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彈力 彈簧測力計》導學案
a.只有彈簧、橡皮筋等物體才可能產生彈力
b.只要物體發生形變就會產生彈力
c.任何物體的彈性都有一定的限度,因而彈力不可能無限大
d.彈力的大小只與物體的形變程度有關
(二)實驗2:用手揉紙
這樣的形變和彈性形變不一樣,物體變形后不能自動恢復原來的形狀,我們把物體的這種特性叫做_________。
請你說說:根據生活經驗,你還知道哪些物體具有彈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著做一做:1、一個蘋果掉到地上,它的形狀發生了變化,且不能恢復原樣,物體的這種特性叫 放在桌面上的蘋果 (填“會”或“不會”)發生形變。蘋果對桌面的壓力實質是 。
2.通常情況下,如下物體都能發生彈性形變的一組是( )
a. 揉好的面團、橡皮泥、彈簧 b. 彈簧、橡皮筋、木板
c.鋼板、木條、泥團 d.鋼板、鐵塊、橡皮泥
二.彈簧測力計(預習課本p52頁下半部分至p53頁完成下面內容)
(一)認識彈簧測力計
1、彈簧測力計的作用:彈簧測力計是用來測量_______的工具。
2、彈簧測力計的構造:(觀察書上圖13.1-2及手中的彈簧測力計可知)彈簧測力計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組成。
3、彈簧測力計的原理
實驗探究:探究物體形變大小與外力的大小的關系
提出問題:形變大小與外力的大小有沒有什么關系?
猜想:形變大小與外力的大小有關系。
進行實驗:
(1)用大小不同的力拉橡皮筋,用的力越大,橡皮筋伸長就_________。
(2)用大小不同的力壓氣球,用的力越大,氣球形變大小_________。
小結: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力越大,物體的___________就越大。
(3)在一段彈簧上分別掛1個、2個、3個鉤碼,用刻度尺分別測量出彈簧的長度和掛鉤碼后彈簧的總長度,注意尋找其中的規律。
總結:一定范圍內,物體所受外力越大,形變也越大。(一定范圍內,彈簧的伸長跟它所受到的拉力成 。)
說明:彈簧測力計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工作的,可以來測量力的大小。
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拉伸彈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______,彈簧測力計就是根據彈簧的這一性質制成的。
(二)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1、使用前應該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師幫你:請你想一想我們以前學過的一些測量儀器使用前應該注意的三點)
2、總結: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方法:
(1)觀察測力計的量程、分度值及零刻度,加在測力計上的力不能超過其_______;使用前將測力計的指針調到_____;
(2)測量前,沿力的方向輕輕來回拉掛鉤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