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2)澳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它由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三部分組成,它是在明朝中晚期被葡萄牙殖民者強行占去。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以晾曬被海水浸濕的貨物為由,強行在澳門登陸。1557年,他們通過賄賂明朝官員,取得在澳門的定居權。鴉片戰爭后,葡于1851年和1864年先后侵占凼仔島和路環島。1887年葡迫使清政府簽訂《中葡會議草約》和《北京條約》,其中塞進了葡“永駐管理澳門”的條款。1928年,國民黨政府與葡政府簽訂了《中葡友好通商條約》,該條約僅對關稅稅則、商業事務等事項重新做了規定,并未涉及澳門地位問題,葡占領并管理澳門的狀況也未改變。
(3)說明了明政府以及清政府的腐朽無能,香港的喪失更是進一步說明了落后就要挨打。
(4)盼望國家富強,渴望回到祖國的懷抱。(播放《七子之歌》渲染氣氛,聞一多先生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組組詩《七子之歌》中的首篇。其余六篇分別為《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和《旅順,大連》。正值聞一多在美國紐約藝術學院留學期間。在美國已經生活了將近三年的他,多次親身體會到種族歧視的屈辱,他所看到和聽到的一切都激發起他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加上三年背井離鄉的經歷,使他更對祖國和家鄉產生了深深的眷戀,也使他更加深了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理解和熱愛。因此,在這段時間里,他創作了大量的愛國主義詩篇,一方面懷念和贊美祖國,一方面控訴對帝國主義列強的罪行。)
合作探究二:新中國成立之后,隨著祖國的日益強大,如果解決香港問題,多次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請同學們討論一下:解決香港問題和澳門問題的途徑和方式有哪些?不同的方式會有什么樣的結果?
用武力解決,其弊端是影響中英、中葡關系的正常發展,傷害港澳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和平的方式有利于港澳的正常發展,符合歷史潮流,各方應該接受,可以減少阻力,有利于港澳順利回歸。
合作探究三:使用和平方式解決香港、澳門問題,就必須照顧香港和澳門地區的歷史和實際情況,請學生思考:香港和澳門地區在回歸前是什么情況?怎樣才能照顧香港和澳門地區的歷史和實際情況呢?
(1)香港和澳門長期被英國和葡萄牙控制,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一方面使當地人民在思想文化、價值觀念等方面都與祖國內地有不少差異,一方面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香港與澳門發展起來,香港經濟迅速發展,不僅亞洲四小龍,而且是重要的國際自由港、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信息中心。從歷史來看,大陸與港澳臺長期處于分裂狀態,實行不同的社會制度。從現實來看,港澳臺的人民和大陸人民都希望有一個安定團結的局面。“一國兩制”正是從這歷史和現實兩個角度考慮,明確指出:一要實現香港澳門主權回歸,二要維持香港澳門的繁榮。
過渡:綜上所述,香港問題、澳門問題、中國臺灣問題都是歷史遺留下來的。解決這些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包括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和祖國大陸全體同胞在內的整個中華民族的強烈愿望。而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則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指明了前景。
2.“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提出(板書)
合作探究四:為了解決歷史遺留的問題,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提出了一個創造性的構想,這個構想是什么?“一國兩制”首先是針對什么問題提出的?“一國兩制”的內涵是什么?“一國兩制”有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