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社會行為
4)一群雞(有一只漂亮健壯的大公雞)
5)一群山羊(有一只威猛的頭羊)
請學生分析這些動物是怎樣生活的,并總結出共同特點。 1、分析這些營群體生活動物的特點,總結如下:
1)這些動物不是獨居的,是很多動物生活在一起的。
2)它們不是同種的許多個體簡單的聚集。
3)群體內部不同成員之間是分工合作的。
4)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
5)有的群體還形成等級。
2、小組討論、分析、嘗試回答
如:分析一群阿爾卑斯狒狒的群體生活
1)有一個最占優勢的雄狒狒,是首領。
2)有下級雄狒狒、雌狒狒和幼狒狒。
3)首領的優勢:優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優先選擇筑巢場地。
4)首領的職責:負責指軍整個社群的行動,并與其他雄狒狒共同保衛這個群體,這就是一個根據個體大小、力量強弱、健康狀況和兇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的等級社會。
分析蜜蜂群體是有組織的,各有分工的。
1)蜂王負責產卵,繁殖后代。
2)工蜂負責建造蜂房、采集食物、撫育后代、照顧蜂王、防御敵害等。
3)雄蜂負責與蜂王交尾。
它們分工合作,共同維持群體的生活、繁衍。
分析雞群和羊群
在雞群和羊群中都有占優勢者。
1)雞群中是一只漂亮健壯的大公雞為首領。
2)羊群中是一只威猛的頭羊為首領。
它們的共同特點是:
1)是群體的領導者。
2)享有取食、選擇配偶的優先權。
(三)群體中的信息交流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陳述:營社會行為的動物群體成員,少則幾十只,多則幾千至幾萬只,它們的分工合作需要隨時交流信息,俗話說:人有人言,獸有獸語。動物的語言是很豐富的。包括動物的活動、聲音和氣味等。分組討論一些群體動物的信息交流方式,并依序無重復地列舉出來,可以把電視、網絡、課外資料的新信息告訴大家,共同交流分享。
小結: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自然界150多萬種動物就是靠形形色色的不同語言來交流傳遞信息,維持著種族的生存和延續,如果我們人類能掌握動物的語言,對于我們保護和利用有益動物,防治和消滅有害動物是很有幫助的。 學生舉例,小結如下:
1)動作傳遞信息。
如:蜜蜂的圓形舞和“8”字擺尾舞,可以告訴伙伴蜜源的距離和方向。
如:雄黑鸛是從頻頻地點頭來招呼雌黑鸛的,雄白鸛則是以上、下喙發出啪啪的響聲來表示“歡迎”雌白鸛占巢的。
2)聲音傳遞信息。如:母雞有多種不同的鳴聲,而每一種鳴叫聲表達不同的信息,有的叫聲是召喚小雞的,有的叫聲表示找到了食物,有的叫聲表示敵害即將來臨。
3)有靠氣味傳遞信息的。如:螞蟻外出尋找食物時,能夠利用它的分泌物來標志路線,引導同巢的其他螞蟻找到食物的所在地。
4)蝙蝠、海豚是用回聲定位來傳遞信息的。
(四)探究螞蟻的通訊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陳述:上節課我已安排第一組利用課外時間完成39頁探究實驗,把研究螞蟻通訊的方式的實驗過程和結論現在向全班同學匯報。
聽取學生匯報,對不足之處加以提問。
2、許多種動物營群體生活,既要分工又要合作就需要通訊。例如:蝶蛾類昆蟲的雌蟲,體表腺體分泌能吸引雄蟲的物質——性外激素。性外激素是揮發性物質,并且有特殊的氣味,雄蟲靠觸角上的嗅覺感受器感受到同種雌蟲性外激素的氣味后,就會飛過來同雌蟲交配。下面,請同學們看一段錄像,再看一下熊貓、長尾猴、蜜蜂各自的種群內又是如何進行信息交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