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科學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5) 阻力臂: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阻或l2)。
難點成因:學生實際感覺使學生認識為什么要畫力臂,指導學生畫力臂的具體方法。(用數學中畫點到線的距離的畫法,降低難點)
結論:動力臂越長、阻力臂越短,越省力;動力臂越短、阻力臂越長,越費力
所以人們為了用較小的力撬大石塊時,就要把支點放到離石塊較近的地方,增大動力臂、減小動力
大家能否猜想一下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間的關系呢
讓學生充分猜想,同時用橡皮、小刀、直尺、硬幣、蘋果等物示意給學生看,什么叫杠桿的平衡
定性了解
用身邊物體進行實驗,簡單、易行
知道人們用杠桿撬重物能省力的原因
提出問題
猜想與假設
(提供一個事例,讓學生回家可以模仿,告訴學生如果用較輕的直尺和相同的硬幣,可進行定量探究)
(板書: 3. 杠桿的平衡條件)
1、杠桿平衡是指杠桿靜止不動或勻速轉動。
2、設計實驗方案:(引導學生討論實驗裝置中力的大小、力臂的大小,實驗探究前,應讓學生充分討論他們的探究方案)
3、討論與交流:
得出結論: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第二課時 杠桿類型及應用
一、復習提問
1.杠桿的平衡條件是什么?
2.畫出如圖杠桿的力臂。
二、新課教學
(板書: 4. 杠桿的分類)
(告訴學生分類首先要制定分類原則,然后按原則分類。如:同學們可以把身邊用品按用途分為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等。也可以按它們的制作材料分為塑料制品、棉制品、木制品等)
(無論學生怎樣分類,只要符合分類原則,都應充分肯定)
講解:
(1) 省力杠桿(l1> l2) 動力臂>阻力臂 特點:省力,但動力多移了距離。
(2) 費力杠桿(l1< l2) 動力臂<阻力臂 特點:費力,但動力少移了距離。
(3) 等臂杠桿(l1= l2) 動力臂=阻力臂 特點:不省力,不費力,不省距離,力臂相等。
生物體內的杠桿:
我國古代的杠桿:
(板書: 5. 杠桿的應用)
用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1) 杠桿、案秤、天平
①杠桿的應用例子。
②介紹案秤。
③天平的左盤物體的質量等于右盤砝碼的質量的道理:
∵f1=g1= m1g;f2=g2=m2g;l1=l2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得
m1g•l1=m2g•l2
即: m1=m2
三、 作業
p156-1
四、板書設計:
第九章 機械與人
第一節 科學探究:杠 桿 的 平 衡 條 件
1. 認識杠桿
在力的作用下,能繞某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桿,物理學中叫杠桿
2. 認識杠桿的幾個概念
支點、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動力臂越長、阻力臂越短,越省力;動力臂越短、阻力臂越長,越費力
3. 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4. 杠桿的分類
5. 杠桿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