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的影響
課堂教學設計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鴉片戰爭的有關內容,請大家回憶這場戰爭爆發的原因和簡單經過。
生:(結合已有知識回憶作答)
師:1840年到1842年爆發的鴉片戰爭,是東方古老刀矛與西方近代炮艦的拼殺,是東西方歷史長河交匯中掀起的駭浪,是自衛與劫掠的搏擊,它第一次戳破了“天朝”的威嚴門面,以西文的大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為結局。由于戰敗,中國被迫與英、美、法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簽訂了一批不平等條約,它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根本性的變化,鴉片戰爭成為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板書第二節課題)
一、 中英《南京條約》
1. 中英《南京條約》
師:1842年8月初,英國軍艦闖到南京下關長江江面。8月29日,在英國侵略軍“兵臨城下”的武力脅迫下,清政府的全權代表耆英等與英國代表璞鼎查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引導學生看第8頁中英《南京條約》簽字情景圖;然后指導學生閱讀,逐條分析《南京條約》內容。用投影打出有關歷史材料)
材料1:“因英國商船遠路涉洋,往往有損壞須修補者,自應給予沿海一處,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準將香港一島給予。
材料2:通商口岸“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
生:(與教師以談話的方法逐條分析,認識其危害)
師:(結合材料進行概括)割地,破壞了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香港島由一個荒涼的漁村變成了英國侵略中國的貨物轉運站和海軍基地。(教師指圖講解,然后聯系有關“香港問題的由來和回歸”作扼要說明)賠款,開創了侵略者勒索賠款的惡例。開口通商,使東南沿海門戶大開。協定關稅,表明關稅稅則中國不能自己作主決定,使中國開始喪失關稅自主權。《南京條約》是近代歷史上外國侵略者強加給中國人民的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中國的領土、關稅、貿易主權遭到破壞。
2。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
師:這是1843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的,作為《南京條約》的附件。(投影有關材料,解釋“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租界”專有名詞,引導學生分析危害)
材料1:《五口通商章程》規定:在通商口岸的英國僑民犯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照辦”。
材料2:《虎門條約》規定:中國“設將來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國,亦應準英人一體均沾。”
材料3:“但中華地方官必須與英國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議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及基地,系準英人租任……”
生:(閱讀材料,分析內容和危害)
師:(結合歸納概括)材料1說明司法主權遭破壞。材料2是一種片面的最惠國待遇,充分體現了條約的不平等性,此后別的國家也援例得到“合法”的“一體均沾”。材料3為侵略者在中國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請參見教材第10頁小字和地圖)通過《南京條約》及其附件的簽訂,英國獲取了很多特權,而對中國來說,則是喪失國家獨立和遭受外國資本主義奴役的開始。看到英國獲得如此之多的好處,美國和法國也趁火打劫,先后與中國訂立類似的條約,以攫取在華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