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孩子與人正確交往的好習慣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免不了與人交往、與人接觸,就要懂得接人待物、學會為人處事。這看似是一件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是卻大有學問,不然的話為什么有的人緣好交際廣,賓朋滿堂,而有的人則人緣不好沒有朋友,很明顯是因為兩種人在處理人際關系的各個方面存在著差距!在小的時候,經常是老人帶,我的媽 媽就非常愿意與人交往,每當帶著外出散步或玩耍時,遇到帶小孩子的都會聊聊天,這讓兒時的就記在了心里,在上幼兒園大班時,我們搬到了一個新小區,每當孩子在外面玩時,都會遇到年齡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她會主動邀請或參與到其他孩子中間和他們共同玩耍,很快她們就融入到了一起,在結束時,都會邀請小朋友有機會到家里來作客,這也讓在一旁的大人都驚喜不已。
等到上一年級時表現得就不像原來那么勇敢了,見到人也不主動打招呼了,每當對她說起,怎么見人不說話時,回答都是,忘記了。當然,每次遇到熟人時,都是我們主動的與人打招呼,給孩子做個榜樣,等到再問時,回答的是,說我們搶了她的話,她沒辦法再說了,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告訴,如果媽 媽先打招呼,你隨后再進行問候就可以了,沒有搶不搶話之說。慢慢的,也就理解了,后來每次遇到熟人都會熱情的進行問候,要么在我之前,要么在我之后,問候了別人,得到了回應,也非常開心。
家里來客人時,一般進行簡單的問候,就做自己的事去了,但是同學來做客時,就不一樣了,記得有一次,過生日,邀請了兩名同學來家里作客,同學的媽 媽也來了,非常熱情的招呼著阿姨,把阿姨讓到座位上后,還倒了一杯白開水,同學的媽 媽夸獎了,喜滋滋的,我也感到很意外。看來只要給孩子機會,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會收到更多的驚喜。
與人交往最重要是人的表情,經常把微笑掛在臉上,會讓人感覺很親切,在上幼兒園大班時,經常不是皺著眉頭,要不然就是撅嘴,看不到笑的樣子,當我意識到這點時,就告訴她,經常不開心會影響將來的模樣的,皺眉會產生皺紋,那樣就不好看了,同時,我也在改變我自己,當著面盡量保持心情愉快,把微笑展現在面前,這樣,才有了現在那個愛笑的。
在培養孩子如何正確與人交往時,當家長的要以身作則,經常給孩子創造機會,鼓勵她勇敢的嘗試,在孩子之間發生沖突矛盾時,盡量讓孩子自己去解決,這也是孩子學習如何與人交往的一種方法,讓孩子學會傾聽,理解、寬容別人,多給孩子創造一些與人交往的機會,這樣有利于培養孩子的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