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期末復習資料整理1
“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酈道元《三峽》)
2. 由“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你聯想到生活中的什么現象?
富貴人雖然自有他們的享受,但是未必沒有煩惱;而遁跡山林的人固然有種種不便,但其快樂是無法比擬的。
四、 參考譯文,見參考書!重點記住幾個句子的翻譯!
& 《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一、 基本知識
(一)文學常識1. 節選自《宋學士文集》。作者宋濂,字景濂,號潛溪,明朝人。2. 序,一種文體,有書序、贈序兩種。本文是贈序,有臨別贈言的性質。
(二) 文言詞語1. 古今異義【走】古義:跑。今義:步行。 2.通假字【支】通“肢”。【被】通“披”。
3.古今異義【湯】古義:熱水。今義:做菜的湯汁。【再】古義:第二次;兩次(本文)。今義:指重復。
4.詞類活用【腰】掛在腰間。
4.常規詞語
【嗜學】酷愛讀書。嗜,喜歡,特殊的愛好。【致】取得。【假借】借。假,借。【手自】親手、親自。【怠】懈怠,放松。【逾(yú) 約】超過約定的期限。逾:越過,超過。【以是】因此。以,因為。【既】已經。【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冠,帽子。【益】更加。【道】思想、學說。【患】憂慮。【碩師】才學淵博的老師。碩,大。【游】交游,交往。【趨】快走。【從】跟從。【執經】拿著經書。執,拿。【德隆望尊】道德聲望高。德,道德。望,聲望。隆,高。尊,聲望、地位高。【稍降辭色】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辭色,語言和臉色。【侍】侍侯。【援疑質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援,引、提出。質,詢問。【傾耳】側著耳朵。傾,側斜。【請】請教。【或】有時。【斥咄(duō)訓斥,呵責。【色】表情。【恭】恭順。【至】周到。【復】回復,回答。【俟(sì)】等待。【欣悅】高興。【卒】終于。【獲】收獲。【負篋(qiè)曳(yè)屣(xǐ)】背著書箱,拖著鞋子。篋,小箱子。曳,拖,拉。屣,鞋子。【窮冬】隆冬,深冬。【皸(jūn)裂】皮膚因寒冷干燥而開裂。【舍】這里指學舍,書館。【僵勁(jìng)】僵硬。【媵(yìng)人】這里指服役的人。【沃灌】澆洗。【衾】被子。【擁】圍裹。【覆】蓋。【寓】寄居。【逆旅】旅店。逆,迎。【容臭(xiù)】香袋。臭,氣味,這里指香氣。【燁(yè)】光彩照耀。【缊(yùn)袍敝衣】破舊的衣服。缊,舊絮。敝,破。【略無】毫無。【慕艷】羨慕。慕,羨慕。艷,欣羨。【奉】供養。【不若】不如。
二、閱讀探究
1.作者是怎樣表現自己在年輕時的求學之難和用心之艱的?(1)幼時求學的艱難: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2)成人后求師的艱難:a.叩問之難。b.旅途之難。c.生活之苦。
2.作者“因得遍觀全書”的原因是什么?愛好讀書,克服家貧和自然條件的惡劣,借書苦學。
3.作者用大量的文字書寫求師之艱的目的是什么?拿自己的艱苦求學經歷勉勵馬生珍惜太學的條件,刻苦學習。
4.全文中怎樣運用對比手法突出中心的?拿作者自己的粗袍敝衣與同舍生的豪華穿戴作對比。通過對比,說明了學業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觀是否努力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