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尊重和維護隱私權
第二框 尊重和維護隱私權
一.教材分析
1.對教學目標的分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教學,讓學生樹立隱私的意識與觀念,強化學生在隱私方面的責任與信譽意識,找到一些維護自己隱私的有效方法,懂得如何尊重和維護自己及他人的隱私權。
能力目標:通過教學,能自主地運用所學的法律知識分析教材或日常生活中的相關案例,初步掌握保護個人隱私的技巧和法律手段,實踐中能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隱私權。
知識目標:通過教學,讓學生認識到該如何尊重和維護自己及他人的隱私,并探索出保護隱私的有效方法。提高學生尊重隱私的意識,學會用法律來維護隱私權。
2.對教學重點難點的認識
教學重點、難點:提高學生尊重和保護隱私權的意識。
懂得如何尊重和維護隱私權。
3.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本框“尊重和維護隱私權”分別從道德和法律兩個層面來敘述——從道德層面看,“尊重隱私是道德的期盼”,就此進一步強調了尊重他人隱私,不僅要樹立隱私意識,矯正不尊重他人隱私的陋習;而且需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從法律層面看,“依法維護隱私權”,對此不僅說明了侵害隱私權的具體行為表現,明確了侵犯他人隱私權的法律后果和責任,而且還強調了增強保護個人隱私的意識的同時,指出保護隱私不等于自我封閉,應學會與人溝通和交流。
二.學生分析
1.針對的問題:①我國傳統文化中諸如“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等這類宣揚人格依附的封建陳舊觀念還在某些范圍內依然存在;某些人干涉他人私人空間、因好奇而熱衷于打聽別人私事、搬弄是非、傳播他人秘密等陋習有時有發生,這些都會影響個人隱私權的實現。②學生隱私意識和法律意識不強,對很多侵犯隱私的行為不會認識與辨別,甚至對已給自己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侵犯隱私行為不知道用怎樣的途徑來積極加以維護。③個別學生由于責任意識與信譽意識不強,不能很好地尊重和保守他人的隱私,甚至喜歡打探、議論他人的隱私,并搬弄是非、到處傳播,引起人際關系不和諧。
2.學生的需要:①學生有必要了解侵犯他人隱私權的種種表現,尤其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很多高科技產品存在著侵犯他人隱私的危險,以增強隱私意識和法律意識,更好地保護自己的隱私權,給自己的隱私一個心靈的空間。②了解法律對隱私權的保護,以及對侵害他人隱私權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幫助學生懂得如何通過正當的途徑維護自己的隱私權。③引導學生在注重自己隱私權的同時,學會尊重、保護他人的隱私權,這不僅是道德的期盼,也是法律的要求,對個人的健康成長很重要——不僅是個人文明修養、法律素質和道德境界提升的需要,個人責任意識與信譽意識強化的需要。
三.綜合設計思路
●○課前準備:
教師:尋找生活中侵犯隱私權的案例,并制作好教學課件。
學生:①課前(網絡)搜索一個有關隱私的故事,并談談你的看法。
②針對課前的預習內容,請給大家設計一個思考題。
●○教學設計
1.情景故事一:“qq號的密碼”
活動內容:用自己拍攝的影音資料——琳琳最近一段時間,一回家就上qq跟網友聊天,媽媽看到后,她就馬上關掉。開學近一個月來,老師反應琳琳學習不是很認真,成績退步得很快。媽媽對此很懷疑,堅持要看女兒的qq聊天記錄,要求女兒告訴自己qq密碼。辨一辨:a:把密碼給媽媽看;b:不給媽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