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的早晨 教學設計
斯妤一直在不斷地摸索、超越。這位主張文學內容與形式同構的女作家曾致信一位同行說:“(近來)痛感時代變遷,環境大異,人性流失,心靈困窘,原有的文體、形式、題旨、內蘊,都已不能完全傳達當代人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們所面臨的荒誕和錯謬!痹谒规タ磥,散文的親歷性已成了一種局限,無法涵蓋紛繁復雜的百態人生,于是在進入不惑之年的時候,她毅然做出一個重大的選擇,她以一本《斯妤散文精選》放下了當今正被吵得沸沸揚揚的散文,轉向小說創作。
就這樣,斯妤一連串的小說《出售哈欠的女人》、《紅粉》、《風景》、《夢非夢》等誕生了。在這里她營造出了一個獨特的、充滿夢幻色彩的真實!凹壬羁逃瞩r活,既富于才情,又煥然一新!痹谒哪瞧H受好評的《出售哈欠的女人》中,她講述了一個來自鄉間“沒有名字、沒有身份、沒有過去、沒有前景”的女人突然進入現代城市后的一段荒誕經歷。
小說穿透都市生活的面具,以出售哈欠這一荒誕離奇的比喻以及人們對于哈欠的狂熱需求,揭示了現代工商社會中人們的緊張、委瑣、無奈和病態。在這些既富于奇思異想又貼近現實生活的交織中,斯妤駕輕就熟地把筆端切入了都市人們的生存本質。小說具有多重復合的意義。這是一個新的起點。
斯妤曾經說,散文是心靈的顫動,散文是情感的皺折,散文是靈魂的呼吸。過去的十六年中,斯妤在她的散文中真誠地展現了自己心靈的軌跡,看來以后我們只能從她的小說中去閱讀這一切了。祝福她和她的文學創作。
《人民日報海外版》 (XX年05月05日 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