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溫馨的港灣》教學設計及反思
本環節共設置兩個小活動:榜樣力量、愛心留言板。
活動一:在“榜樣力量”這一環節,首先讓學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跡,尤其是本班同學在孝敬父母方面的典型事例。
然后拋出問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你打算怎樣向榜樣人物學習,用實際行動感恩父母?
活動二:愛心留言板 請同學們把此時此該最想為父母做的一件事寫在題板上,并高高舉起,老師選擇有特色的留言,進行現場采訪,給予適當的評價。
(設計意圖:本環節就是進一步強化父母的感恩行動。同是讓學生明確:父母并不期望我們為他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有時哪怕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一次擁抱就足以讓父母感動很久。)
接下來請同學們暢談本節課的收獲,我改變了以往呆板的學生說、老師表揚的形式,而是采用張貼親情果的方式來呈現。我在黑板上畫了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并發給同學們蘋果形狀的卡紙。我對同學們說:今天,我們每個人都在心中種下一棵親情樹,如今這棵樹已碩果累累,現在就請同學們把本節課的收獲寫在卡紙上,然后張貼到黑板上,讓親情樹盛開。
(五)課后作業:
我給學生布置一個特殊的作業,題目是“今天我當家”。讓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制訂一份家庭周末活動計劃,然后由學生扮演家長的角色統籌按排周末的家庭活動。
(作業設計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體驗作為家長為家庭付出的艱辛,從而使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到家長應當受到愛的回報,理應受到我們的孝敬。)
(六)結束語部分:
給學生呈現一組溫馨的小漫畫,簡單的畫面,簡單的字句能夠直擊學生的心靈,觸動學生心靈中最柔弱的部分,培養學生的感恩之情,強化學生的感恩之行。
最后我與學生在現場共同約定:
讓我們牽起父母的手,用愛守護父母,用實際行動來關愛父母、 感謝父母、感恩父母!同時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幸福安康、快樂永遠!
本環節看似結束,實則開始。學生燃起心中愛的明燈,將感悟與體驗升華為感恩父母的信念,并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中得以延伸。
四、課后反思:
本節課的授課到此結束,之后我進行了反思,“學生的心靈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個需要點燃的火種”,新課程要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把教學本質定位為交流。我力求教學活動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體現教學的生活化;師生平等,教學活動在和諧的氛圍中進行,體現教學的和諧化;有效設問,教學活動在主動的探究中進行,體現教學的探究化;交往互動,教學活動在坦誠的對話中進行,體現教學的合作性。實踐證明,只要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就一定能走進學生的心靈!
但本課也存在一些不令人滿意的地方。如對課堂突發“事故”的處理,缺乏必要的教學機智,對教育契機的捕捉不夠到位;在反思中還想過,對父母的感恩行動不是一堂課兩堂課就能徹底解決的問題,仍需要對學生進行持續有效的教育,在之后的教學活動中,仍要對學生進行活動引領,同時也可以進行一些“孝敬之星”的評比活動,以強化學生的感恩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