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解析與測評
a.貯食行為;b.防御行為;
c.先天性行為;d.學習行為。答( )
5.家鴿、蚯蚓、青蛙、鯽魚和草履蟲是同學們已經了解和熟悉的動物,它們都有學習行為,按照其學習行為由簡單到復雜的程度排序,正確的是:
a.草履蟲—蚯蚓—青蛙—鯽魚—家鴿;
b.草履蟲—蚯蚓—鯽魚—青蛙—家鴿;
c.草履蟲—青蛙—蚯蚓—鯽魚—家鴿;
d.草履蟲—鯽魚—青蛙—蚯蚓—家鴿。答( )
6.在探究“菜青蟲的取食行為”時,需要從菜青蟲卵開始進行隔離飼養,同學們討論這樣做的原因,其中不正確的是:
a.這樣才能說明觀察或檢驗菜青蟲的某些行為究竟是先天性行為,還是后天的學習行為;
b.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擾;
c.有利于給 菜青蟲提供安靜的環境;
d.探究結果更具有可信度。答( )
7.下列圖中動物的行為屬于學習行為的是:
①小鳥喂魚 ②大山雀喝 牛奶 ③黑猩猩釣取食物 ④雞的繞道取食
a. ①②④;b. ①③④;
c. ①②③;d. ②③④。答( )
8.判斷下列說法 是否正確,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從動 物行為的目的來看,動物的行為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
(2)生物圈中的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 越強,學會某種行為的過程中“嘗試與錯誤”的次數越少。( )
(3)只要認真觀察就一定能很好地研究某一種動物的行為。( )
(4)在學習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同種動物 的學習能力是相同的。( )
9.請根據生活經驗和所學知識,判斷下面這些動物的行為是屬于先天性行為還是學習行為,將 代號填入表中,并說明先天性行為 和學習行為的主要特點。
(1)小貓吃奶(2)象幫人運木材(3)雞孵蛋(4)變色龍能改變身體的顏色(5)聽見上課鈴,同學們趕緊走進教室(6)鸚鵡學舌(7)黑猩猩堆疊木 箱,去摘香蕉(8)蜜蜂采蜜(9)鳥筑巢(10 )導盲犬幫助盲人過馬路(11)蜻蜓點水(12)蠶吐絲
動物行為類型 代號 主要特點
先天性行為
學習行為
探究樂園
1.樹林中,一只小鳥正飛來飛去忙著找吃的。突然,它發現樹上有一個色彩艷麗的小動物在慢慢移動,便迅速飛了過去,將小動物一口吞入口中。就在同時,小鳥覺得口中刺痛難 當,趕快把它吐了出來。原來這小動物是舞毒蛾的 幼蟲,既有艷麗的色彩,又有毒毛,毒毛會粘在捕食它的動物的口腔黏膜上,使捕食者痛苦不已。
( 1)如果今后這只小鳥再看見艷麗的舞毒蛾幼蟲可能會怎樣做?請說明你這樣推測的理由。
(2)這只小鳥的這種行為從獲得途徑上看屬于哪種行為?請說明理由。
2.成年黑猩猩會利用經驗來解決問題。當香蕉被掛在高處,徒手夠不到時,黑猩猩就會把幾個木箱堆疊起來,然后爬到木箱頂上去摘香蕉。請分析回答:
(1)黑猩猩的這種行為從獲得途徑來看屬于_________行為。
(2)剛出生不久的幼黑猩猩能否完成這種行為?
(3)幼黑猩猩要完成這種行為,需要通過生活經驗的積累和_______而獲得。
(4)學習行為對動物的生存有什么意義?
3.請閱讀資料后回答問題。
在某地生活著幾種鳥。鷹就是其中一種,它的脖子較短,能捕食剛孵出不久的其他鳥的幼鳥;而鵝不捕食這些幼鳥,它的脖子較長。當剛剛孵出的幼鳥看到任何鳥類的影子時,它們就馬上將身體蜷縮起來。隨著幼鳥逐漸長大,當它們看到鷹的影子時仍然會將身體蜷縮起來,但它們看到鵝的影子時卻不再蜷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