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相親相愛一家人》教學設計
(三)學習第二目題:
案例導學:
讀大增的故事,完成課下問題。
小組討論:
為什么大增能夠得到最后的成功?
通過這個材料,你得到了怎樣的啟發?
請一位同學回答(略)。
老師小結。
想一想:
在生活中,父母是怎樣對待你的,你從中得到了什么?(請一位同學談談自己的感受。)
閱讀p6的一、二、三自然段。
觀看視頻《田世國事跡》
提問:怎樣才是真正的孝敬父母?(小組討論)
學生回答(略)。
老師總結:
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熱愛父母,回報父母。我們孝敬父母就要做到日常生活中要對父母有禮貌,理解父母的心意,聽從父母的教誨,關心父母的健康,體貼父母的辛勞,分擔父母的憂愁,不向父母提出過分的要求。
鞏固新知識:
多項選擇題:
1、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唐朝孟郊的這首詩啟示我們 ( abc )
a、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真摯的愛。
b、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c、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要以愛和孝敬來回報。
d、不尊敬父母是違法的。
2、"我喜歡一回家就有暖洋洋的燈光在等待,我喜歡一起床就看到家人微笑的臉龐,我喜歡一出門就為了家人和自己的理想打拼,我喜歡一家人心朝著同一個方向眺望......"這說明家是 (abcd)
a、我們每個人最熟悉的地方。
b、一個充滿親情的地方。
c、一個溫馨的港灣。
d、一個充滿快樂的地方。
出示材料1:
小朋從小就是別人眼中的好孩子,父母對他要求非常嚴格,什么事都幫他安排好了,甚至中學都沒有洗過自己喜歡的衣服,他幾乎沒有意見。每天早上,媽媽都會告訴他今天該干什么,時間應該怎樣安排,媽媽會告訴他每天什么時候來接他,什么時候該寫什么作業,所以他認為什么都聽父母就是孝敬。
問:小明的做法對嗎?怎樣才是真正孝敬父母?
答:小明的說法不對。
(1)孝敬父母是要做到對父母有禮貌,理解父母的心意,聽取父母的教誨。但是,也不能在生活聲事事都依賴父母,這樣做不利于培養我們的自理能力。
(2)不一定父母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正確的,對父母正確的教誨,我們要聽取,相反,就要在適當的場合,用恰當的方式給父母提出意見。這樣,才是真正孝敬父母。
出示材料2:
XX年夏天,安徽省全椒縣復興鄉一位60歲的農民背著100歲的母親游覽了北京。得知老人非常向往佛教圣地九華山,XX年1月18日、19日,在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和合肥海聯旅行社熱心安排下,他又背著百歲母親登上了九華山。老人第一次乘坐國內一流的觀光纜車,開心地參觀了全國重點寺廟百歲宮,遠眺了九華街如畫的美景,了卻了老人多少年來的一個心愿。