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下第六單元試卷
② 讀 山 ,“ 橫 看 成嶺 側 成 峰 ,遠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各 有 各 的 讀 法 。 遠讀 其 a ,近 讀 其 b , 粗讀其 c ,細讀 其 d , 讀 青 、 讀 綠 、 讀 和 諧 、 讀 靜 謐… … 視 角 不 同 ,意 境 也 不 同 。 “ 不 登 高 山 , 不 知 平 地 ” , 是 一 種 發 現 ;“ 高 山 仰 止 , 景 行 行 止 ” , 是 一 種 境 界;“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 , 是 一 種 堅 守 ;“ 五 千 仞 岳 上 摩 天 ” , 是 一 種 豪 壯 。 不 要 以 為 山 是 凝 固的 , 山 是 巋 然 的 活 物 。
③ 品 水 , 由 于 各 人 的 氣 質 不 同 , 心 境 不 同 , 也 各 有 各 的品 味 。 在 文 人 眼 里 , 水 是 溫 柔 的 , 因 此 他 們 常 常 把 柔 情 蜜 意 的 水 與 悠 悠 無 盡 的 愛 聯 系 起 來 。水 之 悠 長 , 好 像 愛 情 之 天 長 地 久 ; 水 之 波 動 , 似 若 愛 情 的 起 伏 波 瀾 。 在 哲 人 眼 里 , 人 是 運 動的 , 得 出 的 是 人 生 的 哲 理 。 孔 子 說 :“ 逝 者 如 斯 夫 , 不 舍 晝 夜 ” , 感 嘆 的 是人生之有限而宇宙之無窮。 孟 子 說 “ 民 歸 之 猶 水 之 就 下 , 沛 然 誰 能 御 之 ” , 比 喻 民心似流水,誰也無法抵擋。 荀 子 對 政 權 與 人 民 的 關 系 , 給 后 人 留 下 了 發 人 深 省 的 警句 : “ 水 則 載 舟 , 水 則 覆 舟。 ” 老 子 呢 ? 他 既 說 “ 天 下 莫 柔 弱 于 水 ” , 又 看 到 了 水 “ 莫 能 御 之 ” 的 力 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