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短文兩篇教學設計
譯文:想要印刷時,就拿一個鐵框放在鐵板上面,于是密密排布字模,排滿鐵框子就算作一塊活板,拿著(它)靠近火邊燒烤它;等藥物稍微熔化,就用一張平板按壓它的表面,字模就平整得像磨刀石一樣了。——以上兩句介紹制作活板的工序。
同學齊讀這一句(“欲印……字平如砥”)。
(4)止,通“只”;為,認為,算做;神速,極快、快得驚人。
譯文:如果只印刷兩三本,不能算作簡單方便;如果印刷幾十幾百甚至上千本,卻快得驚人了。——這句介紹印刷工序中的一板單印。
同學齊讀這一句(“若止印……極為神速”)。
(5)請學生譯文,同學校正,教師評判。
譯文:經常準備兩塊鐵板,一塊鐵板印刷,一塊鐵板另外排布字模,這一塊印刷的剛剛印完,那第二塊板已經備好,交替輪流使用它們,轉眼間就能夠完成。——這句介紹兩板交替。
同學齊讀這一句(“常作……瞬息可就”)。
以上是第二段第二層,介紹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是文章的說明重點。
3.疏通第三層文意。
這一層介紹活字印刷的有關工藝事項。共四句話,分別請四位同學朗讀、翻譯。
(1)第一句譯文:每一個文字都有幾個印模,例如“之”、“也”等文字,每個文字有二十多個印模,用來準備一塊板面內有重復出現(這些字的時候用)
(2)第二句譯文:(活字)不使用時,就用紙條標記它們,每個韻部標上一個標簽,用木格(分別)貯藏它們。
(3)第三句譯文:有生僻文字平時沒有準備的,隨即雕刻它,用草火燒烤,轉眼間就能夠制成。
(4)第四句譯文:不用木頭雕刻活字的原因,因為(木頭)的紋理疏密不勻,沾水浸濕后就會高低不平,并且(字模)和藥物粘結在一起,(拆板)時不能夠取下;不好燒烤泥模,用完后再用火燒烤使藥物熔化,用手輕輕一摸擦它們,那些印模就自動脫落,一點也不會沾藥弄臟。
同學齊讀第三層。
五、學習第3段。
指名同學朗讀,教師指導,看注釋,疏通文意。
為,介詞,被;予,我。
學生翻譯。譯文:畢昇死后,他的印模被我的侄子們得到,到現在還(妥善的)保存收藏著。——這段介紹了畢昇活字模的下落,證明自己所介紹的活字印刷術是確切無疑的。這段說明是必要的。
六、朗讀、背誦。
同學齊讀全文。背誦第二段,教師可將每句起首的詞語寫在黑板上作為提示。
布置作業
1.根據第2段第二層的說明,思考活字印刷的具體工作程序,參照完成練習
2.根據第2段第三層的說明,思考活字印刷的有關工藝的具體事項是什么,用四個短語歸納概括這一層的四句話,參照完成練習一。
3.反復朗讀全文,爭取能夠背誦。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分析課文第二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