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備課參考 4
四、活動建議
1.本次活動是在“科海泛舟”,但在“泛舟”時不要忘記了“捕撈”語文,在活動中應努力將科學思維、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和語言表達、母語意識、人文關懷有機結合起來,將閱讀、口語交際、寫作結合起來;
2.本次活動具有體驗性和智力挑戰性,所以,要著力引導學生加強科學情感、態度的體驗,樹立正確的科學價值觀,同時,要激發學生廣泛涉獵科技知識、熱衷于科技新課題,以此來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和語文素質;
3.本次活動可按四項內容劃分4~8個學習小組(亦可稱為合作小組)進行,在學習小組充分開展活動的基礎上,由各組推舉代表到班上統一匯報與展示。
五、活動評價
1.運用分層評價的方式。學生在小組學習活動階段主要由學習小組成員相互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和小組長評價;學生在全班交流、展示階段主要由教師評價和學生推舉代表來進行評價。
2.運用分項評價的方式。可以分別對搜集查閱資料、口語交際、寫作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可以發現學生語文基本素質的強弱,以便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取長補短,重點加強。
3.既關注過程也關注結果。評價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積極態度、行為表現尤其是情感態度的變化和能力的提高(自我的縱向比較);評價學生在活動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取得的效果,評價學生搜集資料、口語交際、寫作的實際水平(同學的橫向比較)。
六、活動方案示例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培養崇真求是的科學態度;
2.引導并幫助學生深入、全面認識科學,在追求科學的過程中體現人文關懷精神;
3.培養學生正確地把科技信息傳達給他人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淺顯的科學小品、科普短文的文字表達能力。
(二)設置話題,明確探究方向。
感受科學:
①生活中的科學(衣、食、住、行、游……)
②科學化的生活(小發明、小制作……)
③科幻
感受自然:
動物世界;元素的世界……
科學世界:空間科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能源科學、材料科學、信息科學、環境科學等。
(三)活動指導
本次綜合性學習設計了四項學習內容,可以根據興趣、特長以及學習條件、資源等不同情況,讓學生自主選擇,有側重地開展活動。
“科技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專題
1.課前準備
⑴回顧已學過的有關現代科技的文章。
⑵重溫課外閱讀過的科普、科幻作品或關于現代科技的文章。
⑶想一想,現代科技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2.具體過程
⑴小組篩選。
在各自分頭準備后,各小組先作交流,而后推選出兩個在全班進行交流。要求發言者寫好故事或新聞稿等。
⑵展示成果。
各小組發言人可以介紹科技信息,或講述自己迷上科學的故事,或發明人講解、演示自己的成果。其間,同學們可以提問,發言人簡要作答。
⑶同學評價。請同學就本次活動的內容、價值、意義作出評價,或對其中某些成果提出改進意見,或者就其開發利用的前景作出預測。
(三)輔助活動
1.利用班會、廣播、電視、黑板報等,在校內舉辦一個科普宣傳周。
2.圍繞本次活動寫一則日記。
(四)推薦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