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同步練習
果然,不到半年,我們陸續聽到了關于她的非議和譏笑,同行們說她“過分”、“用錢買來友情與快樂”。這些話通過校長傳到了矩子老師的耳朵里,她淡然地笑笑,什么也不說,什么也不解釋。
然而最終還是有人深深地傷害了她的心,那是一位來自中國臺灣叫李雄一的男生,當時21歲,他傲慢地拒絕了矩子老師帶給我們的一張日本著名女鋼琴家中村宏子的音樂票,在課堂上大聲質問她:“你以為花錢就可以買來好感和情誼么?”當時矩子老師臉上那優雅的微笑愣住了,她一下子漲紅了臉,幾乎快掉下眼淚了。她默默地退回到講臺收起自己的講義,一個人先回到了教員休息室。
后來有的學生說看到矩子老師在教員休息室呆坐了一上午,連午飯也沒有吃。矩子老師走后有來自大陸的學生對那個中國臺灣男生發起了攻擊,說他傷害了老師的感情,然而那位男生大聲地回擊著,意思說別以為你們貧窮的大陸人看得起她的這種小恩小惠,這反倒是一種侮辱。那以后的幾天我們一直都沒有見到矩子老師,聽說她生病了。
一個星期后,正好是矩子老師的生日。為了答謝矩子老師平日對我們的愛,同學們策劃著如何給她慶賀生日。大家想租一個便宜的店,然而一談價都嚇得噤若寒蟬;想找一個學生寓所,可是我們這幫窮學生的居所都過于狹小,最多只能裝四五個人,再多就要撐破了。商量來商量去,決定斗膽打電話給矩子老師,向她提出一個建議,可不可以借她貴舍一用給她慶賀生日,誰知電話中的她像少女般一下子欣喜若狂,立即同意了。
她生日是在8月15日,正是日本“御盆節日”的第三天,炎熱無比。我到百貨店轉了許多回,想給她挑選一件生日禮物,然而因價格太貴實在無法出手,最后還是從房東的花園里偷剪了一捧鮮花用報紙包好上了路。我們20幾個學生走到她家門口時,我們所有學生都驚呆了——她家是占地有幾百平方米的豪宅,外型是純歐式風范,庭院是日式+歐式風格的,既有小橋流水、紅傘青石,也有天使塑像、鏤花長椅。門廳、客廳和書房異常寬敞明亮,家居點綴雅而不俗,恰到好處。我們這些窮學生有些被震住了,望著身著淺蘭色夏裝和服的矩子老師,誰也不能言語。
她在充滿陽光的入口處微笑著招呼我們,那種微笑比起課堂上的莊重更多了一些母性。當我把報紙包著的花束“慚愧”地獻給她的時候,她高興地“哇”了一聲,然后馬上除去了報紙,把它們插進了一個純白色的玻璃瓶中。我們帶來的“簡陋”禮物被一一打開,每一次她都是一聲贊嘆,一聲驚喜。那種感嘆是由衷的。
保姆問她怎樣準備午餐,她說不用你準備,我們大家一起包餃子好不好?大家欣然同意。她不十分靈巧地向我們學著搟皮,忙出了一身面粉。一鍋餃子出來,大家早已打破了拘束,笑成了一片。席間她頻頻舉杯,最后當每個人都有些微微醉意時,她站了起來,停頓了一下,用一種溫柔謙卑的聲音說:
“我以往的行為如有不檢點、傷害過大家的地方,我要為此抱歉。我實在是本意并非如此。”
氣氛突然停頓了下來,她那種受到傷害卻依舊溫婉大度的聲音令我們心碎,大家彼此望著,什么都說不出來。
“我并非像謠傳中那么有錢或那么勢利,希望用錢收買快樂。錢是我先生事業的回報,不是我的。我一個人身兼三份職,我一面教日語也兼職教鋼琴,還到大學里任教,每日工作十個小時以上。我賺的錢不是自己花,因為我覺得錢不光是賺來自己享受就完了,應該把它用到更有意義的事情上去。我熱愛教留學生日語這份工作,因為它可以傳播日本文化,也可以交流學習他國的文化。每當我聽到來自異國的學生介紹他鄉的民俗文化時,我高興得直想交學費,也許這是我個人的想法,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