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 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
我國哪一年開放長江沿岸城市和內陸省會(首府)城市?開放這些城市有什么作用?(6)通過逐步開放,我國形成了怎樣的開放格局?(7)我國對外開放取得了怎樣的成就?
討論問題:(1)我國對外開放新格局是怎樣形成的?有什么特點?你怎樣理解這些特點?(2)我國為什么會形成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3)鄧小平說:“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經驗證明,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中國的以展離不開世界”。運用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這一論斷的理解。(4)我國現代的開放與近代的開放有什么區別?
實踐創新:(1)從《對外開放新格局》中,找一找5個經濟特區和1984年開放的14個沿海港口城市的地理位置。(2)我們所在地區在全國大開放格局中處于怎樣的地理位置?我們應當怎樣趨利避害地發展本地經濟?
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體驗情景:通讀本目內容和史海拾貝內容,觀看《中國代表在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上簽字》圖,以及課件相關內容。
講述信息:(1)什么是世貿組織?它的前身是什么?哪一年正式成立?這個組織的目標是什么?(2)我國哪一年加入世貿組織?是在世貿組織哪一次會議上簽字加入的?請講一講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歷程。
討論問題:(1)我國為什么要加入世貿組織?(2)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有哪些利弊?我們應該怎樣努力消除加入該組織的不良影響?
實踐創新:說一說,對外開放給我們的社會生活帶來了哪些好處?想像一下,加入世貿組織xx年后的中國將會怎樣?
[小結]
1、實行對外開放初期,我國先后建立了哪幾個經濟特區?
2、在建立經濟特區后,我國在對外開放上又采取了哪幾大步驟?
3、我國現在形成了怎樣的對外開放格局?這個格局有哪些特點?
4、我國哪一年加世貿組織?加入該組織對我國有何利弊?
[課后作業]
引導學生完成課后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