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期末復習資料整理5
四、
(甲)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乙)陶潛,字元亮,大司馬①侃之曾孫也。祖②茂,武昌太守。潛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鄰之所貴。其親朋好事,或載酒肴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③融然④。未嘗有喜慍之色,惟遇酒則飲,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性不解音,而畜⑤素琴一張,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節選自《晉書¡列傳第六十四》)
【注】①大司馬:官名。②祖:祖父。 ③適:滿足。 ④融然:和悅的樣子。 ⑤畜:通“蓄”。⑥徽:系琴弦的繩子。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先生不知何許人也(處所、地方) b.造飲輒盡(到……去)
c.潛亦無所辭焉(告辭) d.亦雅詠不輟(停止)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期在必醉 陳太丘與友期
b、博學善屬文 忠之屬也
c、或置酒而招之 前人之述備矣
d、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 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3.下列對甲乙兩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甲文中寫五柳先生姓字不詳,表現了作者對門第觀念的蔑視;乙文從人物的姓氏、門第
寫起,符合紀傳體文章的一般特征。
b.甲乙兩文在內容上各有側重。甲文主要表現五柳先生的“閑靜少言,不慕榮利”,乙文主
要表現陶淵明的“穎脫不羈,任真自得”。
c.甲乙兩文在寫法上有相似之處,都是運用簡筆勾勒人物,雖只寥寥數語,但人物形象鮮
明突出,躍然紙上。
d.甲文字里行間流露出對五柳先生的肯定與頌揚之意,乙文則以“為鄉鄰之所貴”道出人
們對陶淵明的厭惡之情。
4.用現代漢語寫出甲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5.乙文中,陶淵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并自稱“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你認為陶淵明的“琴中趣”是一種怎樣的生活情趣?
五、閱讀《送東陽馬生序》選段,回答問題。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