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期末復習資料整理5
(節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
(乙)世之人有喜作肥字者,正如厚皮饅頭,食之未必不佳,而視其為狀,已可知其俗物。字法中絕將五十年,近日稍稍知以字書為貴,而追蹤前賢者未有三四人。古之人豈皆能書,獨其人之賢乾傳遂遠。然后世不推此,但務于書,不知前日工書者隨紙與墨泯棄者不可勝數也。使顏公書雖不佳,后世見者未必不寶也。楊凝式以直言諫其父,其節見于艱危。李建中清慎溫雅,愛其書者兼取其為人也。豈有其實,然后存之久耶?非自古賢哲必能書也,惟賢者能存爾,其馀泯泯不復見爾。(選自《書學集成•漢宋卷》,有刪節)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傴僂提攜 提攜: ②宴醋之樂 酣:
③字法中絕將五十年 絕: ④后世見者未必不寶也 寶:
2.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a ①至于負者歌于途 b ①醒能述以文 ②其節見于艱危 ②近日稍稍知以字書為貴
c ①禽鳥知山林之樂 d ①泉香而酒洌 ②食之末必不佳 ②而追蹤前賢未有三四人
3.翻譯下面的句子。①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譯文: ②非自古賢哲必能書也,惟賢者能存爾譯文:
4.歐陽修的"為人"之道,既體現在為官之時,又體現于書法之論中,請根據兩個文段內容,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一、1、(1)隨著,順從(2)甚于、超過(3)奔馳的馬(4)樹枝
2、竭力攀高的人,看到雄奇的高峰,就會平息熱衷功名的心;辦理政務的人,看到這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大意對即可)
3、從“從流飄蕩,任意東西”句中表現作者對自由的渴望;從“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句中表現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歌頌;從“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句中表現對功名利祿的鄙視,對官場的厭惡。(能結合語句分析,大意對即可。)
4、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二、1、① 用、把 ② 希望、愿望 ③使……勞累 ④ 助詞,將賓語前置。
2、① 喝醉以后就回家,從不顧惜留戀。 ② 同我談笑往來的,只有博學的人,沒有淺薄
的庸人。3、答案: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高潔傲岸,安貧樂道。
三、1. a。 ( “而”都表示轉折關系。) 2.考查古文翻譯能力。要通觀全文;抓住關鍵詞、(如“策” “道”“食”“盡其材”)坐實詞義,疏通句意,譯句便水到渠成。答案:①鞭策它,不按正確的方法。②喂養它,又不讓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
3.考查提取文段要點能力。“不知馬”是貫穿全文的核心, 造成千里馬悲劇的根源,抓住就迎刃而解。答案: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也。
4、命運起決定作用。毛遂自薦 知人善任或舉賢授能
四、1 c 2d 3d 4、喜歡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追究;每逢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就高興得忘了吃飯。 5、灑脫不羈,悠閑自得。(意思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