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的早晨 教學設計
北海的早晨 教學設計
【課文研究】
一、 課文朗讀【暫缺】
二、 字詞研究
1. 酣睡:熟睡。
2. 汩(ɡǔ):水流動的聲音。
3. 幢幢(chuánɡ chuánɡ):形容影子搖晃。
4. 參差差(cēn cī cī):“參差”的疊詞。參差:長短、高低、大小不齊,不一致。
5. 暈暈(yùn)的:暈,光影、色彩四周模糊的部分,這里疊用作形容詞,指燈光泛出暈圈,模模糊糊的。
6. 蓬萊:神話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山。
7. 霧靄(ǎi):霧氣。
8. 裊裊婷婷:形容女子走路體態輕盈。
9. 綽綽(chuò)約約:“綽約”的疊詞。形容女子姿態柔美的樣子。
10. 逶迤(wēi yí):形容道路、山脈、河流等彎彎曲曲延續不斷的樣子。
11. 霎(shà)時:極短時間。
12. 踞(jù):蹲或坐。
13. 山巒(luán):連綿的山。
14. 碩(shuò)大:非常大;巨大。
15. 珠璣(jī):珠子。
16. 扁(piān)舟:小船。
17. 和(hè)著激越的手風琴:和,和諧地跟著唱。
18. 意氣風發:形容精神振奮,氣概昂揚。
19. 扇(shān)起水來:扇(shān),搖動扇子或其他薄片,加速空氣流動。這里是指游艇底部水車般的扇斗(shàn dǒu)轉動時使水加速流動。
20. 獵獵:形容風聲或旗幟被吹動的樣子。
三、 篇章研究
《北海的早晨》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作者以時間為序,抓住不同時段中北海的特點,滿含感情,精心描摹:晨霧中的北海溫柔而安詳;曉月漸露,北海漸漸蘇醒;太陽出來了,湖上湖下溢彩流光,快樂的游人往來穿梭在湖面上,美麗的景,快活的人,和諧相融,一派生機勃勃。斯妤用精致生動、如詩如歌的語言,將讀者帶入美好的北海的早晨,傳遞出對自然美景、對生活的熱愛,體現出非凡的語言功力。
第1—3自然段,寫晨霧中靜謐朦朧的北海。
第1段作者讓我們跟著她進入了北海靜謐的氛圍。第2第3段從湖畔景物、湖面、瓊島這三方面表現晨霧中的北海之美。寫湖畔景物,由遠及近,遠處的山巒樹木、湖畔的臺榭樓閣、沿岸的柳樹及燈光,依次寫來,層次分明;寫湖面,扣住“迷蒙”二字,從晨霧和湖水兩方面著手描繪,暈染出煙籠湖水的寧靜安詳;寫瓊島,先寫晨霧繚繞中“蓬萊”般的勝境,再寫沿湖月牙形長廊的美態,凸現晨霧中瓊島的朦朧飄逸之美。作者筆下晨霧中的種種景物,營造了薄霧繚繞中的北海朦朧的詩意美。
第4自然段,寫曉月漸露時漸漸蘇醒、動靜相宜的北海。
作者采用由上而下的觀察順序,先寫空中的月,將月比喻為云,貼切地表現了曉月“白”而“薄”的特征;然后將視線轉到湖面。對于湖面的描寫,作者選擇“無風”、“微風”、“大風”三種時刻,細致地刻畫了湖面從“水平如鏡”到“泛起漣漪”,又到“皺起波痕”,甚至“奔涌著”的變化,勾勒出了黎明時分北海由靜而動的躍動之美。
第5—7自然段,寫朝陽下充滿活力的北海。
第5自然段描寫了太陽初起時湖上湖下的明凈光燦。作者從湖面水波的角度寫朝陽:“鍍金”、“金燦燦的明月”、“異樣的銀光”、“亮閃閃的白金”、“瑩瑩的銀光”等等,流光溢彩,給讀者以強烈的視覺沖擊,也為下文由景及人,展現充滿生機活力的景象做好了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