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師友結伴而行”單元計劃及教案及教案
2、我愛我的老師(板書)
播放歌曲: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談談聽歌的感受,并說一說你如何評價教師的工作?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談談感受)
活動:老師,我想對你說
目的:通過對老師的稱贊,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潤滑師生之間的關系。
要求:你心目中的好老師是什么樣的?向大家介紹對自己影響最大的老師,和大家分享老師的故事;給你的任課老師寫一句話,內容不限,課后以你自己喜歡的方式交給他們。
課堂小結:老師是辛勤的園丁,他們精心的耕耘著我們的心田,培育我們成長,我們要知師、信師、愛師、敬師,建立和諧、融洽、平等的師生關系,形成愛生尊師的好風尚,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迎接美好的未來。
課堂練習:
見練習冊。
第四課時 主動溝通 健康成長
教學目標:能夠運用角色互換的方法理解師生交往過程中的矛盾沖突,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能夠遵循師生交往的基本原則與教師進行交往。
教學重點:師生交往的基本原則與教師進行交往。
教學難點:提高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能力。
導入新課:通過上節課學習,我們明白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我們的學習,有助于我們健康成長。那么怎樣與老師溝通呢?今天我們學習“主動溝通,健康成長”。
1、師生交往新觀念(板書)
討論:我們需要怎樣師生關系
目的:通過對傳統師生觀和新型師生觀下,學生角色和教師角色的歸納概括,反思傳統師生觀的不足,討論師生交往的新行為,生成師生交往的新空間。
要求:(1)根據p48表中列出的學生角色,填出教師所扮演的角色(表中增加一列“教師角色”)和學生可能表現出行為。(2)思考傳統師生觀對師生交往的不利影響。(3)根據p49表中列出的學生角色,填出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和學生與教師交往的新行為。(4)思考兩種師生觀下師生交往行為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
建議:教學中可以從學生遇到的實際問題出發,利用兩個表中的內容,引導學生從師生觀的角度思考其中的原因。引導學生反思傳統的師生關系中“權威——遵從”的不對等關系,是影響師生交往的重要障礙。在探討新型師生關系時,引導學生從“民主平等”和“亦師亦友”兩個角度分析。
小結:我們一起討論了對良好師生關系的期望,可以看出,對于那種彼此之間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的師生關系不僅是廣大同學的期望,也是教師的期望,更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
2、共筑師生情感橋梁(板書)
請學生看p50分析書中的問題,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舉例平時在師生交往中感到困惑的事例,介紹解決的方法。
小結:主動溝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溝通產生理解,溝通產生信任。主動與老師溝通需要掌握一定方法,我們還是從實際問題入手吧。
活動:學會換位思考
目的:學會從老師的角度看問題,理解老師的想法,從而避免和化解師生之間的沖突,學會換位思考的方法。
要求:學生閱讀p51的材料,激發大家猜測下面會如何發展,要求各小組表演出不同的結果;分析為何有不同的結果;教師根據“相關鏈接”的內容,向學生介紹角色互換和空椅子技巧,可以指導學生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