可以是……
2 .要交代清楚你要設計的原因。
3 .要具體介紹你設計的內容。
4 .介紹時要講究說明的順序、方法、用語的準確。
答案:
五冊八單元
一、 l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過來。 3 、高處不勝寒;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4 、枯藤老樹昏鴉;斷腸人在天涯。 5 .略。 6. ( 1 )先/天下之憂/而優(yōu),后/天下之樂/而樂( 2 )峰巒/如聚,波濤 / 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二、(一) 7 第一層寫愚公移山的主張;第二層寫研究解決難題的辦法;第三層寫率眾移山的艱難的情景。 8 、( l )“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 )“指通豫南,過于漢陰”。( 3 )“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9 、 C C 、( 1 )而且把挖下來的土和石頭放在哪兒?( 2 )冬夏換季,才返回一次。(二) 11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告子》孟子(孟軻) 12 、( 1 )所以。( 2 )這樣(能擔負重任,有所作為)的人。( 3 )常常。( 4 )思慮。( 5 )有所作為。( 6 )了解。 13 、( l )使他的內心痛苦。( 2 )(通過這些,)讓他的內心驚動或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起來,以不斷增長才干。
“所以”,用來的意思;“曾益”,增加的意思。( 3 )憂患能激勵人勤奮,使人生存發(fā)展,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14 、文段論證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三) 15 、( l )昏暗。( 2 )在。( 3 )捕魚。( 4 )下棋。 16 、臉色蒼白,滿頭白發(fā)的人,醉困覆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太守喝醉了)。 17 .依次為:野芳發(fā)而幽香,佳秀木而繁明,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 18 、依次為:滁人游也;太守賓也;眾賓歡也;太守醉也。(四) 19 .《岳陽樓記》;范仲淹;北宋;《范文正公集》。 20 、依次為:探求;或許;心情(心理活動);在…前;沒有;歸依、歸附。 21 、悲與喜,進與退,先與后,憂與樂。 22 、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2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4 、指“感極而悲者”,“喜洋洋者”。 25 、“進”指居廟堂之高,“退”指處江湖之遠;前一個“憂”指民,后一個“憂”指君。 26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27 、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