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第三單元復習和能力檢測試題
《中國國家地理》2001年3月
24.指出下列各句的說明方法。(1分)
(1)故宮博物院的文物以古物館、圖書館、文獻館及秘書處4個單位分別裝箱編號。( )
(2)從1932年秋開始辦理,到1933年5月最后一批運出,共裝文物13491箱。( )
25.關于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的來源和組成,以下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臺北故宮博物院主要收藏明清兩代的文物。
b.由銅器、玉器、瓷器和字畫等組成,藏品精致、豐富。
c.陳列室的經過選擇的精品;存于各館庫房中的文物;到各宮殿去直接選裝的文物。被裝箱,經過長途運輸的顛簸送到臺北。
26.以下不屬于胡適主張和做法的一項是(2分)( )
a.數量甚巨的古物在移出北平城途中可能會丟失或受意外的損失。
b.最好的辦法是上海、南京、洛陽等地多設幾個博物館,將故宮同樣的物件分地儲存。
c.以辭掉北平圖書館委員長的舉動來堅決主張反對南遷。反對該館儲藏的宋元善本書籍的南遷。
27.對魯迅的主張和做法,理解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文物歷史很久,有一無二,所以是寶貝,應該趕快搬走。
b.站在維護文化傳統(tǒng)的立場上,不同意故宮文物南遷。
c.北平是存放所有古物的最佳場所。面對即將遠離皇城的古物,他沉痛地擬詩對文化的逝去表示哀悼和無比的憤慨。
28.根據原文所給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文物南遷是國家安全受威脅的情況下,迫不得已采取的行動,但并未對文物的保存和研究帶來不便,反而促進了文化的發(fā)展。
b.文物南遷的成功實現,是文物研究歷史上的史無前例的大舉動,當時權宜之計現在看來也不失為英明之舉。
c.胡適、魯迅等文化名人反對南遷的主張是經過嚴密考慮的,對于我們現在的文物保護工作仍有重要意義。有效的組織,周到的安排,大膽的借鑒是成功實現文物轉移的有力保證。
三、寫作(40分)
以“我心中的橋”為題寫一篇說明文。
要求:①可以寫現實生活中的多姿多彩的橋,也可以設想未來的橋。
②抓住特征,多方面進行說明并安排好說明的順序,語言要準確、簡明、周密、生動。
③不少于600字。
參考答案
一、1.d (a.xuān;b.zhuó;c.dūn)
2.疊 稱 酌 拱 肖 屏 乾 檀
3.(1)表示十分肯定的語氣,突出了蘇州園林的“圖畫”美。
(2)表示范圍小,突出蘇州園林在建筑色彩上不刺眼的自然美。
(3)表示出了從“形式”到“質地”的層進關系,去掉這兩個關聯(lián)詞,就變成了并列關系。
(4)表示兩米是估計的高度;若去掉“約”,就變得絕對了。
4.b(改為“迥然不同”)
5.③⑤①④②
6.(1)打比方 (2)作比較 (3)摹狀貌 (4)列數字
7.(1)藝術 技術 (2)完美 (3)巧妙絕倫 (4)推崇
8.近看西北,造三間臨水軒齋。
9.白居易:“晴虹橋影出,秋雁櫓聲來。”杜牧:“長洲茂苑草蕭蕭,暮煙秋雨過楓橋。”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毛澤東:“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10.(1)茅以升 說明文
(2)總分式 遞進式
(3)科學性 準確 簡明 周密
二、(一)11.(1)山水風景的構思布局。(2)不該相同而相同。(3)精巧細致。
12.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