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的早晨 教學設計
此外,獨特的量詞的選用,準確地寫出了景物的形態,使人如見其景,惹人遐想。如“一帶山巒樹木”、“一圍灰色的夢的圍墻”、“幾組臺榭樓閣”、“一兩點燈光”、“一列月牙形的長廊”、“一灘亮閃閃的白金”等。
疊詞的使用,也使文章增添了柔美靈動之感,富有韻律之美。如“悠悠地”、“參差差”、“毛絨絨”、“裊裊婷婷”等。
四、 背景研究
(一)關于作者
斯妤,女,當代作家,中國散文學會常務理事。 1980年開始寫作,著有散文集、小說集二十多部。代表作有散文集《斯妤散文精選》、《兩種生活》,小說集《出售哈欠的女人》,長篇小說《豎琴的影子》等。 1993年獲“莊重文文學獎”,1998年獲首屆“魯迅文學獎”,同年10月獲“當代女性文學創作獎”,并曾獲國內多種散文獎。其散文既先鋒又典雅,既綺麗又深情,小說則奇譎詭異,靈動飽滿,熔沉重與幽默,悲劇與荒誕,現實與幻想為一爐,令人耳目一新,深受青年讀者和知識女性歡迎,并被譯成英文、法文、德文介紹到國外。 現居北京專業寫作。
斯妤80年代開始散文創作時,即以迥異于楊朔、秦牧等前輩風格的新銳散文登上文壇。90年代初,她創作了一批怪異荒誕,充滿象征意味的先鋒散文,并迅速贏得了讀者。斯妤的散文寫作涉及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比如,描述日常世俗生活中的母與子、關注幼兒園、雪、老屋、柴米油鹽的境界、足球、規則、生病、嫉妒等日常生活,尖銳指出“愛情就是大慟之后的心頭空白”。.在小說領域,她以中篇小說《紅粉》,《夢非夢》,《出售哈欠的女人》及長篇小說《豎琴的影子》等蜚聲文壇,被評論界冠以“幻想寫實主義”稱號。
我們可以從她的作品中讀到對人間親情的眷戀,對故鄉山水的熱愛,對世事人情的思考,也可以從中讀到青春的美麗夢想,生活的波瀾曲折,思想的無疆域的馳騁,所有這些豐富多彩的思想情感,敏銳細膩的感覺體驗,又都貫穿著作家一顆追求善,追求美的心靈,一種面對現實,追求真實的精神境界。有評論稱,斯妤的散文具有“寧靜的力量”,在大量浮躁的散文泛濫之時給讀者帶來了一分清涼。
(二)關于北海
北海位于北京故宮西北,是我國現存歷史悠久、規模宏偉的一處古代帝王宮苑。素有人間“仙山瓊閣”之美譽。這里原是遼、金、元、明、清五個朝代的皇家“離宮御苑”。
明、清兩代,北海與中海、南海合稱三海。清乾隆年間大規模擴建,現存建筑多為那時所建,基本上已是現在的格局了。
北海全區可分為瓊華島(即課文中的“瓊島”)、團城、北海東岸與北岸四個部分。瓊華島是全園的中心,島上建筑、造景繁復多變,堪稱北海勝景。東部以佛教建筑為主,永安寺、正覺殿、白塔,自下而上,高低錯落,其中尤以高聳入云的白塔最為醒目;西部以悅心殿、慶霄樓等系列建筑為主,另有閱古樓、漪瀾堂、雙虹榭和許多假山隧洞、回廊、曲徑等建筑。
北海東、北兩岸有建筑群多處,各具特色,有畫舫齋、濠濮澗、靜心齋、天王殿、小西天、五龍亭、九龍壁等園中園和佛寺建筑。北海南為屹立于水濱的團城,以永安橋與瓊華島相連;團城上的建筑按中軸線對稱布置,主殿承光殿位于中央,規模宏大,造型精巧。
北海公園的面積為68公頃,其中水面約占39公頃。總觀北海全園的建筑布局,是以白塔為中心,以瓊華島為主體的四面景觀。白塔建于清順治八年(1651年),內藏有喇嘛經卷和衣缽等。四周殿閣相連,形成眾星捧月之勢。湖東岸、北岸有幾處庭院、寺廟建筑。湖邊的五龍亭似飄若動,構成了北海的又一獨特景致。位于北岸的九龍壁更是氣勢磅礴,為中國僅有的三個九龍壁之一。園中的“仿膳飯莊”以經營清宮風味菜肴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